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黄埔军校
2018-04-17陈予欢
陈予欢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开创了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许多个第一,最早系统提出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创建了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是我军政治工作开拓者与奠基人,同时又是军事教育与党务训练的先驱者。他的军事生涯起源于黄埔军校,历任政治教官、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法处处长,兼任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等,他当年以政治工作与军事教育创始并奠基于军校、军队,其事迹亦见诸于中国国民党史及国民革命军史。笔者依据海峡两岸史料,本着遵从史实叙述,力求在史事细节上铺陈,客观展示人与事关联叙述试论。今年为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特此撰文纪念。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求学南开,投身国民革命运动
周恩来(1898-1976)幼名大鸾,别字翔宇,又名伍豪。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农历二月十三日)生于江苏淮安城内驸马巷。周恩来祖上三辈为官宦望族。1903年,5岁时入家塾启蒙。1910年春,到奉天铁岭银岗书院、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东关模范学堂)丁班学习。1913年春,随伯父迁移天津,居住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1913年8月中旬,考入天津南开学校,8月19日编入己三班(后改为丁二班)就读。入学初即以国文成绩崭露头角。他关心时事,阅读顾炎武、王夫之著作,以及司马迁的《史记》及中文译本《民约论》(卢梭著)、《法意》(孟德斯鸠著)、《天演论》(赫胥黎著)等。1914年3月上旬,与同班同学张瑞峰、常策欧等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创办《敬业》杂志并任编辑,并被推选为该会智育部部长。1914年11月17日,参加南开学校新剧团,被推举为布景部副部长。12月14日,投稿校刊获得南开学校“国文传观”征文第二名。1915年1月18日,任“敬业乐群会”稽古部部长。5月,兼任新增设的童子部工作。1915年2月1日,当选南开学校演讲会副会长,后被推举为“敬业乐群会”副会长、会长。1917年5月,参与编撰南开学校《第十次(届)毕业同学录》,并以该届学生代表撰序。1917年6月26日,行毕业典礼。
孙中山宴请苏联顾问。
1917年9月赴日本,入东亚神田区东京高等预备学校,参加旅日中国留学生的爱国团体——新中学会。1918年3月和7月,分别投考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因成绩不佳未被录取。1919年4月底返回天津,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天津学生界的主要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结识时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评议员的刘清扬、邓颖超(时名文淑)等,他还兼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1919年9月25日,出席南开学校大学部开学典礼,为该部第一届文科学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3月《周恩来年谱》第33页记载。)1920年7月,在地方审判厅羁押期间被南开学校除名(同时还有马骏)。
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留法学生核心组织工学互助社。1920年12月27日,张申府(亦称崧年)与刘清扬(已与张申府结婚)抵达法国巴黎,受陈独秀、李大钊委托在旅法华人中发展中共组织。周恩来早在天津“觉悟社”时就与张申府、刘清扬相识,再与张申府深交更是志同道合。1921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杨介绍,周恩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系当时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在1985年批准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重新确定周恩来同志入党时间的报告》确认,其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时间即为入党时间。1922年6月,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周恩来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秋,被任为中国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后任代理执行部长。1924年7月20日,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中国国民党驻法国总支部第二次代表大会。1924年7月下旬,与罗振声、刘伯庄、周子君等从法国启程,乘船回国。
黃埔军校政治部办公室。
黄埔崛起,开创军队政治工作新纪元
1924年,时值国民党筹办黄埔军校,参与筹建军校的还有孙中山邀请的几名苏联军事顾问,他们中有的人会讲英语、德语。通晓英语、德语的张申府很快成为校长蒋介石的翻译,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据张申府回忆,他1923年11月从德国赴莫斯科,与同期在莫斯科以孙逸仙代表团团长考察的蒋介石相识,他们在异域有了初次见面结交,蒋介石当时对张申府“相当客气”。1924年2月,张申府抵达广州参与筹备黄埔军校。1924年5月13日,孙中山特任命邵元冲与汪兆铭、胡汉民三人为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教官,排名第三位。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所使用的名片。
