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产业论下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
——以安徽省为例
2018-04-13聂媛媛杨善啸曲泽静
聂媛媛,杨善啸,曲泽静,陈 浩
(1.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铜陵学院团委,安徽 铜陵 244000;3.财政部安徽专员办,安徽 合肥 230071)
资源短缺、食品安全、产业链效益偏低、乡土文化消解是当前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标准化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可以推进生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采用标准化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必然[1]。近年来,国外围绕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标志认证等各环节,构建大量的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及监督监控标准,以上共同构成生态农业产业的标准体系框架[2]。国内学者研究的主流观点有:邱建军[3]认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层、共性层、个性层及细化层,重点按照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划分;余德鸿[4]以“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发展模式为核心构建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包括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11个方面;霍哲珺[5]以“生产流程”为依据将其划分成“农业用药控制与管理”等 7 大类,并根据“用途”“产品种类”将其细分成40 个子类别。
纵观现有研究,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理论框架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①当代经济社会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发展,已超出了原有的三次产业理论的解释范畴,而现有理论都局限于生态农业产业的一产、二产和三产;②标准体系提升、引领和倒逼生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足,缺乏新兴和交叉领域创新科技成果如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标准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服务业共性标准的科技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标准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要求能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以利于科技成果的持续转化应用,并通过“互联网+”等标准服务手段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促成生态农业产业理论领域由三次产业理论走向六次产业理论。本文在现有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六次产业理论思想,以安徽为例,采用标准化的经营理念谋划生态农业,整合地方农业、自然和文化资源,创新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促进生态农业与科技创新、生态加工、生态文化、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标准体系,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下促使安徽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和农民增收。
1 农业“六次产业理论”的回顾
农业“六次产业”的概念最初由日本农协综合研究所所长今村奈良臣于1994年提出,他认为农业除农畜产品生产外,还包括关联第二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和第三产业(销售、流通、农业旅游和信息服务),即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其中一个产业产值为零,则总体效益变为零[6]。虽然今村奈良臣提出了六次产业,但却未在理论上明确定义第四及第五产业。
中国学者张来武认为,第四产业即为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或“互联网+”产业,第五产业即为文化创意产业,而战略重点之一则是如何通过第四、第五产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来创造第六产业,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探讨了以六次产业理论引领创新创业在促进农业转型中的实践[7]。另外,张佳书对推行“六次产业”政策中的农产品加工模式、面向企业的直销售模式等五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总结,对促进产业融合具有一定启示作用[8]。
2 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的概念界定
基于上述学者理论,界定生态农业的“六次产业化”为:充分利用农村地区资源,以第一产业的生态农业为基础,综合发展生态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和生态农产品直销、餐饮、休闲农业等第三产业[9],依靠第四产业信息公共平台、第五产业文化公共平台对三大产业的结构催化和利润提升[10],促进农村各产业有机整合的过程。通过产业链的延伸细分出无限个环节、就业岗位和增收机会,创造多种新型业态[11],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农村,给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找到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分裂式的三次产业理论的本质区别是,六次产业理论不仅考虑产品及服务经营,而且更加重视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的产业融合、系统经营和品牌化发展,力图实现农业三产一体化[12]。“六次产业化”并不等同于“生产+加工+销售”之三产简单叠加的一条龙式发展,其内涵是三产融合,核心应落在“融合”上,其外延则是三产融合的各种具体形态。
依托于生态农业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核心产业第四及第五产业的驱动催化下,“六次产业化”完成叠加效应到乘积效应的飞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用图1中六面体的长、宽和高表示,其边长代表三大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的功能如下:
(1)六面体的体积V(六次产业化)=xyz(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每条边通过文化创意元素的植入和“互联网+”信息产业这一核心公共平台的桥梁互通、价值驱动和结构提升作用,促进产业间的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充分开发农业的多重功能和多重价值,使综合效益呈现1×2×3=n(n≥6)的整体及放大效应;每条线段都是在融合一、二、三产过程中不断对人的精神需求深入挖掘,衍生出新的功能、新的精神需求点、新的产业利润。
(2)六面体的每个面分别代表1+2、1+3、2+3模式,即一产与二产、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模式[13]、二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模式,从线到面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3)若存在约束条件x+y+z=a(定值),要达到最大值Vmax,必须满足x=y=z,任意一项为0,体积V都为最小值0。在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欲最大化六次产业化的价值,须使一、二、三产均衡协调发展,避免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非对称性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经济视角考察,电商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农村地区资源利用不充分和附加值外溢到非农地区两大难题,还能助推产业间形成六次产业化的整体效应或集群配套效应,使农民增收途径更广泛,二者应纳入标准体系中。
