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2018-04-13牛小育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牛小育

(郑州颐和医院骨科三病区,河南 郑州 450047)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简称PVP)治疗[1],既能提高患者椎体强度,保持患者椎体稳定,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现将此种治疗方案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分析均有明确病史和疾病临床表现,经X线检查有骨质疏松和椎体楔形变、椎体压缩性改变等症状,经MRI确诊椎体为疼痛源,排除了脊柱以外原因导致的疼痛。排除了恶性肿瘤转移、精神疾病及不配合治疗和研究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60~85岁,平均(72.3±4.6)岁;根据发病部位分类:7例为胸椎T1~10,30例为胸腰段T11~L1,8例为腰椎L2~5;观察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61~85岁,平均(71.9±4.8)岁;根据发病部位分类:6例为胸椎T1~10,29例为胸腰段T11~L1,10例为腰椎L2~5;2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给予口服止痛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国药准字H10960217,生产企业: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每次用药量为0.1 g,每日口服1次。②观察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了解患者病史,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和椎体受累程度,了解椎体塌陷程度,对椎弓根、椎体后缘骨质受破坏的情况进行观察,排除了椎间盘突出和脊髓神经根压迫、关节病变、椎管狭窄等疾病。术前,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排除了手术禁忌。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悬空腹部,行局部的浸润麻醉,以C臂X射线机监视,按照椎弓根部位选择进针点在皮肤上取切口,插入含套管穿刺针抵到骨膜,保持椎弓根穿刺点和椎弓根的一致性,逐渐进针使导针处于椎弓根内。当针尖至椎体1/3处停针,将针芯拔出后,将套管当作工作通道,先为患者注射10 mg地塞米松注射液后,再向其中注射骨水泥,注射时要经C臂X射线机监视下完成,观察骨水泥充填和扩散的情况。若骨水泥发生渗漏要及时停止,注入时把套管退至椎体后。术中,要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胸闷、下肢疼痛等不良反应。注射完成以后等待骨水泥的凝固,再将套管退出,经过10 min后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再将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计算2组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变化情况;根据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7 d、1月疼痛评分,疼痛评分由患者自行记录疼痛期间评分,以0分表示无痛,以10分表示疼痛剧烈无法忍受[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1 d、7 d、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VAS评分分)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

术前,观察组(40.0±10.2)%,对照组(40.2±10.5)%;术后,观察组(24.5±10.5)%,对照组(38.5±12.8)%;观察组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对比差异,t=5.4979,P=0.0190;对照组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对比无差异,t=0.2925,P=0.5886;治疗后观察组椎体高度压缩率优于对照组,t=8.4084,P=0.0037。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为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症严重并发症包括疼痛和骨质,其中腰背痛发生率极高,多发病胸腰椎负重的节段。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应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传统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传统治疗主要是选择药物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等方法,但是保守治疗会加剧骨质的流失,还容易发生褥疮[3]。开放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对手术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也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以快速止痛,骨水泥将椎体填充以后能即刻完成椎体的加固,脊柱稳定性也更好,还能使骨折微动刺激神经末梢情况得以消除。骨水泥热效应、单体细胞毒作用都会使患者的感觉神经末梢被破坏。PVP对椎体严重压缩为相对禁忌,其中治疗压缩50%以下轻中度骨折治疗效果更佳,可以取得更好的复位效果,很少发生骨水泥渗漏或填充量少,在短期内就可以取得较好镇痛效果。而且患者术后的椎体高度改善明显,短时间就可以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其中产生疼痛的原因可能是脊柱不稳定,而骨水泥热效应也会使感觉神经末梢被破坏从而影响减轻疼痛的效果[4]。

综上,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对比结果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更为理想,可以快速止痛,提高椎本刚度、强度,使部分椎体高度得以恢复,还能脊柱后凸畸形情况得到矫正,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量较少,论证可靠性仍需进一步采集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戴腾,施克勤.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6):1895-1897.

[2]盛朝辉,李东胜,孙东平,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5):5-6.

[3]温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甘肃医药,2017,36(3):202-203.

[4]王传功,崔文峰,尹双成,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渗漏的预防[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906-907.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健康宣教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作用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