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划及空间优势分析*
2018-04-16蔡瑞
蔡 瑞
(海口经济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0 引言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发展形式,是利用独特的农业景观和广阔的农村空间为支撑吸引游客来此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以农业资源为主,还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可以称之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农业资源是农业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开发和规划农业资源是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最初主要以“观光旅游”和“周末休闲”的形式出现,一般在大城市、中等城市近郊,这些旅游地带有明显的都市农业旅游或农家乐的特点[1]。海南省凭借独特的热带海岛地理位置优势,热带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良好,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立体交通四通八达,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全省范围内农业旅游发展迅猛,很多学者也就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郭凯峰[2]指出海南省众多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是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发展和推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保障。曾峰[3]指出海南农垦土地所具有的农业资源对建设国际旅游岛也具有重要意义。赵明苑[4]认为海南省综合性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挖掘应用当地的休闲农业资源才能更好地配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从而使海南省的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刘荆洪[5]认为丰富海南旅游资源和进一步改善旅游结构的重要一环就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张建萍[6]认为在海南发展热带海岛观光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优化资源优势,培育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颜文华[7]认为海南省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单一,主要以小规模经营模式为主,缺少整体核心竞争优势; 旅游产品单一,存在低层次重复开发的情况; 旅游活动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和趣味性。丁幸苛[8]指出2010年以来,海南省为加快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吴晓亮[9]认为基于海南省的基本生态情况,应采用合理的开发模式,高度利用生态资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孔凡斌[10]指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目前的研究中,针对海南省农业旅游的区划分析和各区域发展优势的分析还鲜有涉及,但这对于了解海南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和制定农业旅游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文章针对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划及空间发展优势展开研究,以期为弥补海南省农业旅游研究缺陷和政府制定区域农业旅游发展方向提供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介于北纬3°30′~20°07′,东经108°15′~120°05′之间,北与广东省隔琼州海峡相望,西与越南相对,东与台湾省隔南海相望,东南和南边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在南海中相邻。海南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km2,海域面积约200万km2。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含海域)第一大省。全省下辖4个地级市、 5个县级市、 4个县、 6个自治县; 2016年末常住人口917.13万人。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海南作为我国唯一处在热带的海岛省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热带农作物。据统计,海南省森林覆盖率为51.5%,具有维管束植物4 680 多种,其中, 600多种是海南特有的种类,陆栖脊椎动物达到561 种,约占我国动物总数的26.8%。
近些年,海南地区的旅游产品已从最初的滨海观光向其他资源旅游发展,其中,有以农林资源为主的森林探险、乡村生态旅游等产品。2012年三亚南天生态大观园、三亚兰花世界、保亭呀诺达等3家企业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至2012年末,全省共创建成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至2013年末,全省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75家,其中农家乐46家、休闲农庄48家、休闲农业园区61家、民俗村2家、其他18家; 资产总额41.80亿元; 从业人数1.32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3万人; 带动农户2.58万户,同比增长1.9%; 累计接待人次500万人次,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2.8%。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研究中所使用的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年接待游客数量、年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等相关数据以《海南省统计年鉴》和《海南省旅游统计年鉴》以及海南省旅游局和农业厅官方数据为主要基础数据来源,选取并整理2012~2016年相关旅游数据,最终形成用于后续分析的系统数据。
2.2 研究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2012~2016年海南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年接待游客数量、年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历年变化情况,并计算5年间的增长率,分析其农业旅游发展趋势及对当地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采用资料分析法整理海南省的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分析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划及主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状况,明确各区域发展的空间优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旅游发展迅猛
