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体位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4-15覃俊

健康必读 2018年8期

覃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三踝骨折病患的治疗中采用俯卧体位后外侧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三踝骨折病患30例,随机将病患分为参照组,本组共15例病患,和研究组病患,本组共15例病患,给予参照组病患仰卧位后外侧入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患仰卧体位后外侧入路治疗,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总体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参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病患的治疗中采用俯卧体位后外侧入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三踝骨折;俯卧体位;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090-02

三踝骨折主要是指后踝、内踝以及外踝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手术是目前三踝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覆盖相对较薄,手术中若是稍有不慎则会导致病患引起较多的并发症,有研究学者指出,恰当的手术体位及手术入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在三踝骨折病患的治疗中采用俯卧体位后外侧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三踝骨折病患30例,随机将病患分为参照组,本组共15例病患,其中病患男7例,女8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5.5±12.5)岁;和研究组病患,本组共15例病患,其中病患男9例,女6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4.5±12.5)岁,组间比较病患的一般临床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患术前均进行闭合性骨折的相关检查,针对术前骨折部位肿胀明显的病患给予跟骨牵引制动或者是石膏制动,给予病患甘油果糖静脉滴注和冰袋消肿,待病患局部皮肤皱纹显现后分别给予两组病患以下手术治疗:

1.2.1参照组:给予本组病患仰卧体位后侧外入路进行治疗,按照常规手术治疗流程进行。

1.2.2研究组:给予本组病患俯卧体位后侧外入路进行治疗,协助病患采取俯卧体位,并常规给予病患全麻或者是连续硬膜外麻醉,并行常规消毒铺巾,驱血上止血带,作纵行切口于病患外踝后缘和跟腱外缘间,并依据病患的骨折部位向远端和近端延伸;并对腓骨长短肌进行游离,注意保护鞘膜;对外踝进行显露时注意将腓骨长短肌向后牵开,有利于将外踝进行充分的显露;在显露后踝时注意将腓骨长短肌向外牵开,并向内牵开拇长屈肌和跟腱肌腹,从而对后踝骨折及下胫腓后韧带;并在内踝部沿着内踝后缘弧形将内踝进行切开显露[1];复位固定顺序为先外踝,再后踝,最后为内踝;首先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外踝;而此时的后踝骨折也以大致获得复位,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的固定,经透视下确认位置满意之后采用适当的干板进行固定;内踝则采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针对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病患,则于平胫腓联合上方部位,将一枚加压松质骨螺钉横穿腓骨钢板并贯穿三皮质进行固定,在固定时注意保持踝关节处于背伸5°的位置,并进行适当加压,另外修复断裂的骨间韧带、下胫腓韧带、三角韧带[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总体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Baird—Jackson评价标准对病患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疗后,病患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且劳累活动后无疼痛现象,恢复原工作,则视为优;经治疗后,病患踝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或者是屈伸活动受限15°及以下,且劳累活动后偶尔疼痛,基本可胜任原工作,则视为良;经治疗后,病患踝关节活动受限在30°及以下,且活动后偶尔疼痛,能够胜任轻体力劳动,则视为可;经治疗后,病患踝关节受限在30°及以上,时常出现疼痛,则视为差。

总体治疗优良率=(优+良)×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优良率

研究组病患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6.7%,参照组病患总体治疗优良率为73.3%,研究组病患的总体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

研究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三踝骨折均主张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而由于三踝骨折通常在较大的暴力作用下导致的,再加上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较薄,因此容易出现张力性水泡从而对手术切口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针对出现明显骨折部位肿胀的病患应给予制动处理,并配合脱水消肿、冰袋冰敷以促进肿胀的消退,待局部皮肤皱纹出现后再给予病患手术治疗[3]。另外因三踝骨折较为复杂,目前临床的主要研究重点即为采取何种手术体位及手术入路能够快速较好的完成手术,并保证手术效果。

以往临床上的手術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其中仰卧位能偶较好的显露外踝,但是在对后踝进行显露及固定时需要仰视,操作困难较多,必要时还需要在胫前另作切口,然后使用螺钉对后踝骨折块经胫前向后进行固定,难以保证固定的牢靠性;而侧卧位难以较好的显露内踝,并且难以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并且术中还需要更换病患的体位;而采用俯卧位能够对下胫腓后韧带及后踝进行直观的显露,并且可以在直视下对后踝进行复位固定;针对内踝及外踝的显露也想对较为容易,且术中无需更换病患的体位;此外俯卧体位能够便捷的自后向前对后踝骨折块进行固定,能较好的保证固定效果[4]。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参照组,提示采用俯卧体位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病患术中出血量。

临床采用外踝外侧纵形易显露腓骨下端,但对后踝的显露则相对较为困难;而采用后外侧入路则能够借助远端切口对后踝及腓骨远端进行暴露,并且对周围的软组织损伤较小。同时此手术入路能够对后踝骨折块以及移位方向进行清楚的显露,翘拨复位较为容易,并在暴露后踝时可尽可能保护骨块周围的软组织,能避免切开关节囊[5]。且此入路能够保证固定更为牢靠,有利于病患术后的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患的研究组病患的总体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参照组。

综上所述,三踝骨折病患的治疗中采用俯卧体位后外侧入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项飞, 潘波, 吴新军,等. 踝关节后外侧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 2016, 19(3):375-376.

[2]张强, 刘国辉, 林浩东,等. 俯卧位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35例的临床疗效评价[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4):2660-2662.

[3]练文俊.探讨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10):124—126.

[4]胡新锋, 汤伯仁, 张辉,等. 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54例三踝骨折的临床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9):137-139.

[5]蒋旭, 易进, 刘新晖,等.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