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污染治理措施

2018-04-16耿士海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治理猪场污染

耿士海

摘 要: 本文讲述了养殖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猪场污染的主要方法措施。

关键词:猪场;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畜牧业的迅速兴起,畜牧业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畜牧业粪便与污水污染环境问题逐渐显露,危害日益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治理畜牧业的污染问题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合理规划,科学治理畜牧业污染,也成为我国各级农牧、环保等部门和广大养殖场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养殖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养猪业的环保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环保设施,废水、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向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土壤的营养富积,土质退化

猪饲料中通常含有较高剂量的微量元素,经消化吸收后多余的随排泄物排出体外。猪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播撒到农田中去,长期下去,将导致磷、铜、锌及其他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的富集,从而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使作物减产。

2.污染空气

由于集约化养猪高密度饲养,猪舍内潮湿,粪尿及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激发出恶臭,其臭味成分多达168种,这些有害气体不但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而且排放到大气中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加剧空气污染以致与地球温室效应都有密切联系。

3.污染水源

由于猪体内缺乏有效利用磷的植 酸酶以及对饲料中的蛋白质的利用率有限,导致饲料中大部分的氮和磷由粪尿排出体外未经处理的粪尿,一部分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氮含量,严重时构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其余的大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流入江河,造成更广泛污染,致使公共水系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河流严重污染。磷渗入地下或排入江河,可严重污染水质,造成江河池塘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有害物质,进一步危害环境。

二、养殖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1.环保意识不强,猪场选址不合理

不少人为了方便,把规模猪场建在城市郊区、溪河边、主要公路旁,缺乏大量土地消纳猪粪尿,而是直接排入溪河中。

2.猪场建筑不规范

在排污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排污沟与雨水沟没有分开,或排污沟采用明沟建设。遇到雨天,大量雨水和污水一起进入沼气池;或消毒时,大量消毒水也~起进入沼气池,致使沼气池无法容纳或无法起作用。

3.猪粪清除方法不科学

不少猪场为了方便,采用大量清水清洗猪栏,没有先将猪粪及时清出,而是用水将猪粪和污水一并冲入排污沟,大大增加污水排放量,同样可使沼气无法容纳或无法起作用。

4.排污不达标

猪舍建筑不规范、不科学的清粪造成污水量大增,使沼气池无法发挥作用。另外,有的猪场虽建了沼气池,但其容量与养猪规模不配套,沼气池的容积太小,配置的氧化塘面积不够,致使排污不达标。规模养猪的早期,有的是利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起来的,以后慢慢发展扩大,根本就没有考虑环保问题。加上规模小、技术落后、观念陈旧、资金少,没有能力治理污染。

三、解决猪场污染的主要方法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1)科學规划和选址。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是保证猪场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条件。在规划上,猪场应当建到远离城市、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的远郊农业生产腹地。在选址上,猪场要远离村庄并与主要交通干道保持一定距离;避开地下生活水源及主要河流;场址要保持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鱼池较近,便于粪污及时利用。

(2)合理设计,减少废弃物产生量。按照减量化的原则设计猪场及工艺流程,采用笼养设施和自动饮水装置,减少饲料、水等资源的浪费;改进集粪系统的设计,实行干清粪,猪粪与污水分开收集;采用雨污分离,暗管排污。建造猪舍时把污水沟设置在屋檐内侧,猪舍屋面的雨水直接流入池塘,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汇人处理站;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单独处理。

(3)根据周围农田对污水的消纳能力,确定养殖规模。发展畜牧业生产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在考虑近期利益的同时,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和载畜量,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适宜的规模。目前猪场直接用于农田,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猪场的建设规模要与周围农田的粪污消纳能力相适应因此牧场之间的距离,要按照消纳粪污的土地面积和种植的品种来确定和布局。此外,猪场粪水与养鱼生产结合,综合利用,也可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农牧结合,种养和牧渔结合,可实现农业良性循环。

(4)增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水的排放。在猪场建设中,一定要把环保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即要考虑先进的生产工艺,又要按照环保要求,建立粪污处理设施。此外,在环境管理方面,应加强畜牧业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对畜禽粪便资源化的认识,也是使畜禽粪便能够很好利用和防止环境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5)建立生态循环模式。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推进生态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猪一沼一鱼、猪一沼一果等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建设,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所必须。

2.减少猪场排污量的营养措施

畜牧业的污染主要来自猪的粪、尿和臭气以及动物机体内有害物质的残留,究其根源来自饲料。因此,从生态饲料方面进行研究控制,可使污染减小,实现畜牧业的可用明显,可降低氮的排泄量。

3.合理有效地使用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水解植酸盐,释放出无机盐为动物吸收利用,从而降低动物排泄物中磷的含量。在猪日粮中,除在生长前适当增加铜的含量外,在生长后期按饲养标准添加铜可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添加剂时,应选择微生物、低聚糖等无公害饲料添加剂,以保证畜产品安全和无公害。

4.使用除臭剂,减少臭气和有害气体的污染

在日粮中添加活性炭、沙皂素等除臭剂,可明显减少粪中硫化氢等臭气的产生。利用生物方法,将EM有效微生物菌剂加入饲料中,可以促进畜禽生长及降低粪便的臭味。

5.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畜禽养殖场污染的防治和监督必须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畜牧企业生产执行“三同时”制度(主体建筑与治外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排污许可制度等。明确限定饲料中添加剂的使用,畜禽废物的收集、存放、处理方法及再利用时氮、磷、钾的使用总量,对畜牧场污染的排放,严格控制BOD、COD的浓度,使畜牧业污染防治走向科学化、系列化、无污染化。

6.加大环保宣传,增强养猪户环保意识

只有养猪户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真正重视环保,才会在养猪生产中采用减排工艺,才会舍得在环保设施上投入。要利用有線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形式,切实增强养猪户污染防治的紧迫感,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重点对绿色环保畜禽养殖业的优势和生态养殖取得好效果的养殖场进行典型新闻跟踪报道,对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通过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引导广大养殖业主向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走产业循环经济之路。

7.增加环保投入,加快提升猪场处理粪污的能力

由于养殖业是弱势产业,如果没有资金支持,让养殖户来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环保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多渠道增加对养猪业环保建设的投入。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设立养殖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资金,按畜禽、水产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对畜禽养殖场的搬迁、关闭和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等方面,尤其是禁养限养区内的养殖户,做好逐步退出规划,优先安排补偿资金。二是建议整合发改委、科技、能源、环保等部门的资金,加大对养猪业节能减排、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开辟污染治理新途径。重点要对引领环保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技术、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参考文献:

[1]周元军.规模化猪场猪粪尿沼气发酵综合处理利用[J].畜牧与兽医:2003,09.

[2]吴小玲,葛大兵,张杰等.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 21.

猜你喜欢

治理猪场污染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