1924年6月13日,孙中山任命戴季陶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显然戴季陶此时是以政治总教官邅递政治部主任职,而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张申府,被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被学者认为是入黄埔军校中共第一人。戴季陶于1920年在上海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时,就与张申府相识并有深交,此时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与戴季陶和张申府交流时,希望张申府能够推荐一些在国外学习的优秀学生到黄埔军校来工作。于是,张申府向廖仲恺写了一封推荐信,列出15名中共党员名单,排名第一的便是周恩来。张申府即去信欧洲,致信周恩来早日归来,还为他筹措了从欧洲回国所需路费。邵元冲时以政治教官5月15日赴黄埔军校履职,向第1期学员讲授《革命军人之大任》,时间一小时,述说了革命之意义、中国革命之必要、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情状、中国革命军人之责任与模范等要义。6月19日,邵元冲再赴军校授课。1924年6月22日,戴季陶因与张继、谢持等矛盾激化,辞去所有职务离开广州,乘船赴香港转上海,当日由党代表廖仲恺提议,任命邵元冲为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代主任,邵元冲于是暂代政治部主任事,“对于黄埔军校初期政治教育之推进,致力甚多”。邵元冲此时推进的政治教育显然是中国国民党“党义”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等。然而,在1924年6月下旬,张申府因要兼顾国立广东大学教职与课程,两边权衡于是辞去政治部副主任职务。1924年9月1日,周恩来乘船抵达香港,9月初到广州天字码头,由阮啸仙、彭湃迎候,并接到市内文德楼居住。周恩来到职军校时间是1924年9月下旬,受张申府推荐聘任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
血花剧社成员合影。
1924年10月中下旬,中共广州地委改为广东区委,周恩来任重建后的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部长,不久,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另称军事部部长)。邵元冲于1924年11月12日被孙中山亲点为陪同北上的八名文随员之一,其排名第三。11月13日,即随孙中山乘日本轮船“春洋丸”至香港后北上,行程中邵任孙中山机要主任秘书。此时,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位置空缺,不久,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教官。1924年11月下旬,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任职后,按照苏联创建红军的经验,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和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部内增加部员,分设指导、编纂、秘书三股,选调共产党员杨其纲、王逸常等到各股任职。与此同时,各级党代表由廖仲恺、周恩来遴选教官和学生中富有政治学识者,呈请中央任命,除实施政治训练外,凡军队一举一动、一兴一废均须受其节制,以示军队党化。政治部负责制定士兵政治训练计划,进行学生政治讨论和政治教育,出刊物,办墙报,教歌曲。此时,周恩来除指导、落实政治部各项工作外,还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在黄埔军校的中共党组织,发动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开展工作,扩大共产党的影响。1924年12月1日,军校政治部设立政治训练班,训练各见习官与各见习党代表,另设置宣传研究班,养成宣传人才,这些工作皆归周恩来负责。
1924年12月间,军校成立教导1团和教导2团,由周恩来主持的政治部将1期毕业生中的中共党员分派下属各连任党代表。周恩来还在军校中建立党的外围组织“火星社”,以“火星社”成员为基础,在军校师生中成立公开的群众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当时滇、桂、湘各军新设的军官学校,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影响。在一年多时间内,其组织就遍布广东各军,使当时驻粤各军风气为之一变。在周恩来主持下,在军队中设立中共黄埔特支,虽然因两党协议不在对方设置与发展组织,因此在军校的党组织是秘密状态。从此,中共党组织在军校有了较大发展,先后在校学习的第1至4期学员中有近500名中共党员、团员和进步学生,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与早期军事骨干皆出自于黄埔前四期,这已为以后之史实证明。
周恩来所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征得孙中山同意,组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1925年1月,征得党代表廖仲恺同意,指派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支援广东广宁县农民运动,镇压反动地主武装。1月15日,广州革命政府发布东征命令,由军校两个教导团和第2期学生共计3000人编成的黄埔校军随许崇智率领的粤军参加右翼作战,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负责黄埔校军的政治工作,他还聘请了不少共产党人到军校工作,如聂荣臻、恽代英、张秋人、鲁易、萧楚女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领导军队政治工作。
1925年1月18日,军校政治部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成立业余文艺团体“血花剧社”,直属校本部政治部领导,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质与深厚政治色彩,时称“陆军军官学校血花剧社”,推举蒋介石任社长。蒋介石还亲临观看演出,屡次邀请剧社成员到他在军校的家中会餐,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亲笔挥毫,为血花剧社题联:“先烈之血,主义之花”,准确精辟刻划出剧社蕴涵意义。这副对联当年还张贴在军校俱乐部门口,成为血花剧社的社训。血花剧社以创建“艺术革命化的宣传团体”为职责,演出的代表作有《此恨何时来》《国魂归来》《革命军来了》等,不仅在军校上演,还曾到广州市内南关戏院公演,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血花剧社演出的剧照。
1925年1月31日,军校宣布以教导第1、2团成立校军,校军由校长与党代表领导,周恩来被任命为校军政治部主任,钱大钧为参谋处处长。周恩来在黄埔军校舉行的东征誓师典礼上向全校师生进行政治动员。因其随军东征,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军委书记),这是中共党内最早成立的领导军事工作的部门,因此,周恩来为中共领导军事工作的第一人。他所主持的政治部制定严明的纪律,规定不强拉夫役,不用军票等事项,深得群众拥护。1925年2月3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同校长蒋介石及苏联顾问加伦等,率黄埔军校校军出发,参加第一次东征。其间,周恩来推荐胞弟周恩寿(别字同宇)投考黄埔军校第4期。1925年2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函东江前线各军:“连日迭接东江捷报,藉悉党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良堪佩慰。查克复各区域,亟应组织党部,以期扩充,而资联络。兹派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东江各地党务组织主任。军官学校各团营连排之党代表为组织员。在我军克复各地,依照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总章,从区分部着手组织。该各团营连排之党代表,由组织主任周(恩来)同志分别函派为组织员。仍将派出组织员等姓名,及组织情形,随时具报备考。”
