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洗治疗发热的临床观察

2018-04-15龙华

健康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发热体温

龙华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洗对发热患儿退热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 3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退热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退热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退热方外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体温波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的显著增加(P <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6h、24h、72h的体温值均比对照组患儿的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中药外洗可有效地增强发热患儿的退热效果,缩短患儿的退热速度。

【关键词】中药外洗;体温;发热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084-01

发热为儿科的常见病,临床中西医通常给予退热药和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然而由于小儿的胃腸道娇弱,肝肾功能尚未成熟,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和肝肾功能,从而导致多种不良反应[1]。随着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该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2]。中药外洗法即中医中的药浴,最初出现在《五十二病方》中。因此,为了分析中药外洗对发热患儿退热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发热患儿展开,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 30例发热患儿,纳入标准如下:①治疗前腋下温度为38.5-39.5 ℃,发热时间<24 h;②签定知情同意协议。排除标准如下:①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出血倾向、哮喘以及神经系统疾病者;②皮肤表面存在红肿、破溃或外伤者。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7.74±2.51)岁。在试验组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7.50±2.6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都没有显著的差异(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2035)的剂量为0.5-1袋/次,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四川援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908 )的剂量为20-40mg/kg,每8小时一次。奥司他韦(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的剂量为15mg/次,每日二次。试验组患儿在常规退热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退热方外洗。中药组方包含忍冬藤、防风、荆芥和连翘各30g,藿香、薄荷和佩兰各15g,煮水成2000 mL加适量温水至合适温度后外洗20 min,每日一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体温波动情况(6h、24h和72h)。患儿的临床疗效评价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规定的标准实施。(1)痊愈:治疗后24h内体温低于37.1℃,没有再增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治疗后24h内体温降至37.5℃,或虽仍增加但没有高于37.6℃,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后 24h内体温没有下降或升高,临床症状没有好转。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用软件SPSS25.0统计,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描述,采用χ2 检验,体温值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 t 检验,校验指数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状况

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的显著增加(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体温波动状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体温值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6h、24h、72h的体温值均比对照组患儿的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西医治疗为小儿发热的常用方法,虽可控制体温过高的症状,但仍有一些患儿的疗效不佳,若长时间使用还会影响患儿的肝肾功能[4],甚至不利于患儿的正常发育。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的显著增加(P <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6h、24h、72h的体温值均比对照组患儿的显著降低(P <0.05),提示中药外洗方法可有效地增强发热患儿的退热效果,缩短患儿的退热速度。外洗方中的薄荷能够清热解毒、疏风利咽,荆芥、佩兰、防风均可发挥发汗解表的作用,其中防风能够治疗因风寒引发的身痛,佩兰可起到健脾醒脾,化湿清热的功效。忍冬藤可解热毒下痢,疏通经络。各药配伍可有效地发挥清热解表、除风寒湿邪,同时经外洗法药力经皮肤腠理入体内,可增强发汗、通经络的作用[5],同时能够调节患儿的血液循环速度,促进药效的发挥。

综上所述,中药外洗方法可有效地增强发热患儿的退热效果,缩短患儿的退热速度,而且该方法安全性和经济性高,应用简便,患儿家属的接受度高。

参考文献

[1]张冰.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临床特点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106-107.

[2]陈辉.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概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2): 191,196.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宋文惠,王晓萍,孙静,等.小儿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15,(7):75-75,76.

[5]莫雪莹,徐康凤.退热洗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26-128,132.

猜你喜欢

发热体温
37℃不再是标准体温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应用红外检测技术查找35kV系统接地故障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