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16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王光耀李玉虎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钱 文 王光耀 李玉虎
引言:现阶段,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抄表效率和电力设备故障的维修两个方面,因此推动计量体系智能化、科学化、先进化发展是供电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实现全面普及,这也是企业运营中需要考虑的一大难题。
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领域,自动计量系统系统的普及使用为营销工作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能计量系统的主要分为主站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系统和自动化计量系统,其中主站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体系中负责数据收集和处理部分,媒介为信道,可以和各种计量终端连接使用;通信传输系统即是传输的媒介,可以连接主站和计量终端,具有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比如GPRS、CDMA、PSTN等都属于信道的范畴;而自动化计量系统可以执行核心控制单元下达的命令,对检测对象的电能信息进行获取传送,以达到计量检测的目的。
二、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种类
自动化系统又可分为抄表系统、远程监测系统、变压器管理系统和负荷分析系统。一般抄表系统安装在用户的家中,远程监测功能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控,而变压器管理可以掌握变压器台区的数据信息,负荷分析系统是当出现超负荷情况时,工作人员可利用系统远程操控电闸,将用电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些系统的合力使用形成了目前的电能自动化计量体系。
(一)远程抄表系统
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变压器和网络技术来完成远距离抄表工作。抄表系统又分为电源、中央控制系统、电力计量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和信息输送媒介,既能对发现线损和超负荷情况,用能通过RS485或扩频载波推断出台区的线损现象,一般来讲一天采集一次数据信息,若有需要重点检查的客户也可以适当增加抄表频率,达到防窃电的目的。
(二)实时监测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的工作目的是连接待测终端和主站控制系统,形成一体化的通讯体系。可以将监测对象的运行情况和负荷情况及时传递到主系统中,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采取应对措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获取的主要信息为标码和瞬时量等,时间控制在大约半小时一次。
(三)变压器管理系统
变压器配电管理设备中,除了主站控制系统,其他设备均安装在使用者方,其主要的作用为对变压器配电网的检测,还能及时发现线路损坏情况,这种系统可以检测一个或多个设备,若出现异常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信息并处理传递至主站。
(四)负荷分析系统
负荷分析系统能在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及时发现线路中的超负荷情况,和其他系统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用户端检测到异常情况再利用传输媒介把信息传递至主站系统,使线路中的负荷问题、异常情况和交流采样现状能够得到高效率解决,通常检测时间为15分钟一次。
三、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远程自动抄表
远程抄表是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功能之一,传统的抄表由人力来完成,工作人员要挨家挨户的做好用电使用记录,以月为单位,要将示数录入抄表机再导入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量也在持续增加,人工抄表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漏抄、错抄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电力部门经济效益的提升,给用户也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抄表效率低下也加大了电力营销工作的难度。主要表现为:
第一,人力消耗大。虽然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抄表区域,减少了路程中耗费的时间,但是在抄取山顶通信基站和发射塔这些设施的用电时要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抄表工作的进行。
第二,入户抄表难。部分企业监管严格,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尤其是外资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沟通登记才能抄取厂房用电,致使抄表工作的执行困难。
第三,处于被动状态。人工抄表工作过于被动地位也是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有时候工作人员要等待用户有空闲时间方可抄表,还有的要往返数次才能读取用电示数。
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大了抄表人员的工作压力,想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就要加大工作强度,繁琐的任务很容易出现失误。另外,在交通上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损失。电能计量系统的应用成功解决了手动抄表的难题,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传输效率高等特点,极大的便利了电力核算工作,既减少了抄表成本,又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
(二)在线监督检测
计量设备是实现电能检测的主体,也就是说想要有效获取计量示数就要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计量设备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等情况,一旦出现设备故障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还会给供电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想要确保电力实时检测工作的有效展开就要通过现代化手段,确保在线监督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传统模式只有通过用电量数据比对才能得知故障情况,但是用户数据多、规模大,排查进度缓慢,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用电需求。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让在线监督成为了可能,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反馈的数据信息利用系统的强大处理功能和报警系统实时监督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比如电能检测仪表、二次回路等等。这种监测方法为故障诊断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是全方位多角度监控分析装置异常情况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系统可以将故障按性质划分并传达到维修部门,维修人员可以按照故障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再反馈到系统当中,使故障发现、分析和解决形成一体化流程,确保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
(三)防窃电技术
反窃电技术即是针对当前不法分子窃取电能手段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窃电者也引进了先进化智能技术,致使反窃电技术相对落后,难以达到防止窃电的目的。以往的防窃电主要通过用电检查来落实,但是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用电检查工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计划实施,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若用户在非检查时间窃电则很难发现并制止,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其次,用电检查具有时间上的局限性,只能掌握检查时的异常情况,若用户平时存在窃电情况,但在检查时示数是无误的,那就导致反窃电技术不能有效落实,趋于形式化。
自动化计量设备的应用可以全方位的检测用电异常情况:第一,实时报警。系统的报警功能除了能将设备的故障情况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还能及时掌握窃电信息,帮助检查人员做好用电管理;第二,异常情况分析。系统可以针对故障情况、类型、位置、性质等做好划分,为用电检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第三,失压检测。计量设备可以获取负荷信息,对于长时间电量示数不变化的客户检测出来,调取其相关用电信息来推断其用电状态是否异常,促进了反窃电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重视低压用户。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重视低压客户的排查,比如大型厂房用电量很大,若与实际不符就应该作为检查的重点,利用系统实时检测其用电数据,使反窃电工作更为科学、合理。
通过自动化系统完善反窃电工作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准确定位客户信息,使用电检查工作有的放矢,减少了大量的排查时间,还使反窃电有理有据,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供电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系统的实时功能可以24小时完善监督工作,避免了工作时间的局限,起到了有效打击恶劣窃电行为的目的。
(四)强化业务能力
自动化计量设备并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多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使用,共同推动电力营销工作的展开,因此在服务上具有便捷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能够减少以往计算环节的繁复性,及时掌握到所有用户的信息,对于提高电力营销工作效率具有实际意义。此外,自动化系统要求操作人员具备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供电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强化业务水平的一种体现。
四、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案例
某电网公司用户数量庞大,营销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难度,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司开始重视自动化体系的建设,从发电到供电再到售电各个方面落实了智能化技术,有效提高了电力营销的工作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自动抄表。该供电企业目前的自动化供电范围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变电站和变压器,用户终端可以把数据传至自动化系统,再由主站将用电量传入营销体系,用于电费的核算统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公司自动抄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百分之92以上,售电量高达百分之八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抄表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第二,在线检测技术。该供电公司的检测系统出现了报警现象,经检查发现某一用户的电能表出现了断相,通过对故障时间的检查发现在同日的9点15分此相电压开始降低,导致了计量异常,基于此,工作人员制定了故障解决方案,及时修复了用户的电力设备,并且根据其电量损失情况进行追补,为客户营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计量系统在检测领域的具体应用流程为通过排查缩小故障范围,再做到精准定位;检测方法为信息数据从用户端传递到控制端;检测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时间从不可控转变为可控。自动化检测系统为供电企业计量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三,防窃电。该公司发现某用户的终端出现了电流异常现象,但是短暂时间又转变为正常,通过检测信息的核对发现其U相电流数据出现了问题,经过现场检查发现其接线盒上安装了窃电装置。
五、结论
总而言之,电能的自动化计量技术从各个环节完善了电力营销工作,推动了供电企业的智能化发展,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确保计量系统的有效应用,完善电力营销体系,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