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大型金属零件“随心所欲“长出来

2018-04-16王华明

航空知识 2018年1期
关键词:钛合金表面性能

受访者:王华明院士 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采访者:王洁

在北航旧体育馆附近,有一个外观简陋的小院,院子虽小,但外院墙上赫然而立的四块铭牌常常引人驻足观赏。这里没有锻造和精密机械加工设备,却曾在短短55天的时间里诞生了C919客机机头的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它们就是在光与热的交融中一分一毫地按照设计者的意愿“生长”出来的,这项技术,行业人称作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通俗些说就叫3D打印。这座实验室的掌门人,就是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华明院士。

记:据说3D打印能让一个零件从无到有“长出来”,这项技术在您看来与传统制造技术有什么区别呢?

王:传统的制造技术主要有铸造、锻造、焊接和切削加工等,有些零件结构复杂,传统制造技术就无法实现。但3D打印理论上不受任何形状的制约,不管内部结构多复杂,都可以打印成形。3D打印是通过切片,把无穷多的二维零件一层层叠加起来,可以说这是对制造技術的颠覆,只要想的到,都可以打印出来,并且带来很明显的性能提升效果,这是3D打印的第一个特点。举个简单的例子,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大多采用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加工而成。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真正耐温不到1 200℃,现在要在1 700℃使用,这个差距就靠叶片冷却通道里面的空气降温实现,可以提升四五百度,那么耐温1 200℃的材料就可以在1 700℃使用。同时,3D打印可以把冷却通道做的非常高效,假如说冷却能力为1 000℃,那就意味着耐温700℃的材料可以在1 700℃使用,这是传统方法做不到的。第二点,3D打印不仅仅是对材料的堆积,在逐层添加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完成一些特殊材料的合成和制备。例如说,熔点特别高的材料,无法用传统方法制备,但在3D打印过程中利用激光或者电子束,就可以冶金出这样的材料,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一些熔点特别高的化合物,最终打印出的零件性能会比传统工艺制备出的零件性能好很多。同时,根据工作环境,不同的零件部位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造,需要耐高温的地方用耐高温材料,需要耐氧化的地方用抗氧化的材料,制造过程可以很方便实现。第三点,3D打印的生产周期、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效率比传统方法要快的多。只需要一台普通的3D打印机,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甚至是远程控制或者网络控制就可以实现3D打印,不需要模具及工装,也不需要提前准备坯料。只要设计出来,马上就可以开始打印,有的两小时,有的五小时,就能打印完成。

记:像传统金属材料,比如钢、钛、铝、高温合金,都能用3D打印进行加工制造吗?或者说,哪些材料更适合应用于3D打印技术?

王:理论上说,只要是金属材料,都可以打印,3D打印对材料本质上没有选择性。当然,从经济上说,材料越贵,性能要求越高,零件越大、越复杂,3D打印的优势越明显。像钛合金,超高强度钢,镍基高温合金,都比较贵,传统工艺会浪费很多材料,而3D打印几乎没有浪费。但是塑性比较差的材料,就不适合3D打印,或者说难度很大,因为在打印过程中,使用激光或电子束加热,温度会变化的非常剧烈。由于温度的剧烈变化,材料内部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塑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或破坏)的材料在热应力作用下就会容易产生开裂,所以说3D打印对材料还是有许多局限性的。

某型机机身钛合金加强框,最大投影面积5.02平方米

记: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3D打印出的零件能直接应用在飞机上吗?

王:大多数飞机、航空发动机、卫星或者运载火箭这些重大装备的关键构件,对性能要求都比较高。所以说打印完成之后,首先要进行去应力退火,把零件再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将内应力彻底消除,这是必须的。另外对性能要求很高的构件,还要通过热处理进一步去改变它的组织结构,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例如航空航天用的钛合金,飞机起落架用的超高强度钢,还有航空发动机用的镍基高温合金等,后续都必须要经过热处理。另外,对于装配部位,还需要进行少量的切削加工,才能达到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当然现在很多宣传说,3D打印出来的零件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实际上像轴承、轴这样有相对运动或者表面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在我看来3D打印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简单来说,3D打印完成以后,首先要进行去应力热处理以及调控内部微观组织结构的性能热处理,还要做后续的加工、装配、检测等等,跟传统的工艺是一样的。

记:据我了解,您和您的团队已经建立了配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并把它作为四大关键技术之一。您认为这个标准体系对于3D打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着怎样的作用?

王:任何技术要应用到装备上,都需要一套保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规范,不能说做出来的每个零件性能参差不齐。规范标准就是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流程,严格的操作要求,所有的参数、状态、设备、人员的要求,这样保证只要照着这个标准去做,做出的每个零件都一样。任何一个规范都要经过大量的研究总结、大量的实验,最后才能制定下来。我们大概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05年制定出一个标准体系,当然这个标准也是相对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标准也会不断的升级。这个标准体系简单的说是和工程化相关的,就是走向工程应用,它能够保证做出来的产品是稳定的、可靠的、用户是放心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质量管理体系里面的内容。

3D打印成形过程

记:您在2012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到现在5年的时间过去了,您和您的团队又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果呢?

