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查的要求解读
——《水利工程质量小组活动导则》解读(二)
2018-04-17
(1.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2.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北京 100055;3.广东茂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5.1.3现状调查
5.1.3.1找出症结
针对课题需解决的对象,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摸清问题现状,找出症结。
5.1.3.2数据要求
调查取得的数据和信息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客观性。数据要真实,有利和不利数据或信息都应收集,不应随意筛选;
b) 可比性。数据应与课题相对应,能够反映小组改进前后变化程度;
c) 时效性。收集数据与小组开展活动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3 年;
d) 全面性。数据应包括已经记录、存档和现场调查取得的。
5.1.3.3分层整理
对取得的数据或信息应从不同角度分类,分析过程应进行分层和整理。
5.1.3.4提供依据
对找出的问题症结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问题症结的解决程度,确定目标设定的范围,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二标准解读
现状调查是QC小组自定活动目标的程序步骤之二。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深入现场对现状进行调查,揭示问题的现状的,掌握问题达到何种程度;二是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问题),以确认小组从何处改进和解决问题的程度,从而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为原因分析提供结果。
1 找出症结
针对课题需解决的对象,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摸清问题现状,找出症结。
1.1 现状调查的方式
a.从工程技术档案、统计报表以及记录中进行调查。
水利工程组织都有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统计报表,如工程技术档案中,都完整保留了近年来建筑工程的检查验收资料,还有施工产值的统计表、不合格品的统计表、安全生产、环境控制的统计表、物资消耗的统计表、设备情况统计表、节能减排统计表、成本分析统计表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档案资料、报表以及相关记录中获取所需的数据,分析问题。
b.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到现场实地了解、查看,抽取样本,实测数据,收集汇总,全面了解现场存在的问题,为客观地分析现状打下基础。如要了解施工现场梁柱节点施工的合格率问题,则必须深入现场,进行测试测量和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
1.2 现状调查的要求
现状调查应深入现场,针对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整理和分析数据,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2 数据要求
调查取得的数据和信息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客观性。数据要真实,有利和不利数据或信息都应收集,不应随意筛选;
b) 可比性。数据应与课题相对应,能够反映小组改进前后变化程度;
c) 时效性。收集数据与小组开展活动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3 年;
d) 全面性。数据应包括已经记录、存档和现场调查取得的。
现状调查必须用数据说话。
小组成员应对现状进行认真调查,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层分析,把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来,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也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原因分析。
收集数据要注意客观性、可比性、时效性和全面性四个方面问题:
2.1 客观性
收集数据的客观性,指的是现状调查的情况要真实可靠,数据的来源要有依据,有利或不利的数据或信息都要收集,不应随意挑选。
2.2 可比性
收集数据的可比性,指的是收集的数据可以进行比较,通过现状数据与课题的比较。如课题是解决坝体混凝土合格率的问题,现状调查则应该收集与坝体混凝土合格率相关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反之,如果收集进度、成本的数据,则与课题没有相关,不具有可比性。
2.3 时效性
收集数据的时效性,指的是调查的年月不宜太长久。由于情况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科学技术、施工技术的发展,管理方法的更新,如果调查的时间间隔太久,原来比较先进的,或具有特点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就当前水平衡量已不先进了,有的已经落后甚至被淘汰了。强调收集数据或信息的时间与小组活动的间隔不宜超过3年。
2.4 全面性
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还应该到现场去观察、测量、跟踪,全面收集数据,全面掌握问题的情况。
3 分层整理
对取得的数据或信息应从不同角度分类,分析过程应进行分层和整理。
现状调查的数据、信息应经过分类、分层和整理。
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过程还应对数据或信息进行分层和整理,找出影响问题的症结所在。
整理、分类和分析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分层法来进行分类分析。在QC小组活动中,通常的分类标志有如下几种:
ⓐ人员:可按项目以及班组,作业人员,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或熟练程度,性别、年龄或者性格等;
ⓑ设备、机具:种类或者型号,台班、新旧程度或磨损等;
ⓒ作业方法:可按规范、工法、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等;
ⓓ原材料、预制件、预埋件:可按品种、规格、产地、供应商、批次等;
ⓔ作业时间:可按日期、班次、早晚等;
ⓕ测量、检验:可按测量仪器、计量器具、检测器具以及检验方法等;
ⓖ工作环境:可按温度、湿度、清洁度、照明度、施工条件及周边环境等;
ⓗ构筑物缺陷:可按缺陷内容、缺陷部位等。
对现状的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分析,如果分层后的数据仍带有综合性时,可以再分层。运用调查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简易图表等统计方法。
例:某小组对顶管段机头刀盘磨损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研讨分析.
分层分析一:如表1、图1所示。
表1 刀具磨损调查
图1 刀盘磨损问题排列
通过图1分析,“先行刀”占79%,是刀盘磨损的主要问题。
分层分析二:
小组对“先行刀”问题再进行分析,如表2、图2所示。
表2 先行刀损坏调查
图2 先行刀损坏问题排列
通过图2分析,“刀座磨损”占59.2%,是先行刀损害的问题症结,原因分析就要针对这个问题症结进行原因分析。
4 提供依据
对找出的问题症结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问题症结的解决程度,确定目标设定的范围,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现状调查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a.现状分析清楚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还必须对问题的症结进一步分析,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b.分析时,说明解决了这个问题症结,合格率可以提升多少个百分点。这样,才能为设定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c.目标依据分析,必须用数据说话,使得设定的目标符合客观、合理的要求。
三现状调查常见的问题
a.把调查的现象当成了原因。
有的QC小组把调查的现象当成了原因,并按不同的原因、类别分组,不符合要求。如表3、图3所示。
表3 上游面板混凝土裂缝问题统计分析
从上游面板混凝土裂缝问题统计分析表和排列图看出,均分析的产生裂缝的原因,不符合要求。应针对裂缝,调查现状(分析现象),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等。
图3 上游面板混凝土裂缝问题排列图
b.直接对课题进行分析。
未做现状调查,只是对课题做一些文字分析,或谈一些以往的经验、体会,主观下结论。
c.对取得的数据不进行分析。
没有从不同角度进行整理、分类、分层分析,找出质量的主要问题。有的是将不同类别、层次的问题列入一个调查表或者排列图,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比较分析。
d.运用统计工具、方法不合适。
有的小组应用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进行分析,显然不符合要求。有的现状调查没有应用调查表,使得频数统计表、排列图的数据如何出来,出现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