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工步履铿锵行致远

2018-04-13撰文肖琳

中国新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柳工工程机械印度

撰文>>>本刊特约记者 肖琳

通过坚持创新以及全球化市场战略,柳工从一家中国装载机制造厂商发展成为拥有15条行业最佳产品线并且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国际企业。

2017年11月13日,工程机械制造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全球经销商年会,正式启动“深入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暨60周年全球行”活动。

同时,提出了柳工的“一带一路”愿景:以公司全新战略为依托,继续加强在“一带一路”区域的深度营销和服务渠道网络布局,提升渠道综合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后市场支持;利用国家土石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球研发体系协同海外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施工设备、服务支持和全面解决方案。

从一家小厂房,到如今全球工程机械领先企业,柳工用了60年时间。

60年求索

有60年历史的工业企业,在国内并不常见。历经一甲子沧桑,柳工从一个边远地区的国有企业,走出广西,走向全球。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建设的必备装备,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都可称为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行业与基础建设情况密切相关。在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1958年,500多个从上海等地来柳州的创业者,在柳州西郊一个名为“龙腾背”的荒野开设了柳工的前身——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1966年,在当时一机部的支持下,柳工的老厂长李郁带领柳工开始了装载机研发和制造,制出第一台有国家认证资质的装载机Z435。近10年的研发和制造经验,使柳工在装载机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当时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1975年,中国决定研制当时最大的轮式装载机,作为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柳工担负起重任:研制一台9吨级的装载机,发动机400马力,斗容5立方米,名字被定为Z490。

一接到任务,柳工马上组织科研队伍进行研发。

从5吨级的ZL50C到9吨级的Z490,这个研制任务对于当时的柳工而言并不容易。柳工团队用了10多个月的时间进行研发,部件到齐后总装就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攻坚时刻正好临近春节,200多人四天四夜吃在厂里、住在厂里,终于在1976年的大年初一交出了答卷。

1977年,柳工DZ450样机下线,DZ450装载机采用了双涡轮变矩器和双排行星式变速箱,并且运用单向离合器的原理,解决了液力变矩器带来柴油机熄火后拖行发动的问题。DZ450是中国的第一台自主研发矿用地下装载机,它的研发成功也是柳工取得的第四个中国第一。

随后,根据当时机械部的要求,出台了以柳工Z450为基型的中国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在装载机命名上也有了标准,用Z代表装载机,L取代“4”代表轮式,柳工Z450更名为ZL50装载机。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柳工能参与国家标准制作,足可见柳工在当时工程机械领域的行业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力开展基础建设,工程机械的市场也迎来了春天。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客户导向和市场竞争也让当时的国有企业面临抉择。在国家计划订单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老厂长毛维经率领柳工人在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北、沿海等地推销柳工的产品。从此,柳工的装载机凭借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和服务周到等品质,成为当时装载机领域的第一品牌。

1980年,柳工在大吨位装载机方面又有了突破,研制出当时中国最大吨位的ZL100B轮式装载机。这款装载机额定载重量达9.6吨,斗容量5.4立方米。

1986年12月,柳工与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在北京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正式引进卡特彼勒966E装载机技术。柳工前后派出10余批学员,100余人前往卡特彼勒学习研发、营销和管理理念,这次与卡特彼勒的合作不仅让柳工技术得到了提高,也从其他方面让柳工有了系统性的提升。

成功消化吸收了从卡特彼勒引进的装载机技术,柳工又自主开发出全球装载机行业的永久经典产品ZL50C,并创造了全球工程机械史上单一型号销量超过15万台以上的销售奇迹。

1988年,柳工当时的掌舵人张沛决心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耗资5345万元引进了装载机驱动桥加工中心、数控步冲等10多套设备。当时,这笔资金相当于柳工全年的工业增加值。在1989年到1993年间,柳工在技术改造上投入近3亿元。

一直以来,创新是柳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创业60年以来,柳工经历了几起几落,即使处于低谷,柳工也没有吝啬于研发资金的投入。“即使在最困难的前几年,我们每年也坚持投入几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柳工董事长曾光安表示,柳工坚持创新驱动,不懈地推进产品和技术进步,才能在行业的衰退中屹立不倒。