1925年2月16日下午,周恩来参与并主持东征军在淡水召开的追悼阵亡将士大会,晚间与蒋介石召集营长以上长官商讨次日军事行动,11时散会后,他还席地而坐,在油灯下草拟指令与文稿,然后与政治部人员同睡于稻草铺。1925年3月1日下午4时,东征军政治部在海丰县城林氏宗祠召开各界联谊会,与会者近千人,周恩来与谭平山(时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彭湃(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分别致词演说。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名义,在广东五华前线向东征军后方指挥部连发三份电报通报战情。1925年3月29日,黄埔军校呈请任命周恩来为军法处处长。1925年3月30日,校军在兴宁县城北门外刁屋坝举行追悼孙中山大元帅及阵亡将士大会,大会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宣读誓词,致词《如何悼念总理》,周恩来代表本校全体官兵宣读《祭孙总理文》。周恩来后将讲演稿整理撰文《孙文主义》,刊载于1925年4月《中国国民党党刊》总理纪念专号。1925年4月18日,周恩来在潮州西湖附近的钓游社花园黄埔军校办事处,起草任命潘学吟为中国国民党潮州党部筹备处主任的任命书。1925年5月25日,黄埔军校本部正式颁令任命周恩来为军法处处长。
1925年6月2日在随军回师途中,周恩来向黄埔校军学生做题为《軍队中政治工作》的讲演,讲演词刊载于1926年出版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政治工作须知》内文。此时周恩来已担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等职。1925年6月27日,周恩来致电平远县党部转冯荣德(平远籍人)烈士追悼会筹备处,电唁黄埔军校第3期生冯荣德烈士:“冯同志荣德,愤帝国主义者之压迫,为沪案后援参加示威游行,碧血溅沙基,精神昭千古。兹值诸同志设奠,特电参唁。代表追慕之忱。”1925年7月1日,在黄埔军校第3期开学典礼上讲话:“今天召开这样盛大典礼,我们大家同学要知道,各地的青年学生来到国民革命的中心地黄埔,是有很大意义的,要记住我们不仅是中国国民党党员,并且还是一个革命的先锋。刚才各位长官说了,革命党员守纪律,比在任何政党中还要紧要,这是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再希望各位不要自高自大,要虚心求学,以达到学业成功,而实行革命。”其间多次赴黄埔军校向学生讲演。
1925年7月8日,以黄埔校军为骨干的党军,奉命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遂与黄埔军校分离,蒋介石兼任军长。此后,军校与军队政治工作亦各自分立,汪兆铭、邵力子被委任为黄埔军校政治部正、副主任。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所属各军也统一编入国民革命军。1925年7月21日,廖仲恺推荐徐桴接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军法处处长职务。1925年8月中旬,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婚宴酒席设于广州永汉路太平餐馆。1925年8月20日上午9时,廖仲恺在广州越秀南路中央党部门口遇害身亡,周恩来闻讯赶赴医院探望。1925年8月26日,周恩来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蒋介石兼)政治部主任,各军相继设立党代表制、政治部和政治工作制度。1925年8月30日下午1时,军校全体师生在黄埔岛举行追悼校党代表廖仲恺大会,校长蒋介石宣读祭文,党军第1师师长何应钦、党代表周恩来率全体官佐士兵致祭词。1925年9月13日,周恩来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校史编纂委员会(主席邵力子)8名审查员之一,列名排序第三位置,位于王柏龄、何应钦之后,第四名以后为:严重、张元祜、周骏彦、张家瑞、钱大钧。1925年9月19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1925年9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党代表。其后,他所担负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由邵力子接任。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时的周恩来。
1925年10月6日东征军出发,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周恩来以第1军政治部主任兼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1925年10月16日,周恩来与蒋介石等出席在惠州第一公园举行的追悼惠州攻城阵亡将士大会,蒋介石主祭,周恩来宣读祭文,并发表演讲。1925年11月21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他为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管辖惠州、潮州、梅州各属地方,其间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1月底,在东征行军途中,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将军队与军校中的中共党员以及加入中国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交给他,周恩来提出,此事关系到两党大事,需要向中共中央请示,婉言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1925年12月24日,周恩来以东征军总政治部名义,致电省港罢工委员会,赠送锦旗、徽章等,坚决支持工人的反帝斗争。1926年2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任命周恩来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党代表汪兆铭)副党代表。1926年3月初,与第1军将领何应钦、钱大钧等联合署名发表通电,主张遵奉孙中山遗嘱召开国民会议。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于1926年4月8日离开第1军,他辞去第1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职务,并就中山舰事件发表声明刊载于《向导》周报。1926年4月上旬,已暴露身份的250多名中共党员开始撤出国民革命军第1军及黄埔军校。1926年5月初,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举办的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并参加讲课。1926年10月14日,在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4期新政治队讲演《武力与民众》,指出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强调要依靠群众进行武装斗争。1926年12月离开广州。
