窗花不可幽禁落霞
2018-04-17周南希
周南希
物欲泛滥的碎片化时代,碎片信息的确唤醒了部分人重拾文字的想法,而正如窗花不可幽禁落霞,书籍的领会也不是星点碎片就能取代。碎片化阅读止步于引导,不能概括书籍本身的思想与灵魂。
从前信息闭塞,对书籍的了解仅来源于师友推荐,周国平若是遇不见郭世英也许不会开启哲学的大门。而现在碎片化阅读也可以引导你发现兴趣所在,甚至智能搜索“你可能喜欢的”。然而,碎片化也只能止步于引领,提起兴趣,从窗花中瞥见绝美的落霞,只有自己走出去看,方可领略大自然的所有美丽。苏辙言:文者,气之所形也。文章只是灵魂的载体,对文学的碎片化就是对灵魂的裁剪。具体而言,对《堂·吉诃德》的故事做出概括真正可以反映出作者对理想主义和骑士之风的批判吗?亦或是像《尤利西斯》这样晦涩难懂的意识流小说又能归纳出什么中心思想?即便归纳出来,也磨滅了我们的辩证思想。是故将碎片化阅读变为主体,我们将被碎片桎梏。
碎片化阅读是我们急功近利的产物,有了碎片化阅读我们“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事实上却是“不如估客之一瞥,不如庖丁之一啜,不如樵夫之一足”,碎片化阅读给我们带来有文化的快感,谈话之际频吐金句彰显品味之不凡。碎片化阅读降低我们的认知成本,让人在短时间少量精力花费下“高效”练就“实心人”,获得不足以与才华匹配的自信,拥有可以指点江山的错觉。事实上,我们依然是空心,甚至还有“高处不胜寒”的自负。沉迷快感是人之常情,但总是沉迷于快感会让我们掉下深渊。
碎片化阅读不可以被抵抗,但我们可以潜心溯源江河,寻求灵魂共鸣。刘开曾说,“苟不能潜心德艺,以养其气,而徒规规于文字之末,是犹掘地求水而不溯源于大江河汉也。”碎片化阅读可以用来做兴趣的导火索,但远不能及传统阅读那样教我们学习孤独,练习孤独,在孤独中获取营养,在孤独中与时间对话。也正是传统阅读把一个个历史长河中的人有血有肉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不是只看到他的伟大,也能看到他的极端;不止看到他的侠义,也能发现他的柔情。
碎片化阅读替代不了书籍所包含的多元价值观,就像窗花也许可以点缀晚霞,但晚霞远不是透过窗花的那样,不如推门而出,一览景色。我们应去独立思考找出含混的真相。毕竟,猛虎和蔷薇总是紧挨在一起。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中学
高三(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