“走出去”先锋

2017年12月18日,柳工印度工厂首台本地化挖掘机下线,印度工厂所有员工一起见证了这个重要的时刻。股份公司副总裁黄敏为印度工厂第一台本地装配的921DI挖掘机下线进行剪彩,这也标志着印度工厂已经具备本地化装配挖掘机的能力。

本地化装配证明企业真正在外国站稳了脚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40年间,企业纷纷试水“走出去”,想要在外国市场分一杯羹。但是,“走出去”绝不仅仅是摆了一个办事处这样简单,需要多年的深耕细作,才能开花结果。

初入印度,从最开始的机器设备水土不服,到服务、配件跟进,产品适应性的调整和强化本地售后服务,实现本地化生产,再到办事处的成立,制造基地的建立,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及构建营销服务网络、建立物流库和配件中心,柳工一步步走得艰难而坚定。

柳工在印度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归功于10多年的苦工。2002年初,一个随广西政府代表团出访印度的机会,柳工签订了一单50台装载机的销售合同。2003年,柳工第一批产品漂洋过海到印度,从这个订单开始,柳工开始了对印度市场的探索。2007年,柳工在印度建立了海外第一个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2009年,柳工在印度300亩的荒地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新工厂。印度柳工成为了柳工第一家海外制造基地,不仅创造了印度工厂建设的奇迹,也开创了中国企业在印度建设制造基地的先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柳工印度公司已经成为颇受当地人认可的企业。

柳工印度工厂最先作为柳工3吨及5吨装载机的装配基地;2012年,投产平地机系列产品;2014年,投产2吨装载机。随后的几年里,柳工逐步增加了零部件制造,进一步实现了整机生产本地化。在2016年,推出922D重型挖掘机、新一代轮式装载机856H。

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受到全球企业的关注,也是柳工的全面国际化战略最重要的前沿阵地之一。在印度市场深耕多年,柳工的印度公司已经具备较强的本地化制造能力。目前印度工厂本地化程度已经接近50%,包括所有的配件、轮胎、轮辋、软管、液压件等,同时采用康明斯印度工厂生产的发动机。仅动力系统、车轴、电子控制系统由中国进口。印度公司于2015年开始实现盈利,2016年、2017年的盈利能力持续扩大。

在印度极其高温的严苛环境下,公司856H装载机和414平地机凭借高可靠性、高效率、高稳定性、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和高性价比等优势,获得了印度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是对柳工“极限工况,强悍设备”的高度诠释。

柳工856H装载机荣获印度“黄点奖”奖项:最佳应用奖——2017年度最佳道路设备奖。柳工414平地机荣获印度2017年度杰出路面工程设备奖。

技术以及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给柳工增强了信心,于是把目标瞄准了发达国家。

2012年,柳工通过收购波兰Huta Stalowa Wola民用工程机械事业部及锐斯塔(Dressta)品牌,迅速进入欧洲市场,并搭建起一个强大的经销商网络。

2017年9月,柳工的欧洲新总部以及和波兰国家研发中心合作的柳工欧洲研发中心在波兰华沙同时开业。柳工宣布进一步扩大柳工锐斯塔工厂产能,增加锐斯塔推土机和吊管机的产能并投产柳工装载机和挖掘机供应给欧洲市场。此外,欧洲配件中心也从荷兰转移到波兰,进一步加速配件的周转率。

在波兰凯尔采举行的Autostrada工程机械展会上,欧洲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煤矿技术总监Lech Snochowski评价说:“柳工锐斯塔公司这次展示的波兰制造的柳工装载机和挖掘机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柳工锐斯塔公司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产品种类,满足更多客户的期待。”而柳工锐斯塔经销商首席执行官Andrzejdkowski则说:“作为柳工和锐斯塔的双品牌经销商,我们感到万分荣幸。这次柳工锐斯塔参展阵容强大,展示手法新颖,让人叹为观止。而且,柳工锐斯塔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波兰生产的最新一代的工程机械设备,这非常令人激动。”

