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模式研究
2018-04-16任义军
任义军
摘 要:现阶段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呈现了规模化种植模式,但是在种苗培养、土地调整、种苗移栽环节仍然以人工种植为主,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人力资源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大棚蔬菜生产经济损耗,而且不利于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根据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特点,结合相关农业设施,对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为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棚蔬菜;关键环节;机械化作用模式
为了便于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模式的有效应用,首先应对温室大棚内部结构进行适当优化,即将以往的固定结构转化为可拆卸式推拉结构。在温室优化后,推拉门的设计为工作人员作业进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而两侧可拆卸式活动门则可以为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有效的依据,如温室拖拉机、旋耕机、起垄机等。
一、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模式应用
设施大棚蔬菜关键生产工序主要有设施深耕、设施起垄、设施铺膜移栽等技术。其中利用机械设施进行铺膜移栽工序,可有效避免重复起垄、移栽、铺膜工作,在保证关键生产工序一次完成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棚蔬菜生产质量,铺膜移栽工序主要机械设备为26千瓦左右的拖拉機,以每行三十八厘米、株距35厘米的距离进行机械调节,一般蔬菜移栽深度为8厘米左右。设施深耕技术主要利用温室王拖拉机、旋耕设备进行综合作业,在进行设施大棚蔬菜深耕整体工序时,一般作业深度大于18厘米,有效避免了以往犁底层导致的土壤板结情况,为土壤储水保墒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设施深耕技术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包括26千瓦的拖拉机及旋耕设施,机械旋耕深度在20厘米左右,宽度为1.5米。设施大棚蔬菜起垄生产工序机械化生产主要采用拖拉机、起垄设备联合施工,其中起垄设备为液压升降模式,为起垄形状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在液压升降模式下,起垄宽度、高度均可有效调节,为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了动力。机械起垄生产工序主要采用26千瓦的拖拉机及起垄设施,生产效率为每小时0.2公顷,一般来说机械大棚起垄高度为12厘米、起垄底宽为100厘米、起垄顶宽为80厘米。
二、经济效益分析
1.机械种植与人工种植对比
首先机械起垄与人工起垄进行比较分析,人工起垄每公顷需要4人,每人每天需要70元,每公顷人工起垄需费用280元;而机械起垄生产效率为每小时0.2公顷,油的耗费量为每公顷4元,则机械起垄生产成本为每公顷20元,操作人员每天费用需100元,机械起垄设备维修等后期维护费用每公顷为10元,机械起垄每天生产成本共为120元,机械起垄生产效率比人工起垄生产效率快了60倍,生产成本降低了160元。其次机械旋耕与人工旋耕比较分析,传统人工旋耕生产效率为每小时0.4公顷,人工旋耕一般需3人,操作人员每天共需240元,油耗成本为每公顷15元,设备维修费用为每公顷10元,传统人工旋耕生产成本为265元;机械起垄生产效率为每小时3公顷,人工操作成本为每天100元,机械设备油耗每公顷为10元,设备维修费用为每公顷5元,机械旋耕操作共消耗成本为每公顷115元。在进行土地深耕培土作业时,机械设备深耕深度可达到20厘米左右,有效的保证了犁底层土壤的翻新,在机械设备深耕过程中,地表土通过深耕到达下层,有利于将下层土壤中过冬害虫杀灭,促使深层土壤肥力不断增加,且相较于传统人工旋耕来说,机械深耕工序作业成本每公顷作业成本降低了150元。最后机械铺膜移栽与人工铺膜移栽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来说铺膜移栽过程中需要进行铺膜、铺滴灌带、打眼、浇水、移栽等工序,人工铺膜移栽过程需3人,每天80元铺膜及铺滴灌带工序作业一般耗时每公顷2小时,而打眼、浇水及移栽工序生产效率5小时,整体工序生产效率每公顷7小时,也就是说人工作业生产效率为每小时0.1公顷,人工成本费用为每公顷240元;机械铺膜需操作人员一名,机械人员每天需100员,机械操作可将铺滴灌带、打眼、铺膜、移栽、浇水等工序进行一体化作业,作业效率为每公顷1小时,同时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铺膜移栽质量的完好,可进行后续辅助作业,如加水、加苗、设备维护等。后续辅助作业时间为每公顷1小时,油耗成本为每公顷20元,移栽优良种苗生产效率为94%,机械移栽成本为每公顷120元,相较于人工作业成本机械作用成本每公顷降低了120元。
2.经济效益分析
相较于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人工种植而言,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机械化生产可大量降低工作负担,节省能源消耗,提高大棚蔬菜生产经济效益。可通过人力资源节省、经济效益提升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根据某30公顷区域机械化生产与人工生产效益对比可知,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机械化种植可节省人力资源损耗14100元,结合当地蔬菜生产情况,每年蔬菜种植为两茬,一年可降低资金消耗28200元,也就是说,通过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工序机械化种植每年每公顷可降低资金消耗940元。另一方面利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可保证蔬菜主要工序生产模式的统一性,从而提高整体蔬菜生产效益及质量,促使蔬菜生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通过对某区域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机械化生产与人工生产效益的对比分析,可发现30公顷土地蔬菜经济效益提升600000元,则每公顷土地蔬菜经济效益提升数值约为20000元,综合考虑人力资源节省及经济效益提升两个方面因素,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机械化种植模式每年每公顷可增加经济效益21900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机械化种植可有效提高蔬菜种植经济效益,因此为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关注,根据实际需求引入更加先进的蔬菜生产机械设备,加快先进蔬菜种植设备的推广、应用,同时为了保证先进机械设备的有效应用,当地农业部门应制定高性能农业设备应用优惠政策,避免购置成本对高性能农业设备推广应用的不利影响,激发蔬菜种植人员的购置热情,为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关键工序生产模式的有效应用提供全方位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中, 陈新环, 张红,等. 设施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实践[J]. 江苏农机化, 2013(4):26-27.
[2]刘晓明. 大棚蔬菜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可行性[J]. 农机科技推广, 2014(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