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历程初探
——基于改革开放40年大学理念转变的视角
2018-04-14刘海燕
刘海燕
(吉林化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化、国际化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管理育人到文化育人、从模式办学到特色办学等等[1],这些理念的转变促使了我国大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文化发展建设不断成熟和完善,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型到成熟再到转型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初型期
大学是一种学术机构,归根到底是文化机构,文化是大学最关键、核心的价值,对大学文化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界、甚至整个“文化时代”的一种呼唤,究其原因,文化已然成为主导我们这个时代发展与进步的深层动因与核心力量。然而,我国的大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发挥文化的启蒙、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2]。中国现代大学诞生于民族忧患和国家动乱之中,受近代西方技术的器物化和功利主义的深刻影响,从一开始就偏离了中华本土文化的根脉;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又再次陷入一场场政治运动之中,使自身的生存尚且得不到有效保障,大学偏离了按规律办学的轨道,窒息着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转入正常轨道,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贤若渴的境地,“知识型”人才培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于是这种强调专业的细分、强调具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强调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前苏联重理轻文的学术思想和办学模式受到大家追捧,事实上,的确为我国经济事业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然而,1978年高等教育界就大学的本质、关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展开了一次全国上下的大讨论。“知识型”、“高分低能型人才”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并提出大学应按高等教育应有的规律办学治校,应契合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最终目标。“素质教育”针对科学主义教育和狭隘的专业教育借此提了出来,这一理念为具有育人意义的校园文化酝酿了有利其萌发和生长的校园生态环境;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哲学、各种学术思想等随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如潮水般涌入高校校园,文学社、戏剧社、合唱团、各种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迎合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里一夜间遍地开花[3],大学生那种桎梏已久的豪情壮志和激情满怀得到释放,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1985年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强调“要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活动,有指导性的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再一次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不谋而合,也为日益丰富、蓬勃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底气。
最早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社会者W.Waller和台湾师大林清江教授。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的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将校园文化建设正式纳入育人体系的标志性事件是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第十二次学代会。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并就此会议为序拉开了校园文化由自发社团活动进入了自觉育人的理论探讨阶段,如1986年5月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在上海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1986年11月由上海交大等高校举办的“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专题研讨会”、1990年4月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团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校园文化首届理论研讨会”等等。这一时期由高占祥主编的《论校园文化》论文集也相应出版,这部著作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性建议。随1994年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刚要》两个重要指示文件,各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热潮随之在国内蔚然兴起并日益高涨,成为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流行于各高校的一股重要教育思潮和一项重要教育实践活动。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校园文化便很快从一种文化理念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学。
二、文化校园:校园文化的成熟期
现代大学开始重视文化作用,提倡文化育人代替管理育人理念的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5月在广州举办的“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深入探讨了进入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指出进入21世纪要加快发展大学文化建设,提高大学文化水准,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职能。2002年9月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是研究大学文化理论与实际问题、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学术性研究性机构。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育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自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以来,便成为大学校园的一抹亮色,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引擎。2006年教育部思政司举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选,在近千项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中,既有主体鲜明的教育构想,又有形式新颖的文艺活动,既有独特创新的社团组织,又有技术含量较高的学术活动,林林总总、丰富多彩,可谓是校园文化建设几十年经验和成绩的盛宴,值得各高校学习和借鉴。然而从这些优秀校园文化作品展示中,我们也感受到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理解不深。此阶段的校园文化呈重活动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重娱乐轻教育、重新奇轻精神等特点,致使校园文化有被表面化、具体化和狭隘化,与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理念相背离,偏离大学文化建设的初衷和构想。对于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除了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皆属校园文化范畴,有的学者则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貌,是一种寓教育与活动的文化形态,其中如“活动说”就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是一种育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其他如“启蒙说”、“精英说”、“氛围说”等多从一个层面对校园文化进行阐释[4]。对校园文化的狭义理解,注定无法引领人们向文化的深层迈进,更无法内化为大学师生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
