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500kV变电站35kV母线压变基频谐振故障分析

2018-04-16智,炎,

关键词:线电压主变谐振

李 智, 李 炎, 徐 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安徽 芜湖 241000)

1 引言

2017年3月31日,某500kV变电站在主变送电操作时35kV系统发生电压异常,随后又发生35kV压变C相金属膨胀器顶起,主变停运。调取录波器波形后发现电压波形中B相电压含有2~10次谐波分量,A、C相电压较高(如图1所示)。通过对三相电压的分析可知:两相电压高、一相电压低而线电压正常,初步判断为基频谐振[1]。本文结合基频谐振的原理及激发条件,通过与#2主变进行对比分析基频谐振的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图1 故障时35kV录波电压波形图

2 故障过程

2017年3月31日03:29,进行500kV某变电站#2主变复役操作,2号主变送电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合上2号主变高压侧5021开关对2号主变进行充电时2#主变35kV系统电压显示不正常,B相偏低,A、C相偏高,主变两套保护装置告警,发低压侧零序过压报警信号(中性点偏移)。根据电压数据表现,疑似存在绝缘降低的高阻接地现象。随后操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穿绝缘靴,使用绝缘工具)对一次设备、端子箱内接线、保护装置、35kV II母线间隔,故障录波等设备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发现监控后台、保护装置电压测量、检查2号主变故障录波器录波文件、故障录波均表示35kV相电压异常、线电压正常(幅值正常,夹角异常),无摆动现象;35kV II母线电压波形畸变严重,且波形显示与监控后台观察数据一致。现场一次设备无异常声响和异味、无渗漏油;端子箱接线、保护屏后接线无异常。

55分钟后,2017年3月31日04∶25,发生一声异响,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A相膨胀器顶起,顶盖掉落在附近地面上。现场人员汇报网调;拉开2#主变5021开关,将500kV 2#主变停电。随后将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转检修。

测控显示:

35kV A相电压幅值139.5V;

35kV B相电压幅值47.347V;

35kV C相电压幅值138.847V;

35kV 侧自产零序电压幅值307.92V;

35kV侧负序电压幅值3.045V;

35kV侧AB相电压夹角352度;

35kV侧BC相电压夹角327度;

35kV侧CA相电压夹角41度。

3 故障后检查情况

(1)故障后对一次设备再次进行检查,未发现2号主变低压侧带电区设备上有异物,无任何放电痕迹;

(2)现场检查2号主变500kV侧设备、220kV侧设备运行正常;

(3)对35kV I母线避雷器、35kV I母线出线设备、1号主变低压侧套管及末屏、35kV I母线电压互感器熔断器进行了红外测温,A相熔丝温度略高,8.7℃;其它5℃左右,温度正常;

(4)对35kV I母线电压互感器高压熔丝(型号为:RXWO-35W/0.5)进行检查,用万用表测量两端电阻,三相均为145Ω,与交接试验报告对比,在合格范围内;

(5)测量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电压一次接地正常、二次接地正常;

(6)检修人员对35kV I母线电压互感器三相分别进行检查、试验,试验结果显示:

A相一次对二次及地绝缘电阻不合格;

A相正接法测试结果介损值不合格;

A相直阻较B、C相偏大;

气相色谱分析表明A相乙炔、氢气和总烃均严重超标。

检修试验人员对35kV I母线避雷器,以及电压互感器故障时35kV I母线上带电设备进行了绝缘测量,母线侧闸刀连同母线、主变低压侧一起摇绝缘值为22GΩ,开关侧连带开关绝缘测量值20.5GΩ,绝缘正常,满足要求。二次班对35kV I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至保护装置接线进行了检查、试验,未发现有异常现象。

2017年4月5日,公司组织检修试验人员对故障35kV I母线电压互感器三相进行解体,结果如下:

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A相因过热一次线圈已有明显放电痕迹,绝缘受损;受损部位在中柱两端结合部,即高压线圈尾部。

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C相膨胀器虽未膨胀,但有油迹,推测应为C相承受过电压时,过热产生大量油气,并由气塞处喷出后凝结导致。

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A、C相油迹相似,膨胀器均有高压滋油现象,除膨胀器外顶部没有油迹,B相无油迹,有灰尘。

