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4-17宁波大红鹰学院慈艳柯

电子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宁波装备

宁波大红鹰学院 马 勰 慈艳柯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马修水 叶凌箭 胡哲平

1.引言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是指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是新材料、先进制造、信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1]。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等特点。

2013-2015年,我国连续三年保持海洋工程装备订单规模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已显著提升[2]。但是,国产化率较低,进口比例较高[3],与第一梯队欧美,第二梯队日、韩、新加坡等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4]。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业,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企业必需具备先进的研发团队、完备的生产设施、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较强的资金实力。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中、浅水域平台为主,欧美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5,6]。海洋工程装备向深水发展,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领域。为了加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步伐,本文以海洋装备产业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宁波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改进建议。

2.宁波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1)海洋机器人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较大规模的开展潜水器研制工作,先后研制成功以援潜救生为主的7103艇、QSZ单人常压潜水器、8A4水下机器人和HR-01ROV,RECONIVROV及CR-01A水下机器人等。

水下机器人除存在机器人领域共性的系统发展方式、编程语言与编程方式、传感器及本体结构等问题外,还存在水下机器人动力定位控制、回收以及远距离水下通信和能源供应等特殊问题。

宁波市“十二五”期间曾引进千人计划团队,在国家海洋局产业化项目资助下,开展水下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工作,由于基础条件薄弱,未取得实质进展。

(2)海底电缆、脐带缆

海底电缆、脐带缆主要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主导产品为海缆、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包括220kV及以下交联电缆(交联海底电缆、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高中低压电力电缆)、海洋脐带缆、核电站用电缆、轨道交通用电线电缆、通信电缆等。企业通过了ISO三大体系认证和挪威船级社DNV认证。公司牵头制订了目前海缆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标准《额定电压10kV(Um=12kV)至110kV(Um=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大长度交流海底电缆及附件》标准。公司“220kV及以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海底交联电缆及生产装备开发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的制造工艺技术及试制”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子课题。成功研发并投产的220kV海缆和脐带缆,打破了国外同行在海缆高端市场多年的垄断地位。

(3)海洋捕捞装备

海洋捕捞装备以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专业从事渔业捕捞装备、海洋科考装备、海事海工装备及玻璃钢船舶技术与装备,是海洋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公司与大洋矿产研究开发协会就“大洋二号”综合资源调查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签订了合作协议。2017年公司成功研制超大型吸砂绞车,该绞车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为目前亚洲同类绞车中外形尺寸最大[7]。

(4)海洋工程铸件

海洋工程铸件以宁波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金属铸件加工的大型铸造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树脂砂工艺,拥有树脂自硬砂造型、光谱直读分析设备,以及清砂、抛丸、热处理等工序生产设备和理化检测设备,采用了CAD/CAE辅助设计,主导产品为大型注塑机系列、大型柴油机系列、风力发电机系列、加工中心系列铸件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丹麦、西班牙、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通过“BV”船用工厂认证,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5)油气混输泵

油气混输泵以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公司主导产品是油田高压注水泵、油气混输泵、注聚合物泵、螺杆泵、计量泵等十余系列、千余型号规格。多年来,不断致力于油田高效节能注水泵、多缸大流量注水泵、高层楼宇往复泵供水系统取代离心泵,油气混输泵集成抗气阻混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公司拥有有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泵阀检测中心,近年来,获授权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工业泵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成为该所的中试基地及研究生实习基地。2013年,经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公司成为浙江工业大学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2015年,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浙江工业大学合力机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浙江工业大学科技优势和公司的市场、资金和产业化优势,通过产教融合,加快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使公司产品朝系列化、特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可持续、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6)海洋防腐工程材料

宁波市海洋防腐工程材料研发主要以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主,近年来发展较快,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①海洋工程材料研发与检测研究中心

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是宁波市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成立的科研机构,在国家海洋局产业化项目支持下,成立海洋工程材料研发与检测研究中心,该中心针对海洋平台等海上大型工程钢结构长期处于盐雾、潮气和海水等侵蚀,产生电化学腐蚀影响海洋平台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安全,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长效防腐,进行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研究及防腐性能检测。

②海洋工程材料研究中心

海洋工程材料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近年来,海洋工程材料研究中心承担了一批国家和中科院重大课题,在海洋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目前,该中心与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同承担“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脐带缆产业化项目。

3.宁波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存在问题

宁波海洋工程装备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研发能力不足

目前,宁波海洋工程装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总体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主要是浅海装备,核心装备国产化率不高。宁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设计和上游核心装备领域主要依赖国外企业,大多使用欧美技术承接下游订单,利润微薄且技术含量低。在深水海工装备领域,前端设计处于起步和探索状态,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设计研发能力迫在眉睫。

