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策略研究

2018-04-14刘洪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36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刘洪煜

学生的健康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作为保证。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学生都忽视了体育锻炼,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足够的体育锻炼,很多高校都有体育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从而让学生在课上通过体能训练强健体魄。但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能训练并无关注,课上很多时候都是糊弄了事。鉴于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目前高校须对体育教学当中的体能训练教学进行有效策略研究,充分意识到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策略解决。

前言:目前我国的学生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因为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差不仅会影响到学习,还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是非常正确的。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

1.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不断的锻炼身体,逐渐增强抵抗力,从而能够承受紧张的学习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状态,学生才能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体能训练也能够让学生的身体机能更好,减少学生的患病率。也能通过足够的体育锻炼强度使学生消耗大量的脂肪,降低学生出现肥胖的风险。最后,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发现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学生课外生活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疾病的出现。

2.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对学生自身健康和情绪抒发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如果不进行体育锻炼将会让身体逐渐变得不健康,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且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当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的不良情绪,如果不进行抒发将会造成心理疾病,而进行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的把不良情绪借助高强度的训练消除,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对社会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很多的工作并不是具备专业技能就可以胜任,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旦员工身体出现问题,不仅会耽误工作,还会造成企业的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体能训练的目标不明确,训练具有随意性。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开展学生体能训练的时候,教学目标是比较模糊的,甚至有的时候并没有制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授的知识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体能训练的目标不明确,教师授课的时候比较偏向于教授学生一些技巧和有趣的动作,学生以时间很难掌握。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体能提升的训练。所以这个问题让高校的体能训练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还浪费了学生时间和教师资源。

2.学生体能训练意识薄弱,倾向于室内运动量小的活动。

现在很多的高校为了改变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制定了不同种类的体育选修课供学生进行选择,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方式不同,有的运动项目进行起来特别费力,而有的运动则相对轻松。但是目前很多学生体能训练的意识非常薄弱,在他们进行项目选择的时候大多都是以偷懒的心态进行选择的。很多高校学生都会选择在室内运动量比较小的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而一些室外运动却无人问津。学生的这种心态不利于身体的锻炼,不能达到学校开展体能训练的真正目的。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达标。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效果是有很重要作用的。但目前教师素质的不佳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体能训练良好开展的一个原因。很多高校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比较糊弄,没有对这个课程产生重视心理,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具科学性和实际可行性。课程教学内容的乏味让学生难以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教师授课态度不认真也会让学生更加懈怠。课上的运动强度不达标学生的身体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另外,一些教师对体能训练的知识掌握不多,训练的时候不能保证科学性,也不能准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与运动项目紧密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教学目标应该事前制定,并且无论是什么体育锻炼项目都应该达到统一。但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有所差异。对于一些体育系学生,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具体的专业来选择体能训练方式。并且还可以教授这类学生一些技巧动作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一些其它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体能训练目标不应该制定的过高,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课程中进行的项目应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2.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设置体能训练内容,转变学生观念。

为了发挥体能训练的真正作用,高校在进行体能训练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调查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这样设置课程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而且因为科学的课程设置,也能让学生得到充足的运动量。此外,应该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进行引导,使学生不再有偷懒的心理,而是真正的参与到课程中,体会运动的乐趣。

3.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为了让体能训练效果更好,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构建非常关键。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能够准确的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也更有办法有侧重的进行训练。有区别的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能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优秀的教师也能够吸引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并不应该是高校学生的全部,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性的人才,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样重要。所以体育教学在高校课程体系越来越不可缺少,也逐渐变得重要。但是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时,很多的因素还是制约着该项目的开展。所以面对这种现状,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达到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对体育教师要进行严格培训,使其具备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