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设计为导向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8-04-13鲁红权

山西建筑 2018年8期
关键词:结构力学导向应用型

田 芳 鲁红权

(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土木工程专业在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开设,结构力学则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它承接材料力学中的单个构件受力基本知识,又与结构工程紧密联系,在建筑、桥梁和水利等专业中有重要的地位。结构力学的公式复杂,应用于结构的形式变化多样,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能够举一反三,导致学生感觉课程看起来难度不大,运用起来效果不理想。因此,“结构力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不仅可以提升本课程教学效果,还可以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知识应用、能力为本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将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法应用于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1 结构力学课程项目化

结构力学课程系统性强,前后的递进关系明显。那么要求在课程项目化的时候考虑到这些因素,而土木工程的形式多表现在常见的建筑、桥梁结构中,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常见的工程案例中,可以将抽象的力学简化模型给予形象具体化,加深理论知识的应用。在结构力学课程的任务化设计中,所设计的案例除了体现工程应用,还要结合课本知识来完成,难易适中,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根据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将各章节内容归纳整理成与之对应的工程设计案例。这打破传统的以教材章节为轴线的教学顺序,将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入各个项目中,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力学项目化后与教材教学内容的对应

2 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结构力学”以应用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知识学习采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突出知识的运用技能。下面以“任务6:多层多跨框架设计”为例,阐述教学实施具体步骤:1)任务下达。教师下发任务书,提供项目“框架结构”的工程背景资料,解释任务,告知学生完成任务后所需要提交的资料,使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同时,可能多地借鉴学校已有建筑的“框架结构”工程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有较强的项目完成的信心。2)任务实施。学生小组以3人为宜,分析讨论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结果正确性的判断,最后形成撰写规范过程详细的计算书。在此期间教师对各小组的问题进行答疑指导,并记录过程,形成中间过程的成绩,占项目过程考核的50%。3)任务考核。每组同学将自己组所设计结构的成果制作成PPT进行讲解,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给出项目的答辩成绩,占项目过程考核的50%。

结构力学课程中的过程性考核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期末试卷的考核占40%,这样可以较大地增加学生对应用设计的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在学生完成各项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提高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通过对本校2014级和2015级土木工程的本科生使用应用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法表明,将该方法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是可行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较好的满足以知识应用、能力为本的应用型教育要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应用设计为导向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在本课程教学中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不断寻找适合当前学生的教学方法,力争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马剑,卞梁.项目教学法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76.

猜你喜欢

结构力学导向应用型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枞树型轮槽加工用中心架整体结构力学分析
浅谈新时代下结构力学在教学中的改革
Sphere梯度孔结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工程设计中结构力学概念的应用
工程设计中结构力学概念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