现在柳工的产品和业务已经辐射到全球140多个国家,在海外设立印度、波兰、巴西三个制造工厂,在英国、印度、波兰等设立了研发中心,海外员工接近1600人,达到20%的比例,同时还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外籍青年员工。柳工的产品多次得到业内奖项的认可,先后荣获波兰政府“最佳中国投资者奖”和“最佳雇主奖”、印度政府“中印榜样奖”和“最佳投资者奖”。

下一步,柳工将继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海外的服务能力,积极开拓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预计到2020年,柳工海外的销售收入要超过40%,成为真正的国际化柳工。

发力“一带一路”

在全球经济发生巨变时,柳工对内调整自身的企业组织、人力资源以及管理流程和思维,以适应行业竞争,对外注重国际市场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布局。在经济下行调整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都给予实体经济实实在在的支持。正因为这样的坚持与支持,让柳工积蓄了力量并在行业企业中率先走出困境。

广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定位,广西要建成以东盟为重要支点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十九大提出,中国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互利发展、共同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柳工集团董事长曾光安表示,“一带一路”的宏伟计划为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商业环境。一些国家起初对“一带一路”并不感冒,但现在他们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众、企业、客户越来越理解“一带一路”的利好。

2017年2月,中国与老挝“一带一路”首个工程项目——中国老挝高速铁路全线施工,柳工生产的6台高品质工程机械参与工程施工。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柳工就已经开始布局“一带一路”,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65个国家和地区中,柳工业务已经覆盖其中58个国家。此外,还设有5家子公司及2个制造基地。越南市场的柳工设备保有量超过6000台,越南每2.5台装载机或压路机中就有1台是柳工制造。

“一带一路”经济带跨越了亚非欧,主要途径区域地势复杂多变,气候变化莫测,而且有着高原、沙漠、冻土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夏天极热而冬天极寒。因此在这些区域进行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难度大,对设备性能要求非常高。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企业的实践。柳工海外战略中的举措都进一步保证了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用户,在使用柳工及锐斯塔设备进行施工建设时,都能享受到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保证它们时刻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作为全球领先的全系列极限工况设备制造商,无论是市政施工,基础设施建设,采矿还是农林生产,物料运输,柳工都能提供相应设备。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极限工况下设备的使用效果是制造商必须考虑的因素。柳工设备强悍的性能已经在沿线国家的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它们已经应广泛地应用在诸如土耳其第三大桥和国家电网建设,以色列Ashdod港口、特拉维夫轻轨建设、中缅油气管道铺设以及中老铁路项目,巴基斯坦PMK高速公路建设等项目中。

新经济常态下,柳工确定了“十三五”发展战略,明确了“全面国际化、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三大战略主线。

曾光安认为,产品的制造、营销以及品牌的打造也是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的关键。他说,过去柳工对品牌的打造只停留在做广告宣传,时至今日,人们对品牌的认知是立体而全面的,客户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效用。在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这两方面,是广西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所以,广西的实体经济要获得新突破,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创新的突破,而是在经营管理、经营理念上的创新突破。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柳工抓住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好时机,也同样经受住了行业低迷的考验。通过坚持创新以及全球化市场战略,柳工从一家中国装载机制造厂商发展成为拥有15条行业最佳产品线并且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国际企业。曾光安认为,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来进行新旧动能的转换,必须需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高素质企业家人才、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提供强大的助推作用。他说:“柳工的工程机械产品能够在中国乃至全球得到发展,以及在技术上得到突飞猛进,主要是引进了美国、欧洲的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人才问题始终是广西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其他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现在,柳工在利用“全面解决方案”进行再一次的战略转型,从以产品为中心发展为服务为中心;从工程机械的设备交互和机器的运维转化为提供工程项目的解决方案和项目的后续经营;工程机械设备的大类增加,转化为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并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服务大类增加;从工程机械产业内生式的增长转变为联盟、合作、外生式的增长。

在智能化大潮下,跟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柳工深度实践“全面智能化”,将通过智能产品、智慧制造,并且将两者与新一代的信息系统应用,实现产品价值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连接,通过大数据平台最终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产品和更满意的服务。

猜你喜欢

柳工工程机械印度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
柳工在北京BICES展上举行60周年庆典启动仪式
柳工“减振降噪技术”获认可 做一名“低调沉稳”的铁血汉子
工程机械展览中韵重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