为了赋予校园文化全新的、本真含义,回归大学文化本质,打破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的破碎化、局部化、表层化现状。2006年我国著名学者、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教授提出了“回归文化的本质,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理念,他认为,“文化校园是大学在发展进程中经过多元文化的激荡交融逐渐积累完善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为主导、校园为空间,社会为依托、文化为核心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5]。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并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它是一种新质校园文化观的重建,文化校园是通过校园文化不断内化为师生行为素质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所形成的充满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显然,校园文化不是对个别文化行为的描述和概括,它是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引领,弥散在校园每一处的文化气息、浸染在师生言行间的文化氛围。从文化整体性特征上看,文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融合、动态的系统工程。文化校园建设不仅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质,而且要在学校的理念、制度、器物、环境、学术等层面为大学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校训、校风、校歌、校庆等蕴蓄精神文化;通过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学生手册等规范制度文化,通过教育宣传、人际交往、文娱活动等来彰显行为文化,通过器具、设施、建筑、标识等塑造环境文化。从教育价值上看,它不仅关乎学生的文化知识洗礼,师生的文化素养得以陶铸,更重要的是,大学本身的文化品位得以提升。
文化校园是校园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并日趋成熟后一种理想的校园文化形态,文化校园不仅是承载文化精神的深层次文化模式,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理念,要回归文化的本质,必须从狭隘的“校园文化”误区走向宽广的“文化校园”。
三、院系文化:校园文化的转型期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体现着大学人的一种文化自觉,伴随文化校园全面育人的步伐,大学于新世纪终于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轴心。在教育改革、高校扩招、合并重组等一系列举措后,大学从简陋的教育机构迅速发展成为院系林立、学科强大的高等学府,然而 “千校一面”的高校形象受到社会的诟病。大学学生人数剧增、入学动机与个体差异明显、学生活动区域日趋独立、活动主题难以统一等问题,又给全校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困难。如何破解高校的整齐划一、“千人一面”,满足不同学生的愿望和需求。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各高校指引了方向,《方案》中明确把“特色办学”作为一项审核高校办学的水平指标并做出了相应规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力的推动了高校特色办学理念。在当前高校实行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管理新形式下,在统一的大学精神主导下,加强院系文化的建设则是对原有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最好的诠释,对实现全方位育人效果的文化校园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加强院系文化建设也有利地推动实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一校一品”的特色办学理念。
何为院系文化?院系是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交流互动的具体场所,也是大学践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的基层组织。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实践和事物管理过程中,院系的全体师生员工以正式、非正式组织形式和情感纽带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组织,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文化圈,即独具特色的高校院系文化。院系文化有被院系全体师生员工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学术精神、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努力打造的教风、学风和院风、集体营造的器物文化和环境氛围,将这些凝聚到教学活动、学生工作及事务管理当中,共同构成了是高校院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目前关于院系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多数学者如卞亚琴、朱有明、岳奎等人多是从某一方面入手,如文化形成过程、涵盖内容、组织特征、存在形态等角度对院系文化的概念、作用和意义进行阐述,对院系文化研究的学术专著很难见到,各高校多停留在实践层面。然而,我们可以明晰的是:院系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化结构工程,它需要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通过打造学院传统文化活动和仪式、把教育与人自由、尊严、平等、终极目标紧密连接起来,将个人的需要与集体的需要统一起来,来提升师生对院系文化的认同感。要体现最为广泛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院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化工程。无论从制度规范确立还是共同价值观培养,都将是一个柔性的心理过程[6],必须遵循大学文化普遍形成内在规律,结合院系文化自身特点,分析处理好院系内外文化环境关系,重新设计院系的文化发展框架,既注重表层文化建设,又注重院系精神等深层文化的渗透和培育,形成全院师生共同愿景。
作为大学文化的亚文化,院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制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又能动地作用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人数多、规模大、活动区域相对封闭、专业发展状况不一的现实背景下,各高校尤其综合性现代大学很难再开展面向全校性的群体文化活动,整齐划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让位于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院系文化建设,这是文化生态群落生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院系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各个院系可在大学精神的统一引领下,依据大学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在共性中体现差异,在差异中表现个性,以各具特色的院系文化来丰富整体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俊超,刘献君.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学理念的转变[J].2009(2):9-12.
[2] 柳礼泉,胡港云.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4):10-14.
[3] 眭依凡,俞婷婕.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历程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脉络[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12-13.
[4] 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5] 袁媛.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探究[J].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15):177-78.
[6] 卞亚琴,岳奎.高校院系文化的内容体系和特征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66-67.
[7] 刘海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和院系文化建设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