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治牛口炎
2018-04-12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农业局054700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农业局 054700
1 病因分析
该病的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1)传染性因素。主要由坏死杆菌、流行热病菌和水泡性口炎及病毒等引起,如口蹄疫、牛瘟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等。
(2)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①机械性损伤。采食过于粗硬或者带刺的饲草,饲料不清洁或者混有尖锐的异物,以及动物本身牙齿磨面不整,如斜齿、锐齿和剪状齿等都可能刺伤口腔黏膜,并被细菌感染。②理化性损伤。误食有刺激性或者腐蚀性的物质,如误食氨水、石灰水,或误食高浓度有刺激性的药物,抢食过热饲料以及品质不良、霉败饲料和有毒物质都可能引起口腔黏膜发炎。此外,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B2、微量元素锌,均能产生口炎症状。
2 临床症状
因发病原因不同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临床上主要有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三种类型。
(1)卡他性口炎。病牛采食和咀嚼异常缓慢或不敢咀嚼。喜食柔软的饲料,拒食粗硬饲料。采食后稍加咀嚼即将草团吐出,并流出口涎。对口腔进行检查,可见口腔黏膜红肿,口腔内温度升高,舌面常有灰白或灰黄舌苔,个别病牛口内两侧颊部或者舌下积有白色泡沫和草团,但一般无全身症状。
(2)水泡性口炎。病牛初期具有急性卡他性口炎症状,经过数日后,在唇内、口角、齿龈、舌带以及舌的侧面出现混有淡黄色浆液的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鲜红色糜烂面,口角流涎增多。
(3)溃疡性口炎。病牛发病症状严重,口腔黏膜发生溃烂和坏死,形成较大面积的糜烂,周围呈紫红色肿胀,流出灰色污浊的恶臭黏液,有时混有少量血丝。齿龈出血,个别病牛颌下淋巴结有轻微的肿胀,并且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达42℃,精神不振、嗜睡。
3 诊断方法
(1)当临床症状较轻时,牛在咀嚼时并无异常状况出现,因此很难被发现。只有出现流涎现象时才有可能被发现。兽医应根据经验在对咀嚼困难的牛进行检查时,可对单纯性与真菌性的口炎做出判断。同时,鉴于引发牛口炎的真菌类型较多,无法通过临床症状进行精准的判断,需要通过流行病调查与感染性疾病等排除方式进行确诊。
(2)在临床上要做好该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主要是和口蹄疫、牛恶性卡他热、牛瘟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等加以鉴别,以免误诊。牛口炎最典型的特征是发生口腔溃烂,但是蹄部、大腿内侧及乳头等部位不会发生水泡或溃烂。
4 中西医治疗方案
治疗该病的首要措施是消除病因,清洗消毒口腔,可改善病灶环境,促进疾病恢复。同时,根据临床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1)西药治疗。卡他性口炎病可采用0.1%高锰酸钾、2%~4%硼酸溶液冲洗口腔;对水泡性和溃疡性口炎病牛,在施用上述药物冲洗口腔的基础上,采用10%磺胺甘油乳剂涂抹于糜烂和溃疡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肌注氨苄西林钠40mg/kg体重,用10mL板兰根注射液稀释注射,1次/天,连用2~3天。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肌注头孢噻呋钠50mg/kg体重,用10mL地塞咪松稀释注射,1次/天,连用2~3天。补液止痛,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安痛定和维生素C注射液。
(2)中药治疗。中兽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气通于口,故心脾炽热,胃火熏蒸上攻口舌,常发生口炎。
方剂 1:薄荷 12g,连翘 15g,枙子、花粉、知母各18g,黄芩 20g,大黄 24g,黄柏、朴硝各 6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天,连用3天。
方剂 2:升麻 18g,黄连 24g,当归、丹皮、生地、大黄、芒硝各30g,石膏6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天,连用3天。
方剂1主要以去除心脾积热为主,方剂2主要清胃泻火,养阴凉血。治疗期间应饲喂柔软易消化的饲料,同时给予清洁的饮水,有助于病牛康愈。
5 预防措施
日常注意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及时修整牛只牙齿,合理调理饲料,加强饲草监管,确保饲喂草料洁净、卫生,严禁饲喂腐败变质的草料或饲喂有刺激性的物质。同时加强疫病检疫,特别是一些传染性疾病,一经发现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继发感染牛口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