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热播现象探究
2018-04-17董妍璐
董妍璐
摘 要 现阶段电视节目受到了各种媒体的威胁,不复当年的风光。各类媒体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与电视节目抢夺着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就需要作出应对,才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活力。在当前来看,电视节目中文化类节目的出现可谓是独树一帜,这在其他的媒体中是很难找到的。文章针对当前的电视文化类节目进行探究,发现其火爆的原因。
关键词 电视节目;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7-0015-03
文化类节目可谓是电视节目的一个法宝。这主要是因为电视节目相对于其他的媒体而言,更加注重内涵。因此,在其他的媒体都推行快餐文化的时候,电视节目中推行了这么一个另类的节目类别。但是在播出后,这类节目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幾乎成为了现象级的节目。这种现象也引人深思。其背后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另类吗?其实不然。在文化类节目盛行的时候,也代表着我国人们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养的不断提高。因此这样高雅的节目才会得到观众的青睐。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探究文化类节目火爆的原因。
1 节目定位差异化
在当前来看,文化类节目和其他节目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基本上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追求热点。这个方面其实非常好理解,主要就是各类的媒体在当前的节目安排大多都是和热点相关的。我们以最近的热点事件李小璐PGONE为例,除了电视之外的其他媒体,大多数的节目都在持续曝光这件事情。靠着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新闻来增加媒体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做法在当前来看是非常普遍的。许多的消息可能都已经不是独家发布,但是许多的媒体依旧喜欢做多次加工,从而博得观众的眼球。这一点是文化类节目做不到的。因为文化类节目在当前来看,是非常难以与当代热点相互结合的。就算结合,结合程度也是非常低的。例如成语类的节目,我们就无法关注李小璐PGONE事件,这样的题材有损电视节目的形象。
其次是追求快餐文化。因此在当前来看,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播放方式大行其道。都是间断的小段子。而且一些大型的媒体,例如优酷、腾讯等,也开始不断推出这样的段子。这样的播放方式非常符合当前人们快速生活的节奏。但是这一类定位来看,也和文化类节目完全不符合。因为文化类节目的主张就是让人们的生活慢下来,因此节目一般都较长,而且循序渐进。属于当前媒体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而在文化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对比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几个定位亮点。
首先是发扬传统文化。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现在的许多电视节目,都是靠着现代文化来博取人们的眼球。例如《中国有嘻哈》这样的节目。但是文化类节目不同,其主要的内容还是弘扬传统文化。例如《成语大会》等,就是以传统文化为主。
其次是提高人们的素养。在当前的文化类节目中,大多都是以提高人们的素养为主。传播的都是传统文化中有教育意义的文化。而且所选择的表演人员,或者比赛人员,也都是带有正面形象的人员。给人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真正展示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一种正面的宣传,相对于传播个性,主张放肆的一些节目来说,文化类节目更加适合当前的社会。因为当前的社会中,人们都较为浮躁,正需要这样一个慢节奏、富有内涵的节目来帮助人们放松。
2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
在当前来看,我国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主要的内容就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制作组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表达一种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此来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从这一点来看,制作组可谓是用心良苦。而制作组之所以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当前的一个热潮,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以下性质:
首先,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积淀。在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承是一直不断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中就成为人们心中最神圣的存在。因此,在进行节目的编排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人们会从内心中喜爱这个节目,认为这个节目是我国的自豪,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缩影。
其次,传统文化能够带给人共鸣。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节目是由传统文化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节目中看到我们生活中的故事。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因此,许多的人都喜欢观看这样的节目。最后是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一点是许多的节目一直在努力,但是却一直难以做到的。这主要是因为许多的节目虽然形式非常的新颖,但是其内涵不够,因此就很难起到这样的效果。可文化类节目却不同,文化类节目本身就是以传统文化为内涵,因此,在内涵方面一点儿也不缺少。同时再加上各大学者的加入,能够很好的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许多的家庭虽然限制孩子看电视,但是却不会限制观看这一类的节目。就是这个原因。因此,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文化类节目,其核心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也是中国电视节目中的瑰宝。
3 电视文化类节目社会责任意识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又精彩。而现今不可回避的现状是,当下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基本没有时间接触到四书五经,没有意识去翻阅经史子集……这样的情况一旦蔓延,民族文化将会出现问题,民族精神将会受到损伤。面对这一现状,广电媒体应担起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开办出有特色、有品位、有价值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在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电视文化类节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放松身心的精神食粮在实现娱乐性的同时,还需要对社会以及观众有积极的影响。