王:3D打印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在我看来甚至是永无止境的。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打印的金属种类在不断扩展,能够打印更多类型的钛合金以及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的超高强度钢。同时,我们在往能打印出更大,更复杂的零件方向努力,解决3D打印的工艺问题和质量问题,从原来打印投影面积5个平方米的钛合金零件到现在能打印出超过16个平方米的零件,效率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另外,3D打印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原来航空发动机零件做的少,现在航空发动机(包括燃气轮机)的大型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不仅仅应用在飞机上,还包括卫星,运载火箭等。

汽輪机叶片结构复杂,叶形为空间复杂异形曲面,传统方法制造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造成尺寸偏差;不同部位服役情况不同,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不同。3D打印可以按照需求定制化选用多种材料进行一体化打印成形,极大提升了叶片的成品率和使用寿命。王华明院士团队打印制备的汽轮机钛合金叶片高达1.6米,在国内也是首例。

记:现在除了您的团队,也有不少团队在开展3D打印技术研究,但真正成功应用的案例比较少,您认为制约这项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是什么?

王:3D打印独特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很诱人的。大家都觉得这是个金山,但是想要把它挖掘出来必须要解决很多困难,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控制热应力使打印出的零件形状、尺寸是稳定的,就是解决变形问题,我觉得这是3D打印过程当中最难的问题,也是现阶段用这种原理打印金属零件的一个永恒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打印过程当中,如何控制零件内部缺陷、晶粒大小及形态,这决定了打印出来的零件品质或者性能,在我看来也是材料科学的最前沿技术。因为它是在极端条件下,发生的材料熔化、凝固和固态相变(一种组织在温度或压力变化时,转变为另一种或多种组织的过程),这与传统工艺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些可能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难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假如找到一些方法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但后来新的材料研发出来(比如塑性很差的材料),如何通过工艺和设备把新材料打印出尺寸更大,同时内部组织结构又好的零件将会成为新的难题。可能技术就是这样,是永无止境的。

记:大家熟知的是您在3D打印领域的成就,据我了解,您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成果,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王:我是92年来的北航,在北航工作了25年,除了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我们还有一个研究方向是激光表面改性,或者说是激光表面工程。很多金属零件是有摩擦磨损的,比如说齿轮与轴,或者火车的轮子与铁轨,有接触和相对运动就会带来磨损。另外,零件与腐蚀介质接触,会产生腐蚀,这些都会导致零件的失效。如果能够让金属零件表面变的耐磨、耐腐蚀,内部用普通的材料也就足够了。所以我们大概就做这样一个事情,仅仅用激光对表面进行处理,但这个零件的本体材料是普通的、便宜的、性能是好的。例如,在铝合金的表面上加一定量的钛,钛和铝反应形成钛铝,表面的硬度会提高,就变的耐磨了。或者像航天发动机叶片在高速旋转的时候,跟金属磨擦就要产生磨损,另外磨擦还会产生化学反应,这时候钛合金可能就燃烧起来,发动机就烧了,像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在钛合金的表面打印一层熔点不超过2 500℃的硅化物,它的耐磨性可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高。这是我们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本质上可以理解成3D打印,打印薄薄的一层,解决的是零件表面的性能,能大大的提高零件寿命。

    王华明院士团队打印制备的燃气轮机耐热钢机匣(上:机械加工前;下:机械加工后)直径超过1米,机械加工余量少,称得上是“近净成形”。但是为了满足精度、表面光洁度以及装配要求,3D打印成形的毛坯件还需要经过后期加工才能真正应用到装备上。与传统锻造成形相比,3D打印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大大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构件成本。

记:您认为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型制造技术与航空,或者我们的生活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王:对航空而言,3D打印首先可以改变零件的结构,内部可以像咱们人的骨头一样,有的地方做成空心的,有的地方做成实心的,这样零件重量会减轻,刚度也会提高。假设内部是非常复杂的空心网格结构,一个网格的破坏,并不带来整个零件的失效。我觉得它带来的变革是对装备性能的提升,甚至说是一场革命。另外,飞机零件数量可能也会越来越少,原来需要多个零件连接起来,现在可能直接打印出整个结构,零件数量少了,结合部位相应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降低。相对生活来说,如果能找到一种材料在打印过程中不产生气味,打印出来的材料也很环保,到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在家里打印家具、玩具、生活用品等,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也会发生改变,我想这个时代不会太遥远。

责任编辑:王洁

猜你喜欢

钛合金表面性能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神的金属”钛合金SHINE YOUR LIFE
钛合金板锻造的工艺实践
医用钛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RDX/POLY(BAMO-AMMO)基发射药的热分解与燃烧性能
TC17钛合金超大规格棒材的制备
铝合金表面氧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