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难忘的年

2018-04-16

时代邮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塘春联

“年”,寄托着我们最美好的情感,“年”,蕴藏着我们最难忘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年”

1979年“大寒”刚至,天气冷得出奇,大雪纷飞,朔风怒吼,但严寒没有挡住大年急匆匆的脚步,1月27日就是除夕。一进腊月,虽然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可乡村里人们早已按捺不住久违的亢奋,买年货、写春联,到处洋溢着辞旧迎新张灯结彩的喜庆气氛。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迎来的第一个新春佳节,世代贫困的庄户人第一次听到了“土地承包”“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科学致富”等新词,仿佛缕缕春风吹开了家家富裕门,人们心中荡漾起激动的涟漪。

那年是我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小学民办教师工作的第一个春节,这本来就给家里带来了欢乐,但最高兴的还是当了半辈子农民如今当了大队(村委会前身)干部的父亲,春节之前的一天,他拿着一张报纸兴冲冲地回到家里,边读报纸便激动地对母亲说:“党中央鼓励农民实行家庭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这回咱农民发家致富有盼头了。咱家孩子有了工作,明年还能承包生产队几十亩地,双喜临门啊!”母亲高兴地说:“狠劲干上一年,准能一年致富。”第二天,父亲找人将母亲喂养膘肥体壮的两头三百多斤的大肥猪抓住,一头卖给国家,另一头宰杀了,中午父亲请了三四十个亲朋好友,坐了五六桌,大家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猪肉,喝着小烧,一边饶有兴趣地谈论着党对农村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大家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

很快小年来到了,父亲从村供销社给我们哥弟和妹妹们买回了灯笼、彩蜡等用品,还特意买了一千响的“大地红”、特大号的“双响”和色彩缤纷的年画,将三间土房点缀得色彩斑斓。妈妈又给我们五人买了新布料,每人都穿上了一套新衣。此后的几天时间里,颇有几分文采的父亲除了忙生产大队的工作外,整天在办公室里忙着给村民义务写春联,他现编词现写,忙得不可开交,“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政策对头劈开家乡幸福路,方针明确扎下农家富裕根”“好领导好政策好形式好上加好,富国家富集体富社员富了又富”……一共写了十几副春联。记得我家大门上的春联是“联产承包送走一穷二白,勤俭持家迎来万紫千红”,横批是“科学致富”。我家还特意张贴了父亲写的春条:“宜入新春乐开怀,四面八方报喜来,五福临门百事顺,招财进财大发财。”乡亲们看他写的词新,都是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的,便纷纷把大红纸送到大队部来。父亲实在忙不过来,便把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请来一起写,一直写到大年三十中午才写完。

三十这天中午,母亲准备了丰盛的酒宴,六碟八碗,意欲六顺八发。其中有几道菜是母亲精心准备的,一条三斤多重的大鲤鱼,象征连年有余,读书人鲤鱼跳龙门;五种特产蔬菜做成的“大丰收”,象征福禄寿喜,全家大团圆,是人丁兴旺、生意红火的象征;年糕,寓意全家人年高寿长。除夕夜里,全家人一起守岁,子夜时分父亲带着我们在院内燃起熊熊的篝火,然后燃放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唤起全家人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同村内爆豆般的响声融为一体,一直响了一夜……

生产大队为了庆祝农村改革,春节前一天破天荒的组织各生产队社员对全村进行了大扫除,在村里的主要街道张贴宣传标语。春节期间组织干部利用广播宣传中央联产承包文件精神。组织了百人的秧歌队表演,队伍前打出了“联产承包、科学致富”的大幅标语,秧歌曲吹奏的是“社员都是向阳花”等乐曲。

从年三十开始演出,逐生产队、逐街道拜年,正月初三全公社20多只秧歌队集中汇演,引来上万人观看。元宵节的晚间,秧歌队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将喜庆气氛又推向高潮,父亲指挥着拖拉机手拉着点燃的石油,紧随其后满街道“洒灯”,寓意五谷丰登,至此,春节才算落下帷幕。

尽管当时农村还相当贫困,但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富裕、美好的新生活就在眼前,甜蜜的微笑写在了人们的脸上……(张津友)

老家过年的三大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回老家都有一些新的变化,让我激动,让我欣喜。今年携妻带子回乡下过年,感到老家过年有三大新变化。

一是回家的路上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了。我的老家在湘西南,距省会长沙360多公里。记得当年回老家,路上要10余个钟头,出门和到达两头黑,既拥挤又饥寒,一路辛苦自不待说。

早几年潭邵高速公路建成后,回老家已经方便了很多。而去年底邵怀高速公路通车后,高速公路建到了家门口,老家离高速路出口仅1公里。从省城出发到老家满打满算不到4个小时。而且坐的是豪华空调大巴车,宽敞舒服,没有超载现象,全无拥挤寒冷之苦。

