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观
2018-04-14张兆端
张 兆 端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及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考察、分析、论证和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及未来趋势,形成了完整的治国理政历史观。他认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做好今天的事业,需要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1]。
一、历史哲学视阈的历史观
广义上,历史哲学是指研究社会历史一般规律或研究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的科学;狭义上,则指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作为历史哲学的核心范畴,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本质及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进行探究和反思的理论成果[2]1。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
在历史哲学视野中,历史的范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的活动及其产物,也包括人类现在的活动和谋划未来的活动及其产物;二是指人类对这种活动及其产物的叙述和说明。前者指历史过程本身,可称为历史;后者指人对历史过程的认识,可叫作历史认识[3]总序1。系统的历史认识即构成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之前的一切旧历史观,无论是唯心主义历史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存在两个根本缺陷:一是从思想(精神)动因而不是从经济(物质)根源上来说明人类历史活动的动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即思想动机论。二是只看到少数历史人物的作用,忽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即英雄史观。
马克思对整个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就在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探讨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推动社会历史观实现了根本性的改革。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历史观的缺陷,把人类历史从根本上看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者的历史,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历史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113“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5]36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人类的历史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存在及发展问题。人类创造历史,唯有人类才具有历史意识,即对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人们借助于历史意识来了解“人是什么?”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及命运的思考。
作为对社会一般问题的根本看法,社会历史观对社会知识的各学科及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意义。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必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即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6]287。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观的核心命题
(一)历史方位论:弄清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
探讨人类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历史哲学研究的基本命题,这不仅涉及人类的过去,也涉及人类的现在和未来。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7]147人并不处于历史之后或历史之外,就处于历史之中。每一代人的活动都是以前人活动的结果为既定前提并指向未来的。因此,“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8]67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是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认识的首要层面是对人类活动的历史条件的认识,它既要服务于人类改造现实的活动,又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筹划。因此,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全貌及发展规律,必须将其视为以现实为核心的过去、现在、未来之统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置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大历史”视野中加以考察和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强大的说服力。他认为,历史作为纪录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百科全书”,融汇着前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9]242。历史总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无法割断,人们只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中,习近平在分析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或困惑之前,提出要首先弄清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那里去?[10]
毛泽东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所创造的珍贵遗产都应当给以总结,用以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11]534。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历史观。他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时,将其置于5 000余年中华文明史、100余年近代革命斗争史、90余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6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史、40年改革开放探索史的宏大历史场景中加以系统考察,不仅彰显了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助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思考判断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1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党运用唯物史观科学确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和基本国情,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建国后的“大跃进”运动和“文革”内乱的沉痛教训之一,就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极“左”思维泛滥。历史的经验教训昭示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3]“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14]“十九大”刚一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目的就是寻找根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历史价值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中国古圣先哲向来强调“彰往而察来”(《周易·系辞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司马迁所谓“述往事,思来者”,司马光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等,表达的都是此意。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修史鉴史的传统,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后代为前代修史,既是对前代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新王朝治国理政的镜鉴。深邃的史学传统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历史情怀和历史洞察力。
关于研究、学习历史的价值及功能,习近平有四个生动的比喻。其一,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昨日世界发展而为今日世界,当代世界遇到的现实问题不少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亦可作今日之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5]。其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16]。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使得国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时刻激励着其自醒、自强。其三,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会增加正能量[17]。其四,历史是一面镜子和智者。借助历史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通过与历史对话,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18]。
(三)历史研究使命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习近平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15]他高度重视历史认识、历史研究与现实认识、现实研究的贯通性和一致性,就此提出了两个重要论断:其一,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是观察历史的中国。中华文明史5 000年经久不衰,不了解、不掌握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特质,尤其是不知晓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文化,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及其选择的发展道路就难以全面把握和充分理解。其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各自的道路选择及发展历程,只有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才有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15]。
(四)历史主体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在历史哲学中,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能够主宰和创造历史,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个人崇拜就是英雄史观的一种集中表现。唯物史观并不否认英雄、伟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只有代表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早在中国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强调民心向背的历史作用,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传曰:‘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习近平运用唯物史观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动力[9]204;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19];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20];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14]。中国古老的文明及其辉煌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勤劳苦干、接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中国人民现代的奋斗及发展历程,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谱写而成的,其间充满了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不可忘却、不容否定。历史和现实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无比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