3.1 具有文化品位与知识内涵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网络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满足自己。另外,媒体为了更加迎合人们的心理,无限放大对电视娱乐八卦的内容,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电视文化过分的倾向于娱乐化。为了当今电视娱乐节目能够突破这种现象就需要电视节目的编导在娱乐节目设置时致力于提高娱乐节目的文化与知识的内涵,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能够更有效的让大众获得有意义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知识类的娱乐节目,这样的节目需要通过娱乐节目的编导在娱乐与教育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契合点,让娱乐节目能够吸引大众。例如现在比较火爆的节目《百万英雄》,以答题为主导,在答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在整场比赛中能够全部答对12道题获取丰厚的奖金。
3.2 变迎合大众转为引导大众
针对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各大传媒公司更偏向于符合大众口味的娱乐节目,通过收视率来换取现实的利益。但是在针对大众的口味在欲望与需求之间很难进行抉择,由此导致节目更倾向于观众的欲望,从而导致节目质量低下。由此,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编导在对节目进行设置时需要变迎合大众为引导大众关注大众真正的需求。电视节目的编导在通过节目的合理设计以及内容的传播,主动带领观众去吸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一步发挥电视娱乐节目的社会责任。
4 包装手段丰富 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一般的电视文化节目在画面信息上相对单薄,同时画面剪辑呆板而缺乏变化,成为制约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一个短板,节目缺乏节奏感,受众很难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节目中。创办于2000年的大中华区第一个华语历史人文纪录片主题频道的阳光卫视几年就亏损了2亿港元,杨澜接受采访时承认,“一个好的文化理想,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最终走向成功。”前些年广受好评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虽然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近些年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电视文化节目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将文化内核和电视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
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针对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节目选择时提出了“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即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也就是说,受众是否选择一个节目和节目本身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成正比,节目越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受众是否选择一个节目和其得到这个节目的费力程度成反比,他获取这个节目的信息渠道越轻松,就越可能选择这个节目。
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在很长时间里无论是从社会口碑和市场收益上都难以令人满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极少有节目能够在文化品位和市场定位之间找到均衡点。电视文化节目要适应时代和观众变化的需求,必须要与时俱进,有开放性,文化的严肃性、深度性和电视的通俗性并不矛盾,“阳春白雪”的文化内容也可以用“下里巴人”的电视包装手段来充实,电视的先进传播技术特点赋予了成语新的文化内涵。这也证明了,只有富有内涵的节目,才具有成为经典节目的潜力。因此,大力的发展文化类节目在当前来看,是必要的。
电视节目并不能像课堂的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灌输,必须通过娱乐的电视手段进行表达,当下电视文化传播过程中“从传统的表演到游戏娱乐,从益智博彩到真人秀,电视节目的观念日益走向多元化、娱乐化和综合化。”由此,文化类节目也吸取了其他电视节目的成功要素。
较以往的节目设置都只是简单的你问我答和纯粹的回答问题的闯关游戏模式。而这些平铺直叙的模式在近几年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环节中已经被淘汰,更多的是编导在节目环节设置上多采用悬疑的方法,在观众观看的过程中引起观众的共鸣,更多的是带给他们紧张、刺激和一定的趣味性。国内大部分的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和创新性都是来源于韩国的电视节目的观念,随着各大卫视大量购买国外的节目版权,冠以国内本土化的移植与改造,从而符合国内观众的习惯以及欣赏口味。感同身受的情境化舞台,跌宕起伏的戏剧化冲突,高低错落的情感化体验,往往也成为当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标准化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类电视节目能够折射出中国电视行业根深蒂固的问题:一个成功的节目在不断的被其他节目效仿,这样这类节目的质量水平会下降,并直接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此外,也会严重影响节目的生命周期。很难想象,当各个电视台、网站群起效之,搭筑起一个又一个的绚丽舞台时,观众的判断力又如何能保持清醒,注意力又如何能保持集中?从知识传播的视域来看,文化类电视节目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视的责任担当与广阔舞台。但正如知识世界本身的无穷无尽一样,如何在电视场域表现知识也有无限的可能性。仅以内容而言,BBC纪录片频道、探索发现频道的那些探求大千世界的绚烂作品,就足以给文化类电视节目编创者极大的启发。因为文化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宣传,并通过想象力对其进行不断的发展。
5 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任何民族之间的文化都是互相感染的,在多元文化的框架中不仅仅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点,还需要对其他文化保持交汇性。但是这种融合一定要注意,无论外来的文化是什么,都要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核心。任何外来的文化都是为修饰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存在的。只有能够明确这一点,才能够保证我国的文化类节目不断的发展,最终成为现代媒体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钱静.电视文化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色及发展[J].现代传播,2013(9):154-155.
[3]陈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定位及其发展反思[J].现代视听2011(6):51-54.
[4]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394.
[5]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M].邵志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3.
[6]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