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继承到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继承理念的创新
2018-04-14盛海英杨雪薇
盛海英,杨雪薇
(1.大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2.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中国共产党既反对封建复古主义,也反对历史文化虚无主义。自成立时起,中国共产党就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如何继承以及继承什么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一个主要的文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态度;继而则倡导大力弘扬的态度。批判继承,是批判在前继承在后,也就是以批判为前提的继承,其结果往往导致对传统文化“破得多、立得少”,不能对传统文化给予理性的定位。弘扬也是一种继承,但弘扬强调的是继承主体更为积极、更加自觉的态度。从批判继承到弘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了由“破得多”到“立得多”的根本性转变。
一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断层的文化,而注重传承则是中华文化没有发生断层的主要原因。然而,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呼啸而来,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冲击。当时主流的声音是西方文化代表着进步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了落后文化的代名词。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列主义认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只能在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去创造历史。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299。马列主义不仅认为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且认为对传统文化必须加以改造。列宁在1920年《共青团的任务》中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285。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从成立时起就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2]708。文化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可以独立发展,但究竟如何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又离不开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则是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以这一革命的中心任务为前提,建立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以及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历史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决定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1938年10月,毛泽东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2]533。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其中有消极的因素,也有积极的因素,对于这份历史遗产,只能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批判继承的标准则是科学与民主。提倡科学的同时就要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民主的同时就要反对封建专制。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摒弃任何的封建毒素,吸收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文化。1945年4月,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以批判继承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批判继承的传统文化观。但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其在实践中往往更加强调“批判”的一面。1958年8月16日,毛泽东指出:“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但是就教育史的主要侧面说来,几千年的教育,确是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3]409-410。1960年12月24日,针对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文化代表团提出关于中国文化遗产问题时,毛泽东谈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4]501。毛泽东把封建主义文化和反封建主义文化加以区分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封建主义的文化中也有值得肯定的成分,要批判地加以利用;反封建主义的文化虽然比封建主义文化要好,但也要有批判地加以利用。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对封建主义文化和反封建主义文化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儒学的负面受到了全面的批判,儒学的正面基本很少有人谈及,但这并不是否定全部的传统文化。如儒学的负面被批判的同时,法家思想文化中积极的部分则被给予肯定。法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法家的特点是直面现实,用现实的需要来论证其政治主张。法家信奉的是进化发展的历史观,主张世事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这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1973年7月17日,在会见物理学家杨振宁时毛泽东指出:“法家的道理就是厚今薄古,主张社会要向前发展”[5]488。除此之外,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艺术、音乐等方面中积极的部分也都加以继承。1973年5月25日,在谈到学习历史时,毛泽东指出:“从乌龟壳*“从乌龟壳”指使用甲骨文的殷商西周时代。到共产党这一段历史应该总结”[5]480。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再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继续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邓小平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推翻封建主义反动统治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任务,但并没有完成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方面残余影响的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方面残余的影响。邓小平强调“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6]335。1986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站在“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的高度,强调要建设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7。邓小平曾经说过,建国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仍然是封闭的。改革开放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使之了解到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西方一些国家为了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纷纷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位为所谓的后现代文化,大力地加以倡导。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也大力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为此,中国共产党经过理性的思考,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这种提法与过去“古为今用”的提法相比,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加深,但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强调批判封建主义、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方面残余的影响。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沿用批判继承的认知态度。
批判继承是以批判为前提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当时是一种最为先进的理念。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下,全盘西化论者主张以西方文化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这种主张陷入了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潭,是完全错误的,更是不可取的。“国粹”论者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全盘肯定,企图用中国传统文化取代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主张陷入了封建复古主义的泥潭,同样也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中国共产党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正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批判的是传统文化中带有封建性、腐朽性以及落后性的成份,继承的是传统文化中带有民主性、大众性以及革命性的部分。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态度,其贡献是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但也存在着不足。这种不足之处首先表现在以批判为主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负面,而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往往关注不够。其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传统文化往往是“破得多”、“立得少”。而对于继承什么则是以科学与民主为标准,提倡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但是仅仅以科学与民主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标准却不够客观全面,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以及人文精神中的许多内容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精髓,而这些跨越时代的文化精髓是不能仅用科学与民主来评判的。
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90年1月,中共中央重要领导人之一的李瑞环在《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中极力反对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提出要“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8]271,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中央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李瑞环明确提出了具体的弘扬举措:要营造重视民族文化的舆论环境;要从儿童和青少年抓起;要有总体规划;要研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要建设一支庞大的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要加强党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工作的领导等。同年,江泽民在纪念“五四”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9]124。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便沿着这一方向不断加以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离不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如1996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507讲话从民族振兴的高度指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前面提到弘扬也是一种继承,并且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继承,是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继承。弘扬通常是“立得多”、“破得少”。之所以由批判继承转化为大力弘扬,是基于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际上来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波折。究竟如何看待这场波折,世界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必将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社会主义中国也不例外;有的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个例,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从中国国内来说,改革开放使国人眼界大开,人们看到了西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但对于其糟粕还缺乏深刻的反思,甚至少数人对西方文化有些盲目崇拜。如何寻求内在的凝聚力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由“批判继承”到“大力弘扬”继承理念的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继承态度的根本转变。