掌管军政要务,参与创建人民共和国
1927年1月,周恩来赴上海就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8月1日,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继续在上海坚持党的地下工作,该段时期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工作主要主持者。1931年12月,秘密进入江西根据地,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并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在武汉工作期间,广泛联系黄埔将领,进行上层统战与联络。
周恩寿。
1939年3月21日,国民政府颁令:派周恩来为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宪政实施协进会委员,国民参政会第四届参政员。1943年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所做报告《关于1924至1926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中指出:“筹办黄埔军官学校的经过是这样的:孙中山……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1924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内部,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发展大大超过孙文主义学会。”1945年5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1945年8月,与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参与国共和谈斡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共第八届、第九届和第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和第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63年12月6日晚,由张治中、陶铸等陪同,最后一次晋谒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胞弟周恩寿接力南开与黄埔
缘于兄长周恩来,以及20世纪20年代广东国民革命运动感召与影响,二弟周恩寿当年也南下广东,考入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4期政治科学习并毕业。周恩寿(1904-1985)别字同宇,祖籍浙江绍兴。1904年4月8日生于江苏淮安县。1918年入奉天关东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1921年迁移天津,投奔四伯父周贻赓(别号曼青)谋生。1921年秋,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活动并任“觉悟社”交通员。1925年,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入北京宏达学校学习作掩护,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及宣传工作。1925年11月,受兄嫂周恩来、邓颖超来电之托,陪同邓母杨振德到广州,其自填登记通讯处之广州城内万福路南华银行二楼,其时为周恩来在广州住所之一,并介绍其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4期政治科政治大队第1队学习,入学时登记为21岁。1926年3月,与文强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升党”仪式,由共青团员转入中共党员。其間加入中国国民党,成为当时左派学生中的骨干及“跨党分子”。1926年10月毕业。被列为第4期可辨认中共党员之一。
北伐途中,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宣传大队队员,后任小队长,于武昌城外负伤,被总政治部秘书长郭沬若及宣传大队大队长胡公冕抬下来疗伤。痊愈后,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劳资仲裁委员会代表。1927年春,任武汉邮电检查委员会主任。1927年7月武汉“清党”时,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各期学生共同讨蒋(介石)筹备委员会执行委员,并在《讨蒋宣言》上署名,后遭通缉。1928年1月,在上海向长兄恩来提出自己读书少,要求念书,兄嫂劝阻无效,脱党到了已在吉林的四伯父处,从此对外称周同宇。1928年5月初,周恩来、邓颖超转道东北,拟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装扮成古董商夫妇由上海乘船途经大连时,不料被日本水上警察厅盘问,周恩来回答称来东北看望舅舅(即周曼青,实为四伯父)。这样他们只能改变行程先到吉林,到吉林后出于安全起见,未直接到伯父家,先在旅馆住下,写了一封信托旅馆派人送去,周恩寿刚好在家,一眼就认出兄长的字迹,以及不为外人所知的“大鸾”小名的落款,立即到旅馆将兄嫂接到伯父家。第二天,周恩来先行赴哈尔滨,隔一天后,周恩寿陪同邓颖超到了哈尔滨,从此脱离险境。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工作的一年里,军政事务较多且繁忙,在校时光虽短暂,然此时正值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合作较好时期,他的存在对于国共两党都是受益匪浅,为蓬勃兴起的国民革命运动增添了活力和新鲜力量。尤其是国共两党新的革命武装创立,两党共同努力下的黄埔建军,铸就了革命武装的核心与中坚,而后北伐战争使得国民革命思想向全国范围广泛传播,形成一股锐不可当的革命洪流,荡涤摧毁北方军阀势力,这就是1926年以前的黄埔军校作为中国革命与进步力量的意义与作用。然而蓬勃向上的革命形势,是需要先进思想指引的,正如史载所述:“周恩来经过短暂的筹划,组建了黄埔军校政治部,把军校的政治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把学生训练成真正革命的军事干部,他表示今后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在军校推行列宁创造红军的经验。从此以后,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周恩来每日除了用少量时间浏览报纸剪辑、工作日记、批阅来往函件外,大量的时间花在找人谈话和抓工作落实上。”作为中国共产党方面在黄埔军校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周恩来同志的历史功勋与盛誉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