人民中心论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他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反复强调坚持以民(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必须牢记社会责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1]44-4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他告诫全党,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历史形态论:历史事实与历史进步
尽管历史记载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史家及后世统治者的主观因素,但我们还是深信,它都没有改变这一前提:“历史本身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22]236习近平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16]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要想了解社会发展大道,必须首先了解历史;而要想灭亡一个民族或国家,首要方法就是消灭其历史——践踏其民族历史、解构其民族文化、荡涤其民族自信、破坏其民族认同。
针对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至今仍然矢口否认甚至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历史,拒不认罪和道歉,201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认识和记述历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用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23]。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敌对势力也对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竭尽攻击、丑化、诬蔑之能事。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否定苏联(共)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导致思想混乱、人心涣散。
在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是表征社会发展向度的重要范畴,旨在揭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变化、发展、演进的总体趋势和历史过程。习近平指出:“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1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发表了“历史终结”论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在走向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随着冷战的结束,“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自由民主制度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其实,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并非建立在对世界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客观研究基础之上,只是对当时世界局势变化表象的一种形而上学式解读。“9·11”事件后,“历史终结”论的困境开始凸显。美国不仅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根本无法建立稳定有效的民主制度,反而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无尽的混乱和灾难。解体后的苏联、剧变后的东欧既没有享受到西方的“民主红利”,也没有实现经济的腾飞。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欧洲和全世界,折射出资本主义体系性危机。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而且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事实证明,当今世界所迎来的,不是什么历史终结,而是人们“所知世界的终结”(借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99年出版的著作名)。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24]。
三、习近平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历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在人类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各个民族和国家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也表现为其各自的特殊性及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从历史哲学角度看,任何一个成熟的、伟大的民族和国家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选择、确立、修正、持续,都必然经历一个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漫长历史过程。
(一)中国道路的自身历史维度
所谓中国道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中国道路是指中国自古及今的社会发展道路;狭义上,中国道路特指改革开放以来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5]15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道路问题始终是最根本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世上道路千万条,但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却异常艰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尤为不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终于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585“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环境来变更旧的环境。”[7]88显然,中国的历史传统、国情,就是探索中国道路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6]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8]30-40。用历史发展的长镜头来观察,这条道路的远景是对中华民族5 000年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中景是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国革命斗争历程的深刻总结,同时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率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艰苦奋斗历程;近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维度
习近平站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500余年发展过程的历史视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置于世界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演进历程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阐明了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卓绝的实践中,经过不断总结和反复比较才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中,独立自主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沉重代价,才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19-24。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8]21
(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观集中体现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8]69。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如何历史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其在本质上都属于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新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前的建设成就无疑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和基础。从历史的、实践的观点看,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对立的,不能相互否定[8]22-23。二是如何历史地看待改革开放初期与改革开放攻坚期的战略策略变化。改革开放在中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倡导实施“摸着石头过河”、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策略方法。十八大之后,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新形势,习近平系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强调“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8]67-68。只有通过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才能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减少盲目性和分散性。
(四)中国的长征与新长征之路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某些重大事件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往往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闪烁出更具魅力的光芒。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红军长征,是对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乃至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既是历史的长征,也是时代的长征。长征胜利80多年来,“长征”之含义已经超越20世纪30年代中期红军长征历史的特指,不断被赋予新的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内涵,化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建设、改革、富强、复兴征途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识。我们党把“长征”胜利之后的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征程都视为“新的长征”。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27]1438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的艰苦探索和曲折实践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道路。习近平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4]对于奋斗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而言,长征永远在路上。