21世纪是一个交流全球化、操作现代化、竞争白热化的世纪。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样一个交流、交融、交锋的世纪里,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10]35,这种提法在党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走入世界。随着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增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2011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11]565。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高度前所未有、传承的举措更加具体。第一,对儒学的认识程度更进一步深化。儒学在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儒学始终处于独尊的显赫地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近代以来,儒学独尊的地位已经不在,但儒学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在如何对待儒学这一问题上,民族虚无主义者完全否定儒学;民粹主义者则完全肯定儒学。显然,这两种态度都是不科学的。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儒学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认为儒学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文化,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化,因此对传统儒学主要是以批判为主,当然,中国共产党从未对儒学的精华加以否定。但其肯定的多是儒学中的教育理念、进取精神等,而从价值观层面进行肯定的却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则从价值观层面对儒学加以肯定。200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常常借助于儒家价值等传统因素来说明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2014年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江泽民、胡锦涛“在公开场合的一些讲话中,儒家经典或反映儒家价值观的名言开始被时常从正面加以引用”[12]85。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高度对儒学价值观加以肯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从个人道德修养出发的治理原则。习近平指出:“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8]3。从这里可以看出,习近平认为,儒学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儒学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这种对儒学的认知深度在党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第二,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究竟包括哪些并没有系统地加以阐述。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专门阐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人文精神。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抓住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第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高度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伴而生,而且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超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那部分文化。虽然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但反过来文化又渗透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人又是文化的活的载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所以称之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共同认同的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8]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第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更加具体。习近平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8]5。“百姓日用而不觉”诠释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被传承下来的。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从细小处开始,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收到实效,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国民教育始终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中华医药、中国节日项目走出国门等。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生产生活的具体措施,使之成为百姓的日用之道,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三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但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来继承,则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实践。继承理念只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创新,才能抓住时代的脉动。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理念的创新[13]43-48。从此,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地担负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加强了顶层设计,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批判继承到大力弘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强调要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便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西学似乎成为了先进代名词的近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始终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演化着的生命流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才能抓住时代的脉动,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思想精髓、道德精华、人文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倡导下,学界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主要内容、当代价值、基本原则、具体策略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强了国内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不仅从战略的高度评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更注重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落到实处,强调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14]20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了国民教育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并落地生根。为此,党和政府采取的许多具体举措已经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姓日用之道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其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与灵魂,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元素、中国特色。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追求,永远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古老而不衰朽,始终以其不屈不挠的气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的渗透也日益加深。甚至有的国家主张“去中国化”,并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代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对中国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保证中国的文化安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了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会聚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次,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重新走入了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与举措无疑会使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经济往来的同时,也承载了作为文化交流的使命。今天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展开,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势在必行。因为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经济、军事实力、科技的竞争,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实力[15]4-10。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也关系到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根基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6]120。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有重要的平台。经过教育部下属的“国家汉办”的谋划,孔子学院在海外纷纷成立。2004年11月海外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截至2016年末,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及1 073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承载了传播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以孔子来命名本身就说明党和政府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此外,党和政府在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打造著名的传统文化品牌来增强传播的效果。众所周知,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世界观、自然观、生命观,传播中医文化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199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何裕民教授受教育部委托向世界传播中医文化。他意识到传播中医文化,必然涉及阴阳五行、气论等深奥的传统专业术语,为了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何教授“用两种势力(two forces)的共生/共荣 (symbiosis /co-prosperity)解释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把五行比喻为‘模拟’的‘控制系统’,用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来解释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并配合针灸小铜人等一些实物。结果非常成功”[17]86-89,92。当时的中医文化展厅每天门庭若市,直至最后一天都无法闭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有助于增强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参 考 文 献]
[1]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研究,2014(9).
[13] 伲永贵.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路径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1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5] 郑吉伟,常佩瑶.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J].理论学刊,2016(4).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17] 何裕民.媒介革命中中医学传播窘境及其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