2012~2016年海南省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年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连年递增,年接待游客数量年际间略有波动,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 5年间,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增长83.09%,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48.15%,年营业收入增长103.4%,从业人数增长率达到579.31%。随着海南省政府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借助于沿海观光度假旅游业的优势,全省在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全力打造休闲农业园区,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吸引旅客在结束海边度假后转入休闲农业游,形成一体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旅游模式,推进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健康发展。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引起全省休闲农业企业数量的增加,由于连锁反应,旅游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加,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休闲农业发展起到正反馈作用。
表1 2012~2016年海南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统计
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5年增长率(%)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家)1361752002262498309年接待游客数量(万人)7250350026100560920301074124815年营业收入(亿元)47041089271695610340从业人数(万人)14513217281398557931
3.2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首先,海南热带特色农业景观独特,资源丰富,特有的椰树景观,奇异的花草树木,侨乡文化,黎苗少数民族村落风情,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大面积的设施农业,是海南发展热带休闲农业的重要保障。海南农业产业体系涵盖范围较广,呈现出的亮点较多。例如,屯昌县内有大面积的橡胶园和槟榔园,还有远近闻名的南药生产基地; 文昌市作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市之一,其椰子产量居海南之首,水产业也十分发达; 澄迈县是海南粮食、糖、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之一,又是全国科技兴农示范县和“两高一优”农业推广示范区,还是全国主要的咖啡生产基地; 儋州市所辖的北部湾渔场和乐东县的莺歌晒盐场都具有浓郁的热带农业特色。
其次,海南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也独具特色,都可以为发展农业旅游提供强大助力。例如,儋州闻名遐迩的民间中秋歌节、山歌调声等民俗文化项目; 海南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黎苗传统文化内容资源,具有较强的原生性; “黎锦”与“岛服”独具少数民族特色,椰子工艺和贝壳工艺业较发达。
再次,屯垦戎边的军旅文化是海南农垦独一无二的文化。垦区具有成片无纠纷的国有土地,非常适合建设休闲农场,也是发展规模化优势产业与规模型“休闲农场”的重要基础。此外,垦区内长期保留和传承下来的民俗资源,为开发当地军垦轶事、知青情结、黎村风俗、苗族风情、华侨生活等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
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这些农业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形成地方特色,据旅游局调查,地方农业资源投入旅游的比例达到80%以上,在当地建成很多休闲农业园和热带植物观光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度假。这些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可以为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有力支撑和长远保障,是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基础。
3.3 农业旅游区划及发展优势
表2 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划
分区范围主要休闲农业资源北部都市休闲农业与近郊乡村旅游区海口市、文昌市、定安县、澄迈县海口市以南海大道西沿线、南渡江沿岸为主的休闲农庄与园区集群和火山岩休闲农业园区;澄迈县多个乡村旅游与农家乐项目,咖啡文化系列休闲农业点;安定县原生态乡村休闲基地、“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文昌县以椰子大观园、东郊椰林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圈南部名胜景区带动型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区三亚市、陵水县、保亭县、乐东县三亚有近10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保亭农家乐(农乐乐)、“呀诺达”热带雨林旅游区;陵水县河流及珍稀树种众多;乐东县盛产热带水果中部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原生态乡村旅游区五指山市、琼中县、屯昌县、白沙县五指山市分布有海南岛最典型、最齐全的热带山地森林;琼中县林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167%,居全省之冠;屯昌县土地广阔、动物及植物资源丰富;白沙县河流众多、热带森林资源丰富、珍稀动物种类繁多东部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区琼海市、万宁市琼海拥有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以万泉河为灵魂的文化品牌、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品牌,以农家乐、文明生态村、特色山庄、旅游休闲、热带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综合项目;万宁市拥有石梅湾、东山岭、兴隆温泉度假区等休闲农业点、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西部山海湖库休闲农业区临高县、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市区内分布有石花溶洞、云月湖、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历史遗迹和亲水资源丰富