二是外出打工的渐渐少了。以往,老家的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只有到过年时才回来,过了年就三五成群地奔往异地他乡,平常家里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今年过年后,外出打工的明显没有往年多。后来才知道,外地一个老板在老家附近开了一家大型冷冻厂,有数百员工。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在家门口的厂里做事,工资也不比外出打工少多少,这样,既照顾了家里,又挣了钱,当然不愿外出打工了。我堂弟以前在外打工10多年,没有挣下什么钱。近两年在家养乳猪,赚了一些钱,盖了一栋三层小楼。

三是不再疲于奔命地四处拜年。以往,从正月初一起,就开始忙着四处拜年,走东窜西,吃饭喝酒,没有好几天时间是无法应付过来的。有时年还没拜完,就要急着回单位上班。过年,实在是一件很累的事。今年完全不同,妹夫自己有了小车,初一这一天,我们就开着车把家里主要的亲戚走了个遍。所到之处也就喝杯茶、抽支烟、聊聊天,免了饭酒之扰,既省时又省事。

回老家过年的这些变化,让我欣慰,令我开心。我想,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没有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采取的富民措施,是不可能有这些可喜变化的。下—次回家过年还会有些什么变化呢?我期待着。(文意兵)

听爷爷讲40年前的“年”

每年过年,听爷爷讲过去的事都是必备节目。爷爷讲的最多的,是40年前过年的情景。

年货。一般从腊月进入购物高峰期。主要买那些东西呢?首先是肉类,因为很多家庭平日很少、或者根本不买肉。那年月,带皮猪肉每斤0.9元,因为每个家庭都缺油少肉。买肉都是按照人口有定量,不可以随便买。其他食品类也要买点。副食品包括粉丝、海带、调料等。酒类、糖果和点心不能少,还有花生、瓜子等。招待客人或者送礼,都以酒类、糖果和点心为主。比较富裕的家庭,还会买些水果、精细蔬菜等商品,扯几尺布给孩子做件新衣服。一年到头,换些简单家具、被褥,买几张年画贴上,买几张红纸请人写几幅对联也是必须的。条件好些的家庭,会杀两只鸡,当然母鸡一般舍不得杀,要靠它们下蛋换钱。

守夜。所谓过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最热闹,当然可以延续到正月十五。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晚、文化活动很少。三十晚上全家大吃大喝一顿,最好的餐食都会摆上桌,每个人几乎希望将一年肚子的欠账全部补回来。饭后,大人们在灯下,围着火炉聊天,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听听半导体收音机。孩子们很少待在家里,他们会聚到外面玩耍。玩什么?主要是放鞭炮。一年中也只有春节可以享受到放鞭炮的快乐。鞭炮的品种很少,以小鞭为主,每挂大约0.12元。几乎没有人舍得整鞭放,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个一个点燃后扔出去。这样,一挂鞭大约可以放100次,往往从三十晚上放到正月十五。条件好的家庭,也许再给孩子买更高档些的鞭炮,如果是红色的大二踢脚,就足以让其他孩子羡慕不已。

压岁。春节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不仅可以吃好,穿好,还有压岁钱。初一早晨,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长辈们会掏出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但金额少得可怜。一元两元的压岁钱已经很奢侈了。压岁钱孩子可以自己支配的。但有些困难的家庭会责令孩子把钱存起来用作学费。

关于过年的故事,爷爷几乎每年都讲,而每次他的总结都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日子一年年好了,你们要好好珍惜啊!”(黄超)

今年春节的可喜变化

春节年年过,今年变化多。今年浙江缙云县春节的可喜变化集中体现在三多和三少:乡村春晚多了,烟花火炮少了;手写春联多了,喝酒醉酒少了;锻炼健身多了,打牌赌博少了。

据县文广出版局的权威数字统计,2018年缙云乡村春晚举办163场,在全丽水市占第一,创历年来新高。基本覆盖了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其中,光东渡镇就办了17场,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传递正能量,弘扬好风气。过去,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爆竹烟花声响彻云霄,想安安静静地看一场完整的中央电视台春晚都是奢望,如今少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但街道整洁了,耳根清静了,就连城镇的空气也新鲜了许多。

在缙云各乡镇各街道,今年各地都有书协成立,县文联还组织书法家们进村入户免费撰写春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共书写了三万幅春联,浓浓的墨香、红红的横批和对联,把缙云乡村打扮得喜气十足又充满书香。在新建镇,不经意间看见许多农户的对联都是歪歪扭扭,一问才知是上小学的女儿书写的。看来缙云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的氛围也日渐浓郁起来。写毛笔字从娃娃抓起,难能可贵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春节期间醉酒开车的人明显减少,据县交警部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醉酒开车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50%,看来老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加强了。

每逢夜幕降临,位于缙云县城的“绿道”就人来人往,来这里锻炼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或慢行或急走,他们以自己合适的方式在健身。在缙云城乡,春节期间打牌赌博的人明显减少,许多棋牌室都在春节期间因为生意清淡而关门歇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王安石《元日》诗所描绘的场景已在时代的变革中成为历史,少了爆竹,多了乡村春晚;少了喝酒和醉酒,多了手写的春联;少了打牌赌博,多了健身锻炼。这种三少、三多的变化,印证了21世纪国人观念的变化,从此,春节文化气息浓郁、热闹依旧、节味更喜庆、人人注重健康过节,让“一到佳节胖三斤”成为笑谈。(木子锅)