图1 生态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过程模型
3 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的标准体系研制
3.1 生态农业产业标准体系的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标准体系是由生态农业产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体现生态农业产业领域内整体标准的相互关系以及产业之间的内部规律[4]。实现“六次产业化”需要规范参与农户的行为,严格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各个环节,实践过程中各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都亟需解决。
3.2 六次产业化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构建
(1)生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农产品比重大,生态农业产业发展遭遇土地粗放利用、技术相对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混乱等多重瓶颈。近几年来,安徽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体系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截至2014年底,扶持创建省级示范基地5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11个、示范基地343个,全省种植业、养殖业的标准化覆盖率分别达60%和80%。全省累计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4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800多个,“三品一标”监测合格率达100%[14]。目前已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1000多项,基本覆盖粮食、畜牧、水产、中药、特色食用农产品,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15]。
总体来看,标准总量和范围不断扩大,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标准的层次不合理,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标准少,体现农产品安全、优质、特色方面的标准少,中药材、蔬菜、蚕桑、禽类、林木花卉、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方面的标准很不完备;二是农产品认证质量标准相对落后,影响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三是缺乏销售地标准,特别是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四是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科技咨询、优质优价机制、市场供求等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薄弱,对六次产业化推动力度明显不足。因此,重点从创新技术标准体系、信息服务标准及组织管理标准体系等方面建立生态农业的六次产业化标准体系。
图2 安徽农业地方标准构成
(2)标准体系的结构要素。在识别现有和缺失标准后,结合生态农业具有生产、环境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播多功能的特点,提取其共性抽象特征,构建出由领域层、关键技术层和功能层组成的三维标准化体系结构要素(见图3)。
图3 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标准体系结构要素示意图
第一个维度:农业各领域及生态加工制品标准体系要素。生态农业涉及不同生物领域,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主导农产品有粮油、瓜果、蔬菜、棉麻、药材、禽畜、蛋奶、水产品等,积极进行“三品一标”的标准化认证,充分开发地方名优特产品,有助于电商模式下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前移,从生产源头保障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6]。
第二个维度:技术创新标准体系的构建。重点围绕生态循环、生态深加工、光伏技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标准体系,促进产业融合。一是在生产环节,制定畜禽粪污治理标准、秸秆综合利用标准,形成有机物的反复利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二是借助精准农业技术标准体系,使水、肥利用效率最大化,消除生态农业精耕细作增加农民劳动强度的缺点;三是摆脱能源制约,制定能源转换技术标准,提取炭薪林等能源型绿色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加工转化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等可燃气体,并利用安徽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农业,解决农业生产、生态农产品加工、农村生活用电等问题,促使种植业、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与农业经营行为相结合。同时,它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如水利光伏模式可实现污水处理,太阳能杀虫灯[17]可有效解决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带来的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农业废弃物大量增加的问题。蚌埠、亳州、阜阳等淮北平原可采用牧光、菜光及药光模式;安庆、六安、巢湖等丘陵区湖泊、河流众多,可采用渔光互补、果光模式;马鞍山、铜陵等工业城市亟需开展矿山修复,可采用生态光伏模式。目前,已发布的光伏农业标准有《光伏农业术语与符号》《光伏农业系统技术导则》《光伏猕猴桃果园技术导则》《渔光一体池塘及园区建设、养殖管理技术规范》《光伏油用牡丹园技术导则》《光伏农业电站系统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规范》。受地域差异性、作物差异性、领域交叉多学科、人才缺乏多重因素影响,药光、菜光、果光、林光、菌光及组合模式尚未统一标准;四是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与无线网络相连,形成“生态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五是建立电子商务诚信数据体系,设立生态农产品供应商入驻标准及名优品牌认证标准,保证优质就能优价。
第三个维度:标准体系的功能实现要素。一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大大缩短供求双方之间的距离,形成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加工、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销售、互联网+农业政务等环节的融合,实现了农业生产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精准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贸易信息化和农业服务定制信息化。二是以“文化创意+”为重点,使生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经营、融合式发展。以农业的产前投入品、产中过程以及产后产品为主要创意对象,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提供物质产品和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等精神产品。将文化价值赋予在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中,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
