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当前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
——雨花中学为例
2018-04-14申艳红
申艳红
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在当今充满挑战的社会发展新背景下,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应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在一种 共生的形式下相互结合推进。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的目的就是希望建成的校园硬件设施与经营管理校园的软件之间能够形成默契;从而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利于其自身学习和整个学校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成长环境。
1 设计理念
学校是文化传播和青少年成长的最重要场所,在这里进行的不单单是简单的知识讲授,告诉孩子真实的世界是怎样才是最重要的。学校不应该只是教室加操场的常规模式,充满朝气的探索,开放式的交流,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尽情地自我表达,是教学的一大理念,也是创造美好校园的出发点。
多层次的活动交往空间,现代教育理念中学习的方式和场所已不再局限课堂,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校园,外部开放空间和建筑内部的驻留空间成为校园交往空间的主体。在顺应现有教育制度教学秩序空间的要求下,尽可能的释放兴趣空间,把辅助空间与其他兴趣空间塑造成为一个开放有趣、灵活灵动的生活空间,给孩子们梦幻天堂的感觉,激发其想象力,启发其创造力,开发其智力。在设计中,把不同的功能体块围合成大大小小的庭院,满足学生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利用不同标高的屋顶平台营造了活动的场所;各个不同层面上的走廊结合不同的功能空间,或宽、或窄,营造出多层次、立体而富有变化的交往空间[1]。
2 项目概况
雨花中学位于长沙高铁新城片区,用地东邻城市主干道,西靠城市次干道,南邻城市支路。北侧紧邻二类住宅用地,暂未开发。其中用地东侧有一条220千伏的架空电力线路穿过。另外由于地铁线在城市主干道路下方穿过,因此该用地东侧有部分用地在地铁线的控制保护区内。
用地呈矩形,地形大体平整。项目用地面积为55244.39平方米,净用地面积46900㎡,总建筑面积21497.76平方米,该学校为初级中学,共36个班,学生共计1800名,并配备有行政办公、专用教室、普通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各类设施。
图1 项目区位
总规划方面,在现有条件下,校园用地完全避开高压线进行布局。建议在后期高压线埋地后,该预留区域设置为种植园和植物园,种植园为36个班提供36个试验田,是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留存敬意。植物园可以普及自然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
3 规划篇
空间场所是行为的载体
对当前基础教育理念变革的认识
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如何
生活的成长乐园!
3.1 交通设计
用地三面与城市干道相接,东侧城市主干道高塘坪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不适宜设置学校出入口;用地西侧与地铁维修厂房隔路相望,导致城市次干道金太路大车,货车较多,可以设置后勤出入口,不宜设置主要出入口;用地南侧城市支路银湖中路南侧为2类住宅用地,适宜设置学校的主要出入口。
学校内车行道路沿北侧和东侧布置,北侧道路直通食堂,方便后勤货物的运输,东侧沿道路布置学校的地面停车位,南侧沿道路布置社会车辆停车位。
图2 学校透视图
图3 校园庭院
3.2 功能分区
为了规避架空的高压线和地铁4号线的保护控制区,在用地东侧让出一个6500平方米左右的绿化植物园,用地西侧为运动区,设置了一个400米的跑道和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可以为教学区隔离西侧地铁出入口的噪音影响。学校的主要建筑物布置在用地的中间位置。从南至北,依次为行政楼、教学用房、食堂和风雨操场。并且通过连廊把各个功能空间串联起来,使整个空间布局,分区明确,使用方便。
3.3 空间布局
校门结合钟楼和矮墙,形成了一个富有几何感的入口空间。进入校门,是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大广场,可以满足全校师生共同举行集会活动。结合进入二层平台的大台阶,为给学校提供了一个较大的仪式空间。
教学空间通过大台阶到达二层大平台,双首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休息场所,合班教室和图书馆的屋顶成为两栋教学楼有机联系的大平台,又和操场的看台有机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功能体块之间,形成了高低不同的观景平台。可满足学生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同时利用不同标高的屋顶平台营造了活动的场所,这些场所都和连廊联系起来,方便从不同的方向到达。环形通廊不单只在恶劣的天气下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还组织了各个功能空间,是整个校园的枢纽。各个不同层面上的走廊结合不同的功能空间,或宽、或窄,营造出多层次、立体而富有变化的交往空间[3]。
4 关于教育空间的探索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应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全面的体验。校园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多功能教学空间为出发点,雨花中学立足于这样的趋势下,教学楼的学生活动空间结合屋面平台,廊道设置立体绿化,在完善校园生态景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活动交流休息空间。图书馆与合班教室之间设置中庭,在中庭种植四棵黄山栾树,四季会呈现不同的色彩。中庭上方设置紫藤花架,图书馆及合班教室结合中庭共同形成了校园中独具自然氛围及艺术氛围的场所。图书馆内部结合阅读大台阶和面向庭院的景观落地窗,灵活设置书架及座椅,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的阅读空间。
由于湖南地区阴雨及暴晒天气较多,因此结合看台下面的空间设置风雨跑道,同风雨操场共同完善学生们的室内运动场地。钟楼、矮墙及看台成为围合入口仪式广场的西界面,设计中在看台上设置绿化,看台下设置文化墙,增添仪式广场的生态氛围及文化氛围。
[1] C.威廉姆·布鲁贝克,雷蒙德·鲍德维尔,格雷尔·克利斯朵夫,等.学校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陈家琦.现象的透明性与校园教学建筑[D].上海:同济大学, 2007.
[3] 华黎.微缩城市——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设计[J].建筑学报,2011,(0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