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居易:只用一半功力,就征服了日本

2018-04-13六神磊磊

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恨歌天皇文集

电影《妖猫传》对白居易和《长恨歌》十分推崇。《妖猫传》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梦枕貘,据说这本书写了17年,耗费了2600张稿纸,他的书也让很多国家的读者更了解了中国的白居易。为什么这位“貘作者”这么用力地膜拜《长恨歌》和白居易呢?这就要说到白居易在日本的超神地位。

在唐朝,有一个人,只靠一支笔,就征服了整个日本,他就是白居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在日本平安时期,白居易简直是个神。

白居易什么时候在日本火起来的呢?居然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当时,嵯峨天皇把《白氏文集》叫作“枕秘”——枕头底下的秘密宝物,天天学习膜拜。这个超级粉丝要求宫廷里专门设了《白氏文集》的侍读官,解决编制待遇,别的不用干,只用好好读白居易。后来的醍醐天皇也把白居易当偶像,“平生所爱,白氏文集七十卷是也。”就是他的粉丝宣言。

在大唐,白居易每写出一首诗来,就以闪电般的速度传到日本。他的《春江》大概是元和十五年(820年)写的,但在823年,嵯峨天皇就拿着它里面的句子,在下属面前嘚瑟了。《长恨歌》是白居易在元和元年(806年)写出来的,短短12年后,日本官修的《文化秀丽集》就效仿了里面的句子“鸳鸯瓦冷霜华重”。在没有微信、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简直是神一样的速度!

不但皇室喜欢白居易喜欢得不得了,民间也疯了。日本人正儿八经地建起了“白乐天神社”,大家把他当作文殊菩萨来膜拜。平安时期,日本作家没有不读白居易的。平安朝三个最顶尖的汉文学家——营原道真、都良香、岛田忠臣,都受白居易影响很大。都良香写过一篇《白乐天赞》,全文就一个主题:表达对白居易的热爱。他给了白居易一句话:“集七十卷,尽是黄金!”

白居易墓前日本人留的碑,文字是: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文艺女青年当然更是对白居易迷得不得了。《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的祖宗级神作,這部小说的作者紫式部是白居易的超级粉丝。紫式部在具平亲王手底下做事,按照亲王的吩咐,她专门开了白居易“新乐府”诗歌的讲坛,有人做过统计,她的《源氏物语》里有106处引用了《白氏文集》。

为什么日本这么膜拜白居易呢?大概是白居易的写作风格。白居易写诗,通俗又细碎,特别是写大自然的时候,有一种超脱、平静但又略带伤感的美,特别能征服日本人的心。

日本有一位名叫矢代幸雄的美术馆长说“雪月花时最思友”,这一句白居易的诗,可以最好地总结日本美术的特征。这件事,作家川端康成也提过,是他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著名讲演《我在美丽的日本》里说的。

其实,让日本顶礼膜拜、奉为大神的,只不过是半个白居易而已。白居易一生写诗无数,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闲适诗和伤感诗,比如《长恨歌》,以及“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日本人学习和领悟的,主要是这一部分诗。

而日本人了解很少的另一类,是白居易的讽喻诗,也就是直面社会、同情底层人民、批评和揭露人间不平的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日本对白居易的这部分重要诗篇,了解不多,学习也不太多。日本其实只学习了那个闲适、伤感、碎嘴的白居易,却不了解那个炽热、勇敢、刚毅的白居易。换句话说,白居易只用一半功力,就征服了日本。

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有伟大的文艺,必须能对外输出伟大的文艺,像白居易的诗一样,超越国界和民族,跨越大海和重洋,才是大唐之为“大”的魅力。

不过,曾看过一个统计调查说:在日本,最受欢迎的唐代诗人当然是白居易,但最受推崇的唐诗句子,却是另外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个作者叫作杜甫。

所以啊,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武鑫鑫摘自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

猜你喜欢

长恨歌天皇文集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郭汉城文集》简介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