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顶级部队医院301
2018-04-13豆沙饼
豆沙饼
将军建立的医院番号301
时光回溯到1954年。刚从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回来的洪学智将军,被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的黄克诚将军找去谈话,并接受了一项重大使命——出任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
接受任命后,洪学智中断学习,开始了总后勤部各个机构的整顿工作。其中,对部队医疗系统整顿的最大事件就是成立了解放军301医院。
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里最有名气的医院当属北京协和医院。
这家由美国人在1921年开设的医院,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最高超的医术水平。随着新中国建立,北京城里各国的外交机构越来越多,协和医院成为了外交人员看病和住院的首选。
而当时协和医院属于军管单位,外国人员和军队人员在一起看病,双方极不方便,也不利于保密安全。周恩来总理便指示协和医院划归国家卫生部门,再成立一所归军队管的医疗水平比较高的医院。
由此,301医院的筹建提上日程。
301,原是华北军区一所学校的代号,后来这所学校改为医院,但规模很小,设备落后,医疗水平也比较薄弱。
1952年,这所番号为“301”的小医院从天津搬迁至北京,并在五棵松建设了一个拥有400张床位的临床学院,军委决定将其划归中国协和医学院管理。
随着解放军总医院的筹建提上日程,中央决定以301医院为基础,充实力量,增加设备,扩大规模。1954年,这所医院正式命名为“解放军第301医院”。
三年后,它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的番号不再出现在名称中,但很多人还是习惯称之为“301医院”。
苏式病房楼
301医院最早的病房楼,完全是苏联式设计,即“凹”字型。
大楼门口在凹心中间,一侧为办公室,各种实验室,阶梯教室。一侧则是长长的病房,算地下共有七层,16个病房,每个病房平均40几张床,粗略估算有近700床位。
楼下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能到门诊大楼,能通外科大楼,甚至时常有人迷路。据说,这种设计是参照着圣彼得堡的前苏联军队基洛夫医学院建设图纸拷贝改进的。
基洛夫医学院大名鼎鼎,不但在前苏联,就是在国际上也堪称一流。它集苏军高等医学教学、科研和保健为一体,汇集先进医学装备、顶尖医学人才和高端研究课题,具有极好的供应保障能力。
可见,301医院一起步就瞄准了国际先进水平。
南楼往事
从建成之日起,301医院就成为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除了承担全军各军区疑难杂症的诊治,收治来自全国的地方病人以外,它还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保健工作。
301医院里南边的一座病房楼,就是承担特殊使命、大名鼎鼎的“南楼”。许多国家领导人、高级知识分子都曾在此接受治疗。
南楼是整个医院防卫最严密的地方,出入都要凭出入证,门口两侧有警卫,周围还有三人一组的流动哨。
由于事涉国家机密,没有治疗护理任务的医护人员,就不能到南楼去。
鄧小平:出问题,由我和我全家负责
1976年末的一个暖冬,301医院的南楼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身着中式棉袄,眉宇间尽管隐含着一丝痛苦,但精神依然矍铄。他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出于安全和保密考虑,院方将南楼五层单独辟出来供他使用,出入都要搭乘专用的电梯。住宿和安全问题安排好后,就得进行术前的检查护理,以及制定手术方案。
按规定,给首长做手术必须将情况报告上级,得到批准才能实施,并且医院上下要严格保密,知道邓小平要做手术的只有参与手术和护理的人。
和普通人做手术一样,小平同志的手术也得让家属签字。
手术前,他对医生说:“我相信你们医院,相信你会尽最大努力来治病,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万一出问题,由我跟我的全家负责。”
在接受手术时,小平还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他拒绝了全身麻醉,术后连一片止痛药也没吃,第三天不需人搀扶就独立下床了,甚至吭都不吭一声。
这种顽强的表现,给当时的主刀医生和护理人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身为他主刀医生的李炎唐在回忆录中感叹:“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自律精神可见不一般。”
除了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黄克诚、王震等领导人也曾在此接受治疗,给南楼增加了不少传奇色彩。
季羡林: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除了领导人,不少文化界人士也在这里就医,如钱学森夫人蒋英,国学大师季羡林等。
2003年2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因右小腿骨髓炎住进301,主诊大夫陈雯是位年轻的女医生,因为季老年事已高,初次治疗换药时,她十分谨慎,生怕弄疼了老人家。
但季老一直笑称“不疼不疼,你放心换吧”,说话间,陈雯却看着季老额头上逐渐沁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住院期间,前来拜访、探望季老的友人络绎不绝。一次,有人买来20多本季老的著作,要他一一签名做纪念。当时,他的视力已不太好,长时间写字手还会抖得很厉害。在场的护士建议挑几本重要的签名,他却笑着说:“一次签不完那么多本,我慢慢签就是了。”后来,季老硬是用手摸着把20多本书一一签上了名。
刘珍荣护士长记得很清楚,季老经常说起陶渊明诗中的一句话: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老说这就是他的座右铭,人活在世上就应该随遇而安、处之泰然,不管面对什么事情,哪怕是生死也是如此。
正是这种豁达,让他在南楼度过的6年多时光里,一直感染和鼓舞着周围的人,也为南楼往事添上了温馨的一笔。
如今,宏伟壮观的新门诊大楼拔地而起,慕名求医的人也数不胜数。关于301医院的传奇和故事,仍在不断上演,不断书就。
(韩丽荐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