(3)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的标准体系框架。根据标准体系结构要素,制定相互联系的六大类标准体系(见图4)。其中生态循环、生态加工农业标准体系是基础,光伏农业等能源技术创新标准体系是关键,互联网+及文化创意+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是重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是支撑标准体系,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生产经营综合服务[18]。该标准体系涉及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加工、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生态物流、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旅游等领域,吸取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提高了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使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系、同步前进。其中,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子体系除了平台建设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外,还必须把好网络经营主体准入关,维护网络市场秩序,纳入生态农商入驻标准、生态农产品准入机制、名特优产品价格保护标准。通过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农商进行信用采集和评价,加大对商标侵权、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网络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农户的合法利益。同时,制定国际生态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建设标准,创造与世界生态农产品市场接轨的机制,拓展市场范围。
图4 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标准体系框架
4 标准体系在安徽地区的实施策略
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高效的产业化组织、规范的市场监管、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19]、标准化认证品牌建设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作保障。为了解标准体系的实施关键要素,选取12个相关指标将安徽与华东及周边8个地区进行比较,包括无公害农产品个数、绿色食品个数,有机食品个数、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个数,代表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建设力度;HACCP管理体系认证个数、绿色市场认证个数、GAP认证个数,代表生态农产品全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化管理体系水平;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个数,代表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个数,代表标准化实施主体力量;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个数淘宝村数量,分别代表乡村旅游与电商发展水平。标准化处理这12组原始数据,并绘制成折线图(见图5)以进行综合对比[20-23]。
图5 2016年9个省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实施要素水平
由图5可知,安徽在无公害产品个数、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个数、HACCP管理体系个数、绿色市场个数、GAP个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个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个数、淘宝村个数这8个变量标准化后的指标均小于0,即低于华东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亟需围绕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1)立足提升质量,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标准化认证,推进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安徽名特优产品种类繁多,如黄山石耳、宿州夹沟香米、砀山酥梨等,但品牌少、品牌小、品牌不响也是生态农业的短板。因此,要加强品牌和质量安全监管,严格生产管理、产品认证、证后监管,普及安全农业,建立生态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采用编码技术在加工环节对农产品进行唯一标志处理,实施生态农产品“身份证”计划[24]。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品一标”、气候品质认证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在大中城市建立一批生态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及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带动生态农业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尤其要注重“地标”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地标”,有助于形成以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以品牌促进销售的良性机制,进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带来的发展。
(2)确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电商的主体地位,推动行业间标准化信息协同。安徽部分地区路况差、路程远,特色产业发展迟缓,电商人才极度匮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研发+标准化+网络营销”的市场运营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采取项目引导、政策支持、培训跟进等措施,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电商。从安徽唯一的淘宝村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的宣纸电商发展现状来看,手工宣纸的标准化、品牌打造、电商人才、配套的服务设施成为亟需解决的制约因素。可成立相关协会,从文化的角度对宣纸进行品牌包装、价值提升,利用各类媒体、网络交易平台并开设实体店或连锁店,广泛宣传和销售该类地理标志产品,逐步实现生态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规模化。制定实施安徽地方生态农业大数据标准,实现生态农业系统互联互通、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深化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相关标委会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聚,并促进标准化人才和知识的更新。
