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2018-04-13陕西省定边县杨井镇畜牧兽医站718699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抗毒素梭菌创口

陕西省定边县杨井镇畜牧兽医站 718699

高 琼 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畜牧兽医站 718699

1 病原学

该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无荚膜,能运动,常单个存在,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破伤风梭菌在动物机体内可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引起动物的强直症与局部组织坏死和溶血。该菌体抵抗力不强,一般的消毒药能在短时间将其灭活,然而其芽孢抵抗力极强且耐热,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年,10%漂白粉、10%碘酊可在数分钟内将其灭活。

2 流行特点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经畜体创口侵入组织内,其后形成破伤风毒素而致病。也有出生不久的仔畜因脐带感染而患病的情况发生。羊常因断角、去势、断脐和其他创伤或擦伤而感染,尤其是小而深的创伤,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痂皮封盖而造成厌氧环境,可加速病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致病。有时也可经胃肠黏膜而感染。该病无季节性特点,往往成零星散发,但在春秋多雨时节及环境卫生较差的情况下易流行。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通常在15天以内,长者或达数月。病羊初期出现行动迟缓、掉群现象,头颈活动不灵活,采食咀嚼动作迟缓,吞咽困难。常因急性胃肠炎而引起腹泻,伴随病情的加重,表现为卧立困难,四肢逐渐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尾直。因唾液无法咽下而流涎,双眼呆滞,应激性明显升高。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四肢僵硬,无法采食与饮水,呼吸浅表急促,呼吸功能障碍,系统功能衰竭最终而亡的状况。本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畜通常于发病后1~3天死亡。

4 剖检病变

对病死羊剖检一般无显著病理变化,通常多为窒息而亡,血液凝固不良呈暗红色,黏膜及浆膜上有小出血点。肺脏水肿、充血。神经阻滞有淤血和小点出血。肌间结缔组织呈浆液性浸润并伴有出血点。

5 诊断

根据病羊的创伤史,以及典型的破伤风症状,譬如全身强直、举尾、神经反射兴奋性增强、神志清醒、体温正常等,即可确诊。必要时也可从创伤感染部位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同时结合动物试验进行诊断。此外,本病在临床上要同脑膜炎做好鉴别。脑膜炎病羊精神颓废,牙关不紧闭,外部刺激不会导致远部肌肉的强直痉挛。

6 治疗方案

(1)西药治疗。消灭痉挛毒素是治疗畜体破伤风疾病的重点。采用青霉素解决畜体创口的原发病灶虽然可以遏制毒素的扩散,但从本质上而言,应用抗毒素中和畜体内的毒素才是控制病情的根本手段。为此可肌肉或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万~10万单位,以中和毒素。对于肌肉痉挛的病羊,可肌肉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10~20mL,并配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mL。对牙关紧闭的病羊,使用2%普鲁卡因5mL+0.1%肾上腺素0.2~05mL,注入两侧咬肌。倘若病羊无法采食,可补糖、补液。在对创口进行消炎处理时,可肌注青霉素、链毒素各40万~80万单位,2次/天,连用3~5天。

(2)中药治疗。配合中药治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川芎、清半夏各4g,天麻5g,炒蝉蜕、炒僵蚕、天南星各7g,羌活、防风各8g,水煎2次后混合,待温后加黄酒50g,通过胃管投服,连服3剂,每2天1次。根据畜体症状程度选择药物加减:如创口在头部,重用白芷;创口在四肢,重用独活;瞬膜外露严重,重用防风、蝉蜕;牙关紧闭,加细辛 1~2g、乌蛇 3~6g 和蜈蚣 1~2条;大量流涎,重用僵蚕、半夏。

治疗期间应将病羊置于清洁、干燥、安静和较黑暗的房舍内,并且给予病羊易消化的饲料和充足洁净的饮水。通常情况下,病羊患破伤风后,倘若第一时间内能够获得妥善处理,且早期、中期治疗进展顺利,均可保证康复。但也和畜体本身的抵抗力有一定的关系,少量畜体预后不佳。老龄、壮龄预后最好,幼龄预后不良。

7 预防措施

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外伤。发生破伤后要及时使用碘酒严格消毒,同时避免粪便、泥土等侵入伤口。注重接产时的消毒工作,对脐带断端要涂抹碘酒。羔羊的预防,以给母羊在妊娠后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较为适宜。在流行区域,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能够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猜你喜欢

抗毒素梭菌创口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心灵创口贴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急诊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告知单应用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