4 故障原因分析及判断

(1)现场人员合上1号主变5021开关充电2号主变后,监控后台显示35kV II母线电压异常,A、C相有一定程度的过电压,B相电压降低,特征与单相接地相似。因此现场人员按单相接地查找故障但未找到故障点。停电后也全面检查,无放电痕迹,避雷器外观及红外检查正常,基本排除系统接地可能。

(2)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也可能是二次回路故障;二次接线短路、接地等也可能造成A、C相电压互感器过载,且故障波形有畸变,红外测温表明A、C相电压互感器接线盒温度在12℃左右,B相温度在6℃左右,与二次接线回路短路现象类似。但检修试验人员检查二次系统正常,排除了二次系统原因。绝缘试验未找到接地设备及接地点。

(3)现场人员对一次、二次设备再次进行详细的检查,重要信息如下:

故障时相电压严重偏高,A、C相电压升高(48kV),B相电压降低(16kV),线电压在正常范围(35kV左右);

故障波形中存在畸变,有很高零序电压。

(4)原因初步推论:2号主变充电后,35kV II母线对地电容与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内部电抗构成铁磁谐振的条件,激发了谐振。35kV II母线电压互感器A、C相承受48kV过电压,并且谐波含量丰富及幅值大,铁芯饱和情况下发热,致使设备内线圈及绝缘油迅速发热,由于A相绝缘薄弱,A相压变绝缘损坏,内部发生放电,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气体,膨胀器发生剧烈膨胀,最终致使膨胀器顶起。由于系统谐振点发生变化,膨胀器顶起前电压曾恢复正常。因此发生基波谐波是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5 防范措施

为了让基频谐振不再威胁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一次消谐和二次消谐存在电阻相互配合的问题,给消谐带来许多的不确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消除谐波。主要措施如下:

(1)控制XCo/XL的比值,尽量躲开谐振区:

当XCo/XL≤0.01或XCo/XL≥3时不产生铁磁谐振;

当运行相电压Up除以额定电压Un等于0.58时极易发生分频或基波铁磁谐振;

改变运行方式,以改变网络参数,消除谐振。

(2)控制电源电压、降低铁磁谐振的工作点,使Up/Ue≠0.58;

(3)注意倒闸操作中的操作步骤:

运行中注意监视备用母线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热备用母线,如发现母线电压又指示时,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了串联铁磁谐振,此时应尽快合上一组低抗。由于谐振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电流很大,应禁止用电压互感器或直接取下一次侧熔断器的方法来消除谐振。 系统发生并联谐振时,应瞬间短接TV开口三角形绕组,有时也可以消除谐振,尤其是分频谐振特别有效[2]。

某500kV变电站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可将原电磁式更换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这样可以避免谐振的发生。因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阻尼装置跨接在二次绕组上,正常情况下阻尼装置有很高的阻抗;当铁磁谐振引起过电压,在中压变压器受到影响前,电抗器已经饱和了只剩电阻负载,电阻负载使振荡能量很快被降低从而抑制谐振[3]。考虑到35kV II母电压互感器为电磁式(型号:JDX6-35W3)C相已损坏且运行时间已达14年。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故障,我们将某500kV变电站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更换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型号:WVB235-20HF),2017年4月1日01∶48,网调许可∶2号主变转运行,04 ∶03,操作完成,1号主变、35kV II母线电压运行正常。

6 结语

此次故障、暴露出我们运行维护的不足之处:设备选型不符国网反措要求、应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现场运行、检修人员对基频谐振现象不熟悉,故障处理时没有方向感,始终在35kV系统接地上转圈子、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的性质,表现出业务水平不高、处理措施不得力。因此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对发生异常的情况要深究。事故和异常处理时要心中有数,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查出原因后设备才能投运,这样才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方瑜.配电网过电压[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2] 赵吉东.配电网几种消谐措施的对比[J].西北电力技术,2004(4):126.

[3] 孙杰,朱福桥.铁磁谐振分析及其防治[J].电气时代,2007(12):74.

猜你喜欢

线电压主变谐振
一种中间电容谐振型级联双向DC-DC变换器
模块化LCC谐振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直流并网系统的应用
主变区外速断故障引起重瓦斯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厂用400V母线电压偏低问题分析与处理
优化矿用矩阵变换器输出性能的控制策略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关于《三相交流电源》章节的教学探析
面向数字化变电站的主变智能保护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频域分析和低通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研究
对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判定教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