(3)以文化创意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为引擎驱动,开展文化创意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构建文化创意农业标准化及评价体系,制定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活动场所安全相关标准、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技术规范和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技术规范。按照“一景一品一业”的特色开发思想,开发高品质的文化创意农业产品,附加文化创意活动、餐饮、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养生康复等产业,使普通农场转变成为集丰富产品与多种产业形态于一身的“文化创意农园示范区”,以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调整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同时以安徽自有文化品牌为主题开展创意活动,开辟串联涵盖吃穿住游娱购等旅游要素的精品线路,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如以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开辟原始森林天堂寨之旅;以凤丹文化为主题,在铜陵凤凰山开办牡丹旅游文化创意集市;以茶文化、蜂文化为主题,到黄山脚下西递、宏村领略最纯正徽派建筑及徽商文化;以盆景文化为主题,到蚌埠陈郢村品味农耕文化、乐享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让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如三位一体相互嵌套的圆环滚动式发展,实现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效益。
5 结论
传统的三次产业论分裂了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缺乏对产业综合的研究,这种相对“粗糙”的划分严重脱离信息化市场及知识经济时代,无法满足对新兴行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和知识文化产业的诠释。六次产业化专注于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的系统经营,重视产业之间的耦合,它不是1+2+3=6的简单叠加,也并非1×2×3=6的形式混合,而是一个以三产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工具、以文化创意为灵魂,开发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继而衍生无限的可能,推动产业链相加、供应链相通、价值链相乘、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的过程。本文以安徽生态农业为案例,在新常态这一背景下构建其六次产业化理论模式下的标准体系架构,包括生态循环、生态加工、生态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六大类相互联系的标准体系,通过该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不仅能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衍生就业岗位,也为乡土文明、城乡一体化及价值重建开辟了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保障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通过对比安徽与周边8个地区的12个相关指标,从3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进一步采用标准化手段促进生态农业的六次产业化提供一定参考。研究表明,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蓬勃发展,成为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力军,生态高标准农田试点、“绿色皖农”品牌培育及“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已提上日程。但其中涉及的跨学科技术标准、电商标准、生态农业执行标准等有待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仍举步维艰,这些都是创新的潜力和未来发展努力的方向,后续可展开标准体系框架中缺失标准的制定及标准化效益评价机制的探究。
参考文献:
[1]董秀云.福建省农业标准化建设及其效果评价[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2]陈瑞剑.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及其体系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3]邱建军,李金才,李哲敏,等.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263-1268.
[4]余德鸿.长三角“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发展模式与标准化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5]霍哲珺,张明兰.崇明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3(6):61-65.
[6]今村奈良臣.地域に活力を生む,農業の6 次産業化[M].21世紀村づくり塾,1998.
[7]张来武.以六次产业理论引领创新创业[J].中国软科学,2016(1):1-5.
[8]张佳书,苑会娜,傅晋华.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典型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6(10):148-154.
[9]徐哲根.日本农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1(11):48-54.
[10]张曾芳.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J].江海学刊,2001(1):30-35.
[11]冯华.“六次产业”,延长的农业产业链[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5(5):47-48.
[12]王娟娟.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3]张丽娜.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农业改革发展[J].奋斗,2015(12):21-22.
[14]安徽年鉴编辑委员会.2015安徽年鉴[M].合肥:安徽年鉴社,2015.
[15]安徽省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DB/OL].http://bzxx.ahbz.org.cn/search_list.html?from=index&searchtype=1&sclass=3&csname=DB34,2017-02-01.
[16]孙彩霞,叶雪珠,张棋,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质量安全标准研究[J].农业标准化,2015(1):22-25.
[17]周长吉,高秀清.光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18]云振宇,刘文,孙昭,等.浅析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685-689.
[19]陈峰涛.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0]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DB/OL].http://ffip.cnca.cn/ffip/publicquery/certSearch.jsp,2017-02-01.
[21]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信息平台[DB/OL].http://sfq.ahqi.gov.cn/demoQuery/serch,2017-02-01.
[22]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DB/OL].http://www.cgi.gov.cn/,2017-02-01.
[23]央广网.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公示名单[EB/OL].(2016-11-25)[2017-02-08].http://country.cnr.cn/gundong/20161125/t20161125_523288721_1.shtml.
[24]秦立公,韦金荣,王宁宁.HACCP驱动的生态农产品全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