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04-16张亚培
文/张亚培
“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问题的回应,令人欢欣鼓舞。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如何更好地推动我省教育全面发展,参加全国两会住冀全国政协委员展开了热议。
做强高等教育向一流大学迈进
“河北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见面,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大学校长康乐就高兴地对记者说。他说这句话的原由来自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决定以“部省合建”方式支持河北大学等中西部14所高校发展。
长期以来,河北境内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没有“985”“211”和国家一流建设学科高校,是河北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河北高等教育痛中之痛。
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康乐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有针对性的建议,推动河北高等教育发展。作为我省首位院士校长,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康乐委员在对学校进行全面调研后向校党委建议,研究制订了创新型大学转型的战略规划《河北大学2035》。按照规划,学校将利用3年时间深入激发创新活力,培养个体的科研兴趣和学术荣誉;再利用5年时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团队创新发展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基本建成创新型大学;再利用10年时间,全面营造创新文化,建成持续激励创新的环境,到2035年进入全国一流大学行列。
康乐委员认为,河北大学入选“部省合建”高校,对补齐河北高等教育发展短板,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变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平衡、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但河北高校优秀人才结构性短缺和人才流失的现状,让康乐委员十分担忧。目前,全省院士只有个位数,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基金获得者等都在十位数。同时人才资源还在全面流失。以河北大学为例,2017年全校考取研究生1600人,其中考取北京、天津的占一半,毕业生选择到北京、天津就业的达到四分之一。
“北京、天津与河北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不平衡的问题亟待解决。”康乐委员呼吁,一方面河北要对人才在政治上重视、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打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人才共享和联动机制,打破属地思想和地域界限,鼓励推动京津冀区域高端人才资源合理有序良性流动,在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产业城市人才融合的示范区。
年初,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A-,学科排名进入前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前20%,成绩骄人。
在办学的过程中,每一所大学往往都会形成数量有限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形成常常来源于优势学科的凝练与升华。强化特色与个性,也成为我省部分高校办学方向。“只要地方高校找准特色和优势,也可以做成世界水平、国家一流。”全国政协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张福成底气十足。
“这背后是我们明确的发展定位,以服务国家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把学校建设成为拥有机械、材料等世界一流学科,具有学研产协同和军民融合发展办学特色的中国一流大学。”张福成委员介绍。
应对老龄化提速建设老年大学
今年全国两会上,“老龄化”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除了关注“老龄化”衍生出的养老、养老金储备等热点,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北省委会副主委、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殷福星还将视角放在了老年大学建设方面。
现实中,供老年人学习、社交的老年大学在河北呈现很大的供需矛盾。经他调研,2009年河北老年大学报名人数为1000~2000 人,2015 年达到 4000~5000人,2017年河北老年大学春季招生,报名人数达到20,000多人,但计划只招收3000多人,最终只得采取摇号报名的方式。
“随着社会进步,老年人也有更高层次的文化娱乐需求,也有不断学习、参与社会服务的愿望。”殷福星委员说,同样是老龄化社会,一些国家出租车、高速收费站等社会服务类工作中,随处可见老年人身影,在职业介绍所甚至开有老年人专区。为应对老龄化,河北的老年大学建设需提速,应按照区域内老年人口基数,合理配备老年大学资源。各区域在老年大学建设中,如果场地、管理、专业等方面受到局限,可以充分整合已有的比较成熟的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立老年大学分校,在基础设施配备及师资力量方面统筹建设、管理,缩小层级差距,让更多的老年人能更方便地学到想要掌握的技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他认为可通过“政府+社会”的多元投资格局发展老年大学。一方面,政府可按照一定配额,将成人教育经费拨付用于老年教育;另一方面,政府可借助市场力量,调动社会、个人兴办老年大学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老年大学及老年教育资金。此外,可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络,有效解决基层老年大学高层次师资匮乏、专业教学水平难以提升等问题。
加大现代职业教育投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全国政协委员,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贾玉英说,学前教育的对象是正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婴幼儿,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当前,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资源的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送孩子就近上‘好幼儿园’的需要。”贾玉英委员说,目前,幼儿教师的需求空间很大,2017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的毕业生有754人,而来学校招聘学前教育教师的岗位有3000多个。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入职门槛低、待遇偏低的现状,造成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贾玉英委员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增强幼教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能够让更多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投身幼教事业,让幼儿园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开设“四点半”课堂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宋华英说,一个孩子往往牵扯着五六个大人的心,特别是学生放学后的教育和管理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神经。
宋华英委员介绍,近年来,共青团一直在倡导各级团组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大力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石家庄团市委在2016年就联合有关机构,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学生免费托管的志愿服务,他们组织石家庄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到固定场所,与放学后的学生一起完成家庭作业、一起做游戏,既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又增强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作为百姓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仅有志愿服务是不够的。宋华英委员建议,政府可以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角度适当增加一些经费投入,或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执行,或购买一些社会服务,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建议家长也要承担一些必要的监护支出费用,社会组织再提供一些志愿服务,多维度地构建起少年儿童课后的监护框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事先明确各方的监护法律责任。总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理性平和科学地参与,共同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让少年儿童在全社会的关爱中幸福快乐地茁壮成长。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期待在教育公平上更进一步,给贫困孩子更多机会。”全国政协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国计。”韩爱丽委员说,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尤为重要。让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都有路可走,让他们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自己的梦想。因此,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最好体现。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回应了人们对美好教育的期待。
韩爱丽委员认为,教育公平首先是教育机会的公平,这几年国家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小学初中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享受同样待遇;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费全免;高等教育招生向贫困薄弱地区倾斜;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由1万人增加到10万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600多万农村学生。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除了免去他们的学费住宿费书费外,还给一定的生活补助,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
驻地为委员们准备了报刊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