海南省按照农旅结合、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发展特色和农业资源优势将全省的农业旅游划分为5个区域(表2),各区域具有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和空间发展优势。北部都市休闲农业与近郊乡村旅游区,包括海口市、文昌市、定安县、澄迈县4市县,依托省会海口市,全区处于海口市1小时经济圈内,交通非常便利,整个区域贯穿着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经济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南部名胜景区带动型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区,包括三亚市、陵水县、保亭县、乐东县4市县,该区域属于三亚旅游经济圈,景点众多,经济发达,游客资源丰富,对周边带动效应明显。中部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原生态乡村旅游区,包括五指山市、琼中县、屯昌县、白沙县4市县,该地区有丰富的森林和山地资源,是海南岛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地,也是黎族和苗族的重要聚集地,并且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但目前此地的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极具开发潜力。东部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区,包括琼海和万宁两市,该地区位于海南东部沿海,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海滨资源,是海南红色文化集中地。西部山海湖库休闲农业区,包括临高县、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市4市县,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落后,具有相对较少的休闲农业企业,但本区域内分布的自然资源丰富,石花溶洞、云月湖、松涛水库和大广坝水库等在全省范围内非常有名,而且历史遗迹和亲水资源也很丰富,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海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迅猛,发展势头良好,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年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连年递增;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色农业、特色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为农业旅游提供强大资源库,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农业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 全省农业旅游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区划,能够有效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
4.2 促进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域发展的建议
(1)北部旅游区借助区位优势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北部农业旅游区的发展应该充分借助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客源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定位于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满足省会及周边城市居民的周末休闲度假需求,创新性地建设体验型和租赁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在休闲农业园区内打造种植体验区和市民租种区,这样既可以达到休闲的目的,还可以吃到自己种植的蔬菜和粮食,是一种新型的参与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南部旅游区依托景区优势打造特色农家乐。南部农业旅游区的发展应该借助三亚旅游胜地的景区资源优势和当地文化特色建设滨海农家乐,白天组织游客野炊、欣赏竹林风情,晚上组织游客参加篝火晚会、体验特色海滨渔盐文化,参与体验当地特色节庆日活动。还可以建设热带特色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让游客充分了解热带农业特色和作物生长习性,尽情品尝热带水果,体验采摘乐趣。
(3)中部旅游区以民族生态游为主题建设休闲度假村。中部农业旅游区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和原生态森林优势。一方面该区域集中分布着黎族和苗族两大少数民族,可以借助两者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发展民俗风情文化体验游和民风体验项目,还可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和度假村。另一方面该区域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极高,空气氧含量很高,是现代都市人民向往的天然氧吧,可以借助这种优势在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靠近林区的地方建设休闲度假村,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养生,体验“森林浴”。当然,还可以借助原始森林发展以雨林穿越和丛林漫步为主题的体验游。
(4)东部旅游区借助特色文化建设休闲农业园区。东部农业旅游区主要以特色文化为主,有以博鳌论坛和海洋文化为主的蓝色文化、以万泉河和红色娘子军革命文化为主的红色文化和以热带植物园和南药文化为主的绿色文化。该区域可以借助蓝色文化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重点展示海南热带农业、花卉、水产业、畜牧业、水果业等的技术及其产品; 可以借助红色文化沿万泉河一线建设红色休闲农业带,并穿插红色文化的宣传; 可以借助绿色文化建设南药种植与展示植物园。
(5)西部旅游区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体验式休闲农业。西部农业旅游区主要以山海胡库资源为主,该区域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天然溶洞、库湖、矿山等资源,以这些独有的资源为基础,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景区路线设计,建设海南岛西部特有的体验式休闲农业区。还可以借助此区域内的两大水库(松涛水库和大广坝水库)资源,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旅游。
[1] 江曼, 范士陈.南海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初探.当代经济, 2014, 27(18): 26~27
[2] 郭凯峰. 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1): 31~34
[3] 曾峰, 胡国柳,黄华洁,等.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海南农垦热带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生态经济, 2010, 26(2): 102~104
[4] 赵明苑, 王春梅,赵思东,等.海南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8): 9813~9815
[5] 刘荆洪. 国际旅游岛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思路.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2010, 9(1): 44~48
[6] 张建萍. 对海南发展热带海岛观光农业问题的思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18(1): 16~19
[7] 颜文华.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7): 123~128
[8] 丁幸苛, 林鸿民.海南省竹文化休闲农庄项目概念性规划——以定安县加颜休闲农业庄园为例.城市建筑, 2016, 17(6): 40
[9] 吴晓亮. 海南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及效益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1): 226~230
[10]孔凡斌, 王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世界林业研究, 2006, 19(5): 77~80
ANALYSISONREGIONALIZATIONANDSPATIALADVANTAGESOFAGRICULTURALTOURISMINHAINAN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