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
2018-04-13
“杀熟”我们都知道,熟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亲戚之间时常发生,它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却破坏信任的行为。当你自认为与对方很熟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放松警惕,所以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啊!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模式如同雨水一样渗透进生活的每一处土壤,人们在享受互联时代便利的同时,却被另一位不速之客完成了一次暗杀。
这个杀手就是如今被炒得火热的大数据。最近,有一则事件将大数据的暗杀伎俩公之于众,某打车软件居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机型号和不同的注册时间来收取最终的打车费用。无独有偶,很多消费者也通过不同的途径投诉某某旅游类APP在预订酒店和飞机票时存在价格欺诈现象。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是,这些软件提供给老用户的价格要比提供给新用户的价格高,有的甚至高出数倍,而且一些老用户还反映本来显示在主页上的优惠信息在自己登陆之后却玩起了消失。
商家的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叫做一级价格歧视,也叫完全价格歧视,通俗的解释就是人家已经知道或者预估出你将要为商品支付的价格,或者说商家已经知道你打算花多少钱了。那么商家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背后的杀手——大数据了。在智能终端,我们每一次完成交易的时候,交易信息细节都被记录下来,包括浏览的次数,浏览的时间,下单未支付的情况,订单撤销等全部细节都详细记录,之后的数据运算就能大概对你的购买心理预期做出一个相对准确的预估,所以在你打开APP开始叫车、预订机票酒店的时候,对方已经为你量身定做了一整套报价。
其实这种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涉嫌违反《价格法》的有关规定,但价格歧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手段,也有专家认为这种价格歧视实际上是在吸引那些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新客户,通过优惠、打折等手段完成销售。由于老客户在价格方面可能已经不在像刚开始那样精打细算,他们会非常自然地完成交易,所以针对新客户的优惠力度往往也大于老用户。还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我们在使用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时都有一种惯性,一旦使用习惯了就很难再去尝试同类的其他软件,这也给了商家可乘之机。
在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建立的关键阶段,一些不良商家为了不正当利益所采取的欺诈行为很明显已经伤害到了客户群体对其的信任,结果可想而知。大数据时代赋予商業更多的便利和信息,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依法行事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不要以为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能够长久维持,为了一点儿甜头而投机倒把无异于杀鸡取卵。互联时代既给商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透明化的监督手段,所以一切欺瞒消费者的做法都是掩耳盗铃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