2.3.4 中国队与冠亚军队主力得分后卫场均投篮得分情况的对比 由表7可知,中国女篮在首届亚洲杯与冠亚军队主力得分后卫的得分情况势均力敌,分别为8.8分、8.8分、6.3分。2分球出手方面中国女篮7号得分后卫的场均出手次数多达6.6次,且命中率接近60%,高于其他2队;在3分球方面,中国队的出手次数相对较低,只有1.7次,其命中率也低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女篮;在罚球方面,澳大利亚女篮得分后卫场均没有获得罚球机会,中国队和日本队罚球次数和命中率旗鼓相当。中国队还需在3分球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巩固3分球的投射技术动作,出现空位当机立断,提高身体移动、对抗中的投篮命中率等。

(2)高端配套能力薄弱

海洋工程装备的配套设备在技术性能、材料、可靠性等方面要求较高,且大多被国外专利技术垄断。目前,主要依赖进口,虽然在低端配套产品上有一定份额,但配套不完善、同质化竞争严重[8]。

(3)工程总包能力欠缺

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主要采用项目管理制,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因此,总包商附加值最高、利润最高。宁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由于在核心技术、配套设备、工程总包等方面相对落后,承担总包项目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较弱,多数是分包项目,主要集中在主体结构建造和装备集成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9]。

(4)产业体系不完善

海洋工程装备集造船、勘探、钻井、油气处理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多个产业密切关联,其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从产业链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缺乏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尚未形成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产业共生体,尚未形成完整的研发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集中度低,专业分工不成熟,研发和技术资源配置有待完善[10]。

(5)统筹规划不够

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已列入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且各自为政,能承担总承包项目的企业较少,高端产品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低级化严重,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在配套设施方面,海洋工程配套施工船舶系统研发规划不足。深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划需加大产业差异化发展统筹力度,加大海洋工程装备服务业及其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加大核心和共性的前瞻性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引导与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学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作用。

4.宁波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①统筹规划区域资源。在申报“十三五”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规划,集中区域内资源并协调利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区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模式,全面考虑产业和项目的关联度,依托产业链不同环节打造综合产业集聚区和孵化区,如梅山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此外,包容并蓄,积极与市外产业链企业合作,优势互补。

②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将现有水下机器人、海底电缆、海洋捕捞装备、油气混输泵、海洋工程铸件、船用发动机等依托产业链环节开展专业分工,细分产业领域发展需求。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加强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建立纵向延伸、横向联合的集群式发展模式。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纵向将高校、科研院所、材料、电工设备制造、海缆制造、海缆敷设与运维联合攻关,协调发展,横向与海洋捕捞装备企业合作,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构建技术相关、产品配套的集群发展模式,形成专业化的行业分工体系。此外,优化各县、市、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布局,使产业配套更加完整,实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协调推进、健康发展。

(2)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水平

①实现产品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为了适应国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由海岸和近海工程向深海工程推进的发展趋势,加大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由下游向上游的转变,由下游产品制造向技术集成的转变,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的步伐。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度,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②实施产品一体化战略。海洋工程项目总包是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鼓励企业协同创新,在海洋工程装备细分市场中求专求精,打造产业单项隐形冠军,打造精品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以高端配套产品的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以产业链配套协作、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螺旋式向高端演进。发挥集团化、多元化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国际国内合作,提升配套和整合能力[10]。

(3)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①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并举。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础薄弱,既要自立更生,也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共同开发高端装备,在高起点上向制造高端迈进。

②“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建立海洋工程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研发平台,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协同创新,从基础理论、成果转化、产业化、配套集成、市场开拓、工程运维等方面深度合作,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成果和利益共享,实现跨学科、跨专业、多系统的集成创新。

(4)提升配套水平

①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并举。海洋工程装备是集成众多模块和技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应加强与国际领先供应商的合作,通过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逐步提高总包能力和关键设备配套能力。通过产业内外高端强强联合,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后发优势。

②注重模块化配套产品研制。随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化和产品标准化,模块化配套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为模块化产品制造提供有利条件。宁波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应从设计、制造、管理诸方面加大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力度,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智能制造。

5.结语

宁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宁波配套产业、临港产业优势,以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机遇,以“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项目为抓手,统筹规划、科学组织与实施,一定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有所作为,取得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

[1]赵芸芸,朱明皓,姜斯韵.世界装备制造重点行业发展态势[J].装备制造,2014(4):64-69.

[2]杜利楠,姜昳芃.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1-6.

[3]吕同舟.海洋工程装备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冷思考[J].中国远洋航务,2015(4):66-67.

[4]刘健奕.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深陷泥潭 未来可期[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6(1):45-47.

[5]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6]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5.

[7]刘健奕,张辉.“十三五”期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预测[J].中国船检,2016(4):88-91.

[8]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J].船海工程,2014(2):1-9.

[9]吕龙德,李敏菲.瞄准质量与服务:海洋工程装备低端也可为[J].广东造船,2015(1):13-14.

[10]张偲,权锡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与升级路径[J].经济纵横,2016(8):95-100.?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宁波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一图读懂宁波
防晒装备折起来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