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认识

2018-04-13钱金国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钱金国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江苏 常州 213131)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学习评价、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内容。目前我国的课程实施是以三维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育与健康学科也不例外,但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学习评价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就会由于难以量化而导致难以实际操作;有些对于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标却并未反映出来等,因此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指标也成为当务之急。

核心素养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很多学科都相应提出了本学科的学科素养,大有取得课程目标之趋势。核心素养是培养人的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标,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围绕着核心素养来展开,要对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需要认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再根据本学科的学科素养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所出现的概念,早在2001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伊始,“素养”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了教育部门的文件中,不同的学科也都提出了相关的素养培养目标。到了2011年,人们对素养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所颁布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科素养在引领学科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名词之一,这从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学术成果可见一斑。

但是,人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素养就是在人发展的过程中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行为习惯、价值观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人们对于素养内涵的关键特征是可培养、可持续的还是一致认可的。人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关键素质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是该学科教育所要达到培养人的核心目标,也就是说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为前提的。虽然各门学科所关注的视角不同,但他们对人的培养的目的应该都是一致,也就是人的核心素养应该都是一致的。林崇德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3年多的研究,将人的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和解读,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图1)。这种核心素养的体系采用分层式框架体系,从整体上对人的发展提出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图1 人的核心素养

2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以下简称体育学科)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决定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2016年体育教育学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学科(高中阶段)核心素养概念的初步修订,包括3个方面: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见图2。体育学科素养中3个核心素养的内容总体指向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仅关注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这是学科发展的趋势。

2.1 生命教育

图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教育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都是以强调健康第一为课程理念,把健康摆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健康也是生命教育的基础,但是健康除了有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更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体育学科应该把身心健康作为第一任务,这不仅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生命教育的基础,脱离了健康,所有的生命教育将会是空中楼阁。(2)生命的本质是交流,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流、与大自然交流,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地位和作用。(3)体育运动作为提升生命品质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因此生命教育的第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意识和习惯。(4)学生还要能掌握大量的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并用这些背景知识去探索生命。

2.2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最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内容,目前我国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极具理论性,很难实践运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因此,应该把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分解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指标:(1)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品德,具体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尊重对手、尊重同伴的精神;(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具体体现在体育运动中与自己的对于相互合作、相互配合;(3)培养学生向上的意志品质,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就是能够勇敢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积极心态;(4)培养学生学会宽容,宽容的心态,体现在体育中就是不但能包容队友的错误,也要能包容对手的心态。

2.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培养出的人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浓厚的兴趣。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有浓厚的学科兴趣作引领,成为学生主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2)学会方法。学会探究方法是学生能独立的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的工具,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3)运动技能。学生要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作为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如人最基本的跑跳投的运动能力是其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4)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体现在体育中就是培养学生敢于突破常规、突破规则,不墨守成规。

3 体育学习评价维度的重建

目前我国的课程目标为三维课程目标,这种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以学生的“学”为基础之上的,相对于传统的“以教评学”的理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它对“人的发展”的评价有所欠缺,即没有完全关注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素养”。因此,打破原先的以课程目标为蓝本的教学评价,建立以人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着眼点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从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来展开,不同的学科应该有其不同的内涵。由于目前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学习评价的维度也会有很多争议。体育学科的学习评价应该围绕体育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子指标去展开,并且根据不同的指标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重新构建起对体育学科的评价体系。

评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要想重建评价体系并非易事,评价指标只是小小的一方面,还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等诸多问题,单从学习评价的维度上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与三维课程目标体系的学习评价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其具体的评价指标有很多相同的,这并不是对原有的评价指标进行增减和重组,而是在更新了教育观念的背景下重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注重学生的“学”转而注重“人的发展”,凸显核心素养在人的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4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对人发展的引领

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指标很多,特别是针对一节课来说,受到学习内容限制,只能关注到核心素养的部分内容,因此在实施学习评价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这也恰恰能充分体现出评价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将评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在人的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下面笔者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谈谈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核心素养带来的教育意义的缺失。

D教师在四年级跳沙坑的练习过程中,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沙坑处。教师在宣布完本课的任务后,要求学生按顺序到沙坑中进行跳跃练习。忽然,有学生在后面叫了起来:“老师,有蚂蚁!”此时学生也都围了过去,教师走过去一看,原来由于学校的沙坑长时间没有使用(暑期刚过),沙坑里已经有了一个蚂蚁窝,学生都围上来看着勤劳的蚂蚁正在忙碌。此时教师当机立断,让学生退到沙坑外,自己用沙推很快将蚂蚁窝夷为平地,看着四散逃跑的蚂蚁,引起学生的一阵尖叫。教师对学生说,没关系,小蚂蚁伤害不了大家的,现在可以继续上课。学生们都很惋惜地看着蚂蚁……

蚂蚁肯定没有伤害到学生,反倒是被人伤害了。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到课堂教学秩序,把课堂上的干扰迅速地排除,单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方面来说,D教师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妥,但教师忽略了一个学生成长中过程中所需的更为重要的核心素养——生命教育,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尊重生命。小学生天真活泼,他们对世界有着无限的憧憬,对生命也有着童话般的幻想,但教师的一个看似很保护学生的行为却可能将学生心里的童话世界击得粉碎,他们不得不正视现实世界的残酷,他们也可能会对产生漠视生命的不良心态。D教师之所以会出现教育的偏差是他没有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作为指导教学的依据,过分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少了对生命尊重和对人性的关爱。很难想象,一个漠视生命的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进行评价,更要主动以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导设计教学,让一个个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