三个与“8”有关的“年”

1978年:农村亲戚捎来鸡鸭鹅

“那时,看到粮油店门前排起长龙,年就越来越近了。”在奶奶的记忆中,那时依旧是凭票年代,春节前,要去粮油店排队买米买油买面粉,除夕夜开油锅炸煎堆油角蒸年糕,“那时候,做油角煎堆也要精打细算,事先想好要走多少家亲戚,因为每家每户都是送这些。”

奶奶记得,那时候乡下来的亲戚最受欢迎,他们往往会带几只自己养的鸡鸭鹅。“那时候,春节才有吃鸡肉的机会。”

这一年春节,奶奶在阳江的大伯带来一只肥鸡和一只肥鹅,大伯是年初三来的,在广州人的习俗里,这一天称为“赤口”,通常不出门拜年,奶奶解释说:“所谓赤口,就是年初三这一天出门拜年很可能引发口角。”但奶奶一家欢天喜地地烹鸡宰鹅,全然忘记了这“赤口”的忌讳。

1988年:骑本田摩托拜年最威风

1988年的春节,在爸爸的心中尤其难忘,1987年年底,他娶妻成家,1988年春节前,凭香港姑妈的外汇券,他花2000多元买了辆本田摩托车。这一年的春节,他骑着摩托驮着媳妇走番禺下南海,四处走亲访友拜大年,“那种威风得意劲真是一生难忘啊!”说起当时的情景,爸爸露出了笑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个体户无疑是最引人艳羡的一群人。从国营皮鞋厂辞职之前,爸爸每个月只有100多元的工资,和女朋友一同下海,在高第街搭小摊做皮鞋生意,他们很快就赚到了第一个一万元。“赚够买一辆摩托车的钱是我那时做生意的第一个目标。”爸爸说,当年拜年,除了坐公交车就是骑自行车,加上春节假期又短,家家户户拜年都只是走走邻近亲友,而他骑着摩托去拜年,不但让人刮目相看,而且一蹬油门就到了广州人常说“要过几道海才到得了”的佛山。

2018年:在葡萄牙感受中国年

这一年,我和先生带着两岁的宝宝去欧洲旅游过年。除夕那天我们到了葡萄牙,正好赶上“欢乐春节”的庆祝活动,十分热闹喜庆。当地的华人告诉我,葡萄牙人对“欢乐春节”活动非常感兴趣,每年的文化展会和舞台演出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葡萄牙人和外国游客。大部分葡萄牙人知道中国春节的大致时间,知道每年生肖的变化,有些还能写出自己的中文名字。历年来,葡萄牙几大电视台和当地主流媒体都对“欢乐春节”活动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大年初一,我打开微信的视频通话,给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拜年。宝宝一声奶声奶气的“拜年”,让全家人都笑开了花。(沈明)

在贫困村里过年

江西省余干县大塘乡陈家塘村是我的扶贫帮扶点。大年初二,村干部邀请我去村里看戏。陈家塘村新建了一个戏台,这天戏班首演。乡亲们吃过晚饭,从各自家里往陈家塘村赶去。戏台前的广场上聚集了男女老少数百人,人声鼎沸。前几排的板凳上坐满了人,后面还站了几排观众。

前来表演的是邻县的赣剧班子,从大年初二到初五,连演4天。陈家塘村的吴支书介绍,戏台去年年底竣工,在余干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共投资300多万元,村民自愿捐款40余万元。

陈家塘村是大塘乡的贫困村,建设戏台主要来自扶贫资金的支持。村民老吴说,建戏台是村里的大事,他家捐了300元,这些鞭炮烟花也大多是村民主动购买的。

“好长时间没看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了。”60多岁的村民朱大妈年轻时就喜欢看戏,她说,“上一次看恐怕还是几十年前!”这天晚上,这里上演了《文武天官》《满堂福》等赣剧,她和老伴看到最后散场才回家。

今年大塘乡还有一件热闹事。看戏时,相熟的乡亲们纷纷问我:“你去了万亩花海吗?”

余干县大明湖景区万亩花海就位于大塘乡。据了解,景区总投资15亿元,景区建设依托鄱阳湖优质生态和大明古战场文化资源,目前正在申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塘乡和附近乡镇的村民去万亩花海游览可以买折扣票,春节假期许多人都会叫上亲戚朋友去玩。

秀美乡村建设正在这个鄱阳湖边的乡村继续进行。在大塘乡江家山村的主干道上,每隔百米,就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江家山村支书说,村里还有保洁员,负责清理垃圾桶、清扫道路,这是为家庭经济较困难的村民设置的公益性岗位,由乡政府发放工资。(童年)

猜你喜欢

大塘春联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区规划工作以广州市大塘社区规划为例
鄂西走马地区大塘坡组顶部泥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画卷苗乡——大塘
江西大塘客家方言声母[n]的研究
了翁故里访良教——访大塘学校教导主任周基贤
小议辛卯春晚的第一比春联出句
春联
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