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4-17梁丽花王高岸
梁丽花 王高岸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海南 海口 570311)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眩晕、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常规的手法复位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因该病解剖结构复杂,临床治疗的危险性很大,而且其单一治疗的疗效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2〕。颈部肌肉锻炼是一种能够使颈部肌肉、韧带力量加强的方法,有研究显示其在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中具有较好的疗效〔3〕。本研究分析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216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实用脊柱病学》制定的诊断标准;②年龄42~68岁;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者;②合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或代谢系统障碍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④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8例,男67例,女41例,年龄42~66岁,平均(62.61±10.57)岁;病程1~8年,平均(5.41±2.48)年。观察组108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43~68岁,平均(53.12±10.54)岁;病程1~9年,平均(5.39±2.51)年。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①患者取俯卧位,将患者下颌调节至与床头边缘同一水平面,而后在患者胸下放置一垫枕,并对颈肩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进行拿、捏、揉、滚等操作,起到充分放松患者颈肩部软组织的作用。②患者呈坐位,首先指导患者自然放松其颈部,医师将前臂桡侧下段部分放置在患椎之间,而后用手掌将患者下颌托住,并实施中位定点有度牵引。③患者呈坐位,放松其颈肩部,由医师于后方对颈椎进行定点旋扳法。④使用回松法,分别在患者的颈、肩和背部收功。40 min/次,1次/3 d,治疗持续6个月。观察组患者行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其中,手法复位治疗同对照组。颈部肌肉锻炼治疗方法为:患者呈坐位,指导其下颌微收,在患者的枕后方、患侧侧后方及侧方、健侧侧方等部位,医师用手掌缓慢用力进行对抗,持续时间为10 s。治疗过程中,前2 s与最后2 s缓慢增加和减少张力,中间6 s用于做高强度的等长收缩,枕后部、患侧侧后部及侧方肌力各进行5~10次锻炼,健侧侧方肌力进行2~3次锻炼。10 min/次,早晚各1次,治疗持续6个月。
1.3疗效评价方法〔4〕①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好转,寰齿间隙异常,寰枢关节间距不对称。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寰齿间隙与寰枢关节间距对称情况均有一定的好转。③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寰齿间隙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寰枢关节间距已经恢复大致对称。④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被消除,寰齿间隙恢复正常,寰枢关节间距已经恢复对称。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临床指标〔5〕:测定并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寰齿前隙、颈椎曲度深度、指数、角度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1)症状表现:包括头晕、失眠、困倦等;(2)患者体征表现,包括上颈段触及厚重感和筋结感、上颈段一侧有高于对侧的隆起感、寰椎横突处压痛等。依据患者就诊时症状与体征的轻重程度分为无症状、有症状、明显症状,分别评分为0、1、2分,将各指标分数相加所得为临床症状评分,得分越高则病情越重。生活质量〔6〕: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8个方面,共包含36个问题,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105/108,治愈34例,显效46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84/108,治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χ2=6.984,P<0.05)。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寰齿前隙、临床症状评分降低,颈椎曲度深度、角度、指数升高(P<0.05),且观察组寰齿前隙、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椎曲度深度、角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2.64±10.54)分,对照组(93.58±10.49)分;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124.65±14.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9.47±14.16)分;P<0.05〕。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3 讨 论
寰枢关节处在颈部上方,由第一颈椎寰椎与第二颈椎枢椎相互连接构成,主要发挥的是使头部能进行多轴运动的作用。维持其稳定的结构包括横韧带、寰枢前、齿突尖韧带以及关节囊等。然而,由于寰枢关节缺乏锥体与椎间盘,其运动幅度过大会造成关节囊松弛,极易造成颈段不稳的发生。此外,枢椎上关节面近于水平,寰枢关节吻合面较浅等结构特点均是导致寰枢关节发生脱位的基础。在造成寰枢关节脱位的众多因素中,力学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的体位下,颈椎处在最为良好的应力状态平衡稳定中,一旦发生过度的前屈、后伸等,造成原本维持和调节颈椎动态稳定的颈部肌肉组织失去协调性,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内在应力平衡,并使韧带组织被过度牵引,造成韧带下间隙出现水肿,韧带受损,最终导致了寰枢关节脱位的发生。横韧带是颈部最大、最厚、强度最大的韧带,但其缺乏一定弹性,且相当坚韧,因此容易被快速的剪切力所损伤,再加上外伤、感染、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变异,更容易造成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7〕。临床上针对该病多采用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推拿等,其中手法复位治疗能够通过解除部分因力学不平衡所致的神经、颈动脉压迫问题,但其单独应用疗效并不理想〔8〕。
本研究表明手法复位联合颈部肌肉锻炼具有更加确切的疗效。手法复位能够有效纠正解剖移位,起到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颈部肌肉锻炼则是通过外源性的颈部肌肉恢复手段,使颈椎动力达到平衡,二者联用发挥了协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选用以拿捏、一指弹、滚揉等手法为主的手法治疗,可以有效发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作用,在操作时指导患者行配合腹式呼吸,使其肌肉和精神均处于放松状态,以达到最佳的复位效果。本研究表明单纯的手法治疗虽能改善患者体征,但联用颈部肌肉锻炼后效果更佳。本研究所用的颈椎扳法为广泛使用的定位旋转扳法,该方法的安全性尚存争议,而在本研究中未出现医源性损伤,但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应注意必须在肌肉放松后再行扳法复位,且不可盲目扩大扳动幅度,在施术时要做到快、准、稳、巧,避免使用蛮力。针对部分存在紧张情绪的患者,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语言安慰与诱导,使其颈部肌肉和精神上放松,避免出现不良后果。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且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颈部肌肉锻炼治疗能够通过颈部肌力对内寰枢关节的脱位进行调整,针对因颈姿不良而发病的患者,可以针对性地将寰枢关节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的紧张状态进行充分缓解,并且对局部组织的劳损也能起到预防作用,有助于颈椎动力平衡的恢复〔9〕。
1齐伟,李一鸣,张艳美,等.寰枢关节紊乱对椎动脉供血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1065-7.
2冯彬.俯卧位角度旋转定位扳法整复寰枢关节紊乱优势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6):104-5.
3戴晓瑛,王乃权.温针灸结合正骨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型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6):704-5.
4张明才,石印玉,陈东煜,等.颈椎病患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临床诊治价值的研究〔J〕.中国骨伤,2016;29(10):898-902.
5Sridharan S,Arumugam T.Atlantoaxial tuberculosis:outcome analysis〔J〕.Int J Mycobacteriol,2017;6(2):127-31.
6吴锐彬,王伟,林镇树,等.手法整复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7(1):40-3.
7王高岸,邱世光,卢桂兰,等.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3):355-6.
8Song R,Fan D,Wu H,etal.Management of unusual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J〕.Spine (Phila Pa 1976),2017;42(8):573-7.
9姚俊丞,谢远军.不同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6):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