(五)中国梦的历史追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认为,“中国梦,既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8]49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追求“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的理想目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基础,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的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率中央领导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比喻中华民族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发展[8]35,生动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景象和几代中国人寻梦、追梦、圆梦的艰辛历程,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及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四、习近平的传统文化与文明互鉴历史观
(一)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致力于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国家,都必然面临着如何认识和对待本国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因此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9]。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丢弃这个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抛弃或者背叛自己的历史文化,那就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还很有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自先秦以来产生和形成的以儒家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思想文化,记载着中华儿女在创造和推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活动、系统深刻的理性思维及其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构筑起了中华文明独特而完善的价值体系,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追求。其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种文化基因根植在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构成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植根的文化沃土。
习近平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发展道路和治理体系的选择都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社会自古及今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特质。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并且在当代又焕发出伟大复兴之勃勃生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传统,铸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这种传统和精神为中华民族构筑了共有的永久性精神家园,是其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得以长期站稳脚跟的根基。
对于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一是“两坚持”,即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传承中华文化,既不是简单复古,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因素[20]。二是“两有”,即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三是“两相”,即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正如伽达默尔借用黑格尔的观点所言:“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28]221四是“两创”,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014年3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的重要论断[29]。历史表明,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华文明既是中华民族世代创造、传承、积累形成的本土文明,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中华文明在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独特贡献的同时,也从域外文明汲取了丰富营养。海陆丝绸之路之开辟,大批遣隋遣唐使争相来华,佛教传入中国进而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儒学传入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科技发展并影响世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史例。其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则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我们更应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待中外文明,正确的态度是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30]。
五、习近平的和平发展与全球治理历史观
(一)在外交政策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6]16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既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也有“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仁本》)的历史警诫。因此,一方面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根本问题上与任何国家做交易、搞妥协。另一方面,又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平友好理念,发起制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国人从近现代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掘中国传统治理理念中的积极因素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习近平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既需要理念创新的引领,也需要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之积极因素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有助于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31]。
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挑战、风险、危机和不确定性成为世界新常态。人类社会已经成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习近平就此提出了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10]。从历史源头上看,这一理念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和合理念和“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奉行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外交政策,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传统智慧与天下情怀。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这是中国向联合国提供的可以惠及全人类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构筑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实践,就是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我国同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今天,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探索如何实现中华文明与欧亚非大陆古老文明共同复兴之道,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得到了10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家组织的积极响应。这一战略举措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进而把快速发展的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发展和文明交流全方位地结合了起来。
六、习近平的历史学习观
习近平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学习。”[9]245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着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与思想智慧。总结历史上升平之世社会进步的思想智慧和成功经验,吸取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研读历史经典,能够帮助我们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知新、彰往察来的作用。
习近平倡导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借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9]34。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和领导工作水平,学会用深刻的历史思维思考问题,用深远的历史眼光谋划决策,自觉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办事。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N].人民日报,2014-09-25(02).
[2]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论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10]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01-20(02).
[1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01).
[1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16-07-02(02).
[14]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1日)[N].人民日报,2016-10-22(02).
[15]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2015年8月23日)[N].人民日报,2015-08-24(01).
[16]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4年7月7日)[N].人民日报,2014-07-08(02).
[17] 李斌.习近平: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再访西柏坡侧记[N].人民日报,2013-07-14(01).
[18]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N].人民日报,2016-12-01(02).
[1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20]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15-10-15(02).
[2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N].人民日报,2015-07-31(01).
[2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N].人民日报,2014-09-04(02).
[25] 张兆端.论“中国道路”的五个维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2).
[2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N].人民日报,2013-12-27(02).
[27]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8]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9]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N].人民日报,2014-03-28(03).
[30]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N].人民日报,2016-05-19(02).
[3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