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秒走2步,快走预防失智与延缓老化 等
2018-04-13
1秒走2步,快走预防失智与延缓老化
丹麦的一项心脏研究,纳入了1098名健康的规律跑步运动者。3950名健康但不运动的人,追踪长达12年,结果发现,规律快跑运动者的死亡率,竟然与不运动的人相当,比每星期慢跑的人死亡率高出9倍!该团队研究人员指出,快速跑步属于剧烈运动,长期下来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如果跑步是为了健康及延年益寿,建议每星期2~3次,每次30分钟,以适中速度慢跑,或是每星期4~6次的快走,每次40~60分钟为佳。一般而言,“快走”是有效又容易执行的运动,适合任何年龄。如何做?1秒走2步,大步小步皆可,可以从小步练习,体能适应后,逐渐增为大步,运动效果才佳,至少要达到流汗与会喘才有效,或利用跑步机(以每小时5~6公里的速度),每天40~60分钟,每周至少4天。
熟龄族“轻活动”半小时就能长寿
《美国老年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研究显示,65岁以上女性只要每天轻度活动30分钟,就能比久坐不动的人降低12%死亡的风险。
“轻活动”包括下楼拿信、在附近散步、洗衣服等,都是些不必花许多力气就能做到的小事。研究主持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家庭医学与公共卫生教授拉克鲁丝(Andrea LaCroix)说,这类活动占熟龄族日常动作的55%以上,以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这些小行动对身体健康没用,仿佛一定要大汗淋漓才叫运动,现在他们发现错了。
研究团队找来六千三百多名63~99岁的女性,请她们戴上装置7天,记录日常活动、平均追踪3年。团队发现,“輕活动”30分钟就有效,如果受试者一天里还有额外的30分钟中强度活动(例如骑自行车、快步走),死亡风险降幅更会增加到39%。
拉克鲁丝表示:“现在的运动建议——每星期需要150分钟中度到剧烈运动使熟龄族望而却步。”观念上如果能改成“这些轻活动我也能做,很简单”应该能激励更多人真的动起来,使之长寿。
运动搭配脑力训练改善记忆效果更好
许多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改善记忆与思考技巧,而最新一项研究进一步结合运动与脑力训练,发现两者有互补效果,前者刺激出更多新的神经细胞,后者则能强化神经细胞的存活与功能。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r University)针对95名无运动习惯的大学生测试,先检查体适能并完成记忆测验,接着分成3组:第一组维持原本生活形态;第二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20分钟的高强度飞轮训练;第三组除了飞轮训练外,运动前后多增加20分钟的脑力训练,用电脑练习辨别相似的人脸。
实验持续6周后,检视3组受试者的体适能与记忆能力。结果发现,有运动的两组,在体适能与记忆上表现都较好;而体适能改善最多,且同时有训练脑力的受试者,记忆测验的成果提升最明显。
同时训练身体与心智最能助于改善记忆,研究主持人海兹(Jennifer Heisz)指出,体适能改善的同时,大脑中的神经滋养因子(BDNF)也会增加更多,这种蛋白质有助于脑细胞的成长、运作与存活。
空气污染愈严重骨质疏松风险也提升
空气污染不仅危害肺部、心血管健康,最新研究显示,还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症与骨折风险。
一项刊登于《刺胳针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期刊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两项研究数据。第一项针对美国东北部920万位医疗院所的患者进行8年追踪;第二项检视美国波士顿地区692位低收入男性的副甲状腺荷尔蒙浓度,该荷尔蒙与骨骼健康相关。
第一项研究结果发现,65岁以上患者,随着空气污染程度,尤其是PM2.5的浓度愈高,骨折的风险也会提升,其中身处PM2.5最高区域比最低区域,提高了5%的发生率。第二项结果则显示,住在空气污染愈严重地区的中年男性,体内的副甲状腺荷尔蒙浓度与骨密度都愈低。
研究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环境医学教授巴卡尔利(Andrea A. Baccarelli)指出,空气污染危害好比抽稀释过的烟,也会造成癌症、心血管疾病与骨密度降低。
“即便空气污染程度是环境保护署所认定可接受的范围,还是会增加健康风险”巴卡尔利提醒。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