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面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18-04-16王磊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

王磊

摘 要:在公路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今天,交通量日益增多,且伴随着大量超载超限问题,严重影响了路面质量,为提高路面质量,必须做好设计工作,因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陡坡路段车辙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以某公路新建沥青路面为依托,从陡坡路段对路面设计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设计;陡坡路段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5-0117-02

作为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目前国内针对陡坡路段的界定标准还不统一。针对陡坡路段,曹阳等人通过ANSYS有限元法由力学角度出发,对其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随着坡度的增加陡坡路段的路表弯沉值也会随之增加,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同样也会增加。而在陡坡路段应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中,陈哲、朱士东、张家峰等人发现可显著改善其应力应变。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高模量沥青路面的压应变、剪应变可有效降低,比例为30%左右,进而能够达到陡坡路段路面抗车辙能力提升的目的,同时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能够为重载、超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1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

车辙是陡坡路段最常见的病害形式,其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陡坡上行过程中相比普通路段,车辆速度较小,通常情况下重载车辆每小时为20km,速度存有差异,对路面而言,车辆的作用时间也存有差距。建设车辆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00km时,则其有0.02s的路面作用时间,如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0km时,则其作用时间将大大增加,可增加5倍左右,变为0.1s。第二,陡坡路段,荷载于路面的作用力也不尽相同,坡度增加,应力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车辙极易产生于陡坡路段。同时作为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形式之一,车辙通常出现在实行渠化交通的高等级公路上。在车轮荷载的长期影响下,路面各个结构层将被再次压实、沉降,尤其是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沥青面层压密及侧向流动隆起,导致顺着行车轮迹路面将逐步出现纵向带状凹槽变形问题,一般以W型呈现在车道横断面方向。如车辙深度满足一定值后,车辙槽内将会出现积水现象,进而对车速、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造成严重危害。而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坡度是陡坡路段必备条件,因坡度将产生一个沿坡面方向的分解力,该分解来源于竖向力,在平坡上,该力作用更大,可严重破坏路面。(2)行车速度。上坡时,相比平路段,汽车速度明显降低,特別是重载超载汽车速度更低,这种情况下,将大大延长路面作用时间,大量增加弯沉值,导致路面更早步入疲劳期。(3)受力频率。因坡度问题,车辆下坡过程中将增加踩刹车的频率,进而加大路面摩擦力,反复作用下,将导致裂缝、推移现象频发。(4)外部环境影响。于沥青混合料而言,温度具有较大影响。如温度过低,极易出现脆性缩裂,进而加快路面损坏速度;如温度过高,则极易出现拥抱、推移问题。

2 普通沥青路面力学响应模型分析

2.1 结构层组合及材料参数

以典型路面结构形式为例,其路面结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2.2 坡度、荷载及轮迹面积确定

为保证计算简便,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选取233x173mm为作用面积。100KN为标准轴载,选取0、1、3、7%为陡坡坡度。

2.3 建立模型

(1)基本假设。沥青路面线弹性材料以面层、基层及填层材料为准,应按照广义胡克定律确定应力应变关系。弹塑性体则为路基土,按照Drucker-Prager屈服原理,以相关联流动法则为准则。假设所有结构层厚度一定,但水平方向不限定。假设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于路面上层表面,在无限远位置、无限深位置应力与位移都不存在,为“0”。各层间接触面为层间完全连续,其上位移完全连续。按照上述假设进行有限元模型的确立。(2)建立模型。建模时应以ANSYS有限元计算程序为依据,并做好计算。合理确定模型尺寸,路面横向、深度及行车方向分别为x轴、y轴及z轴,都以6m为准。

2.4 模型计算及分析

按照我国新建公路沥青路面相关规定,将设计指标定为弯沉、弯拉应力对其进行分析。

(1)路表弯沉。不断增加坡度的情况下,其路表弯沉值也会随之增大,表现为线形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因坡度问题,顺着坡面将有一个竖向分力产生,同时还有一个与坡面垂直的分力产生。除此之外,坡度增加,与坡面平行的分力也会增加,进而出现剪应力增大现象。但弯沉增加却并不显著,纵坡增加1%左右,而弯沉值增加量在在1%以内。(2)剪应力。不断增加坡度的情况下,其剪应力也会随之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纵坡增加,将进一步加大路面承受的水平力,同样两者表现为线形变化。每增大纵坡1%,则剪应力增加幅度较大,增加30%以上。(3)正应力。不断增加坡度的情况下,其层底拉应力也会随之增加,每增加纵坡1%,将增加2%的拉应力。由此可见,在竖向力、水平力相互影响下,可增加垂直与路面的力,两者之间表现为线形变化。

2.5 力学响应特点

第一,于沥青路面位移、结构应力而言,纵坡影响较大。而面层剪应力对弯沉、层底拉应力影响更甚。

第二,陡坡路段沥青路面弯沉响应具有相似性,不断增加纵坡,弯沉也将逐步增加,每增加1%坡度,弯沉增加幅度也基本为1%,甚至更小。

第三,陡坡路段沥青路面剪应力响应差异较为显著,纵坡较大,剪应力将逐步增加,每增加1%坡度,剪应力增加幅度较大,增加比例超过30%。

第四,陡坡路段沥青路面层底拉应力响应差异不大,不断增加坡度,层底拉力也会所有增加,但每增加1%坡度,其增加比例仅为2%。

3 沥青路面设计关键点

按照力学模型可见,相比平坡段,陡坡段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层剪力作用。当增加1%坡度时,剪应力增加幅度较大,增加比例可达到30%左右。因此必须高要求路面面层抗剪强度。除此之外,与平坡段相比,车辙量也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上坡速度与作用时间的关系。为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上问题。针对陡坡段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方面大量专家学者做出了积极地研究,特别是在面层材料方面提出了多方意见,本文以表2作为沥青路面结构层进行设计研究。

基于力学角度,将高应力区设定为沥青上、中面层,可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压应力、剪应力。该面层可选取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而达到面层剪应力、压应变减小的作用,且能够增强抗车辙能力,满足路面路用性能改善的目的。通过对比高模量改性沥青、普通沥青材料的性能可见,相比普通沥青材料,高模量沥青段车辙槽深较低,具有良好抗车辙性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路面病害问题愈加严重,尤其是沥青路面裂缝、车辙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有效提升路面质量。为达到陡坡路段路面抗车辙能力提升的目的,可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以此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政,黄小鹏,李明亮,彩雷洲,曹东伟,杨尔军.排水沥青路面在浙江省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工程适应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09).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公路工程中的水泥比对试验
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分析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合理低价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保险投保策略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