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樟子松育苗技术

2018-04-13谭士宏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立枯病樟子松乳油

谭士宏

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树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侧方光照充足时,侧枝及针叶繁茂,幼树在树冠下生长不良。樟子松适应性强。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均能生长良好。其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梨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拷胶。

1.育苗

1.1育苗地的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较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果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和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要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土壤板结,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1年到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1.2种子处理:为促使播种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抗性,在播种之前,种子要进行催芽。播种5-7天,先将种子消毒后,再用40-60℃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放在室内温暖处,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到种子有50%裂口时播种,发芽率达34.5%。

1.3施肥: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必须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月巴,每亩施2-3万斤。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梨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1.4作床一般采用高床作業,床高10—15厘米,小步道宽50厘米,床面1米,长10米。作床时可先作下床,充分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再将步道土翻到床上搂平压实,并保持床面平坦,以免遭雨或浇水时,种子幼苗被冲淤,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1.5播期适期播种对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是很重要。根据几年来各地不同播种时期试验证明,平均地表温度达8—9℃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大兴安岭林区适期为五月中旬。播种前苗床表土要保持适度温润,如干燥应少量浇水,待床面稍阴干时,用耙将床上面搂起0.5—1厘米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播种滚,横床条播,播幅宽3—4厘米,行距8—10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芽干,覆土约0.5厘米,不宜过厚,否则幼苗出土困难。樟子松种源少,种子珍贵,要节约合理用种。通常每亩播8—10斤。

1.6播种地管理加强播种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关键。风沙严重的地区,如育苗地无防护林或防护林稀疏,则必须在播种区四周及中间设置防沙障,防沙打幼苗。

2.病虫害防治

2.1落叶松毛虫

危害针叶,防治方法是搞好虫情测报工作的同时,幼虫食叶期喷松毛虫杆菌,成虫期设黑光灯诱杀。此外,每株成材树绑毒绳也是防治松毛虫的良好办法。

2.2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树干基部,而且枯立木、病腐木、风倒木和风折木则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卫生外,喷六六六粉剂。

2.3松苗立枯病

此种病害发生在1—2年生幼苗上,也有发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最高。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口增加而变化,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

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一般说来,土湿低温时,丝核菌多、土壤干燥,气温高时,镰刀菌多。幼苗被害后,经几小时就发病,因而传染很快。出苗后发病时用药防治:30%苏化911粉,每亩用药量0.75公斤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30%苏化911乳油 720毫升加水250-500公斤,或新吉尔灭1:5000倍也行。每次施药10-30分钟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

2.4药剂防治: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或50%敌百乳油1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300倍的液体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0%蔬果磷乳油5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天喷1次6%可湿性六六六200倍液。

(作者单位:156324黑龙江省建三江胜利农场林业局)

猜你喜欢

立枯病樟子松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