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轶庶:风格是背影自己看不见

2018-04-11李楠刘淼

大众摄影 2018年4期
关键词:商场摄影

李楠 刘淼

你也许正想了解那些优秀摄影师是如何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乐趣或问题?他们又是如何保持创作灵感的?“擞影十问”将会站在读者角度,向这些摄影师们抛出十个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读懂他们对摄影的认知、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我们邀请了中原工学院的摄影教师、公众号《有艺谈》主持人李楠.共同针对摄影师进行深入的对话和提问。

自由摄影师,其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2010年度马格南图片社基金获得者。部分作品收藏于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

风格是背影自己看不见

王轶庶对自己的照片有着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他曾做了多年的媒体记者,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之中,他能迅速抽身分离,用相机和周遭的世界产生互动。王轶庶说自己身上仿佛有天线一样,一旦进入拍照状态,天线就拉了出来,对周围的气氛、颜色、光線都有了特殊的感受,可以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而不拍照的时候,这个天线就收了起来,人就变成了一个“疙瘩”。他还将自己的照片分为“行活”和自己喜欢的照片,他可以将“行活”处理得游刃有余,也会为自己喜欢的摄影留下一片重要的空间。有意思的是,十几年来,王轶庶的摄影风格和对摄影的认知不曾发生太大的改变,在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份坚持,他用照片让日常变得惊艳,让貌似不该发生的场景发声。

Q&A;

Q

No.1《可能》里包括了从2003年至2015年拍摄的照片,在这12年的时间跨度中,你的照片传递出来的氛围、感觉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你在拍摄时有没有潜在的主线?

A 其实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我记得吴冠中以前说过一句话一“风格是背影,自己看不见”。我自己在挑选照片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搭,我也不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我觉得拍照片这件事还是挺“本能”的,跟我看过的书、电影、画册都有一些关系,但是实际在拍照片的时候,这些又都忘了,就是按自己的直觉去拍。但人的直觉也是在发展的,跟很多经验也有关,所以像直觉一类的东西是很难定义的。

Q

No.2

在新作《无中生有》中也包含了《可能》里的照片,这个命名上的变化很有意思,从“不确定”到“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是出于什么考虑?

A 其实我不太在意命名这件事情,在看别人的作品时也不太在乎他的题目和个人阐释,就是只看作品,因为摄影师要表达的意思最终还是要通过摄影画面来体现,所以我对自己的标题和阐述也是模棱两可。我觉得作品的标题只是作品的一个代号而已,用来区分作品的。《无中生有》是把一些组合在一起能产生更多想象空间的照片放在一起,当然照片要像这个名字一样,要具有比较大的弹性,能够尽可能地丰富观众的感受。

Q

No.3

能具体解释一下你说的“弹性”吗?你的照片感觉每一张都有关联,但彼此又独立存在,它们好像有各自的故事,但又在讲述同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一部小说里面的不同片段?

A 弹性是指照片和观看本质是不可控的,有的摄影是找寻,有的摄影是相遇,我喜欢后者。在我看来往往那些主题先行的精美宏大的照片没有网友随手抓的某些街拍有意思。但这不是说照片可以没有主题,没有倾向,这里的“倾向”是作者的特质而不是具体题材,要有自己一贯的观看和理解方式。好照片应该像迷一样,不容易被看透,观者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观看和理解,而不是被某一个单一的主题或方向所限制,它应该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当很多有意思的、值得玩味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些自身有生命力的照片会交谈,彼此之间产生联系,而我需要做的是给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它们彼此可以很好的交谈。

Q

No.4

你原来在媒体做过很多年的摄影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辞职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恢复自由之后.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和体会?

A 我是因为喜欢摄影才去做媒体,喜欢摄影在前,做媒体在后。因为当时的就业渠道比较窄,想以摄影为职业的话,除了开影楼也就媒体记者了。我主要的一些个人作品十几年前就完成了,现在媒体确实面临一些困境,导致像我这样的人没活可干。当我这两年又开始专注地为自己拍照时,我感觉很开心,状态也很好,比以前更忙了,所以以后会怎么样,我也很难讲。

Q

No.5

在媒体拍摄和进行个人创作,主题、审美标准、价值判断等等都不一样,在你的身上,这两者有没有产生什么矛盾或者影响?

A 我从上大学刚接触摄影时就不怎么看那种“一看就明白”的照片,有些照片会把人的感受和想象限制在一个范围内,所以我看别人的照片时通常不会看作品阐述,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去观看,也许会重新把一些照片跟不相关的主题联系起来。当然,如果这个照片是为了一个项目或者用于传播的话,有一个主题观众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我在给自己拍照时比较任性,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Q

No.6

摄影总是面对着“真真假假”的问题.你曾经说:“‘有图有真相的‘真相是有问题的。照片骗人才狠呢.看起来越真实的东西越把人骗得厉害。”

A 摄影的观看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行为,我从来就没认为摄影本身是“客观”的。你说监控摄像头客观吗?它还可以选择拍摄的角度,可以选择让你看哪一段,这可能和完整的视频所呈现的事实完全不同。一张好照片有时候是因为视觉错觉或者出乎意料,归根结底,这个世界本身就不那么真实,当然这也不是摄影的全部。

Q

No.7

你刚刚提到你对作品的标题和阐述有时候模棱两可,你的摄影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叙事的、直接的摄影,这就导致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表示看不懂照片内容,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A 我觉得个人创作首先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不会太考虑别人的看法,或者说别人能不能看懂的问题。我明白你说的那种直接的、传统的、叙事的摄影是什么样子,我做摄影很久了,但是从一开始我就对很多摄影类型不感兴趣。当然,如果以摄影谋生的话肯定是要考虑到观众、受众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是为自己拍照的话,肯定最先考虑的是自己。我在意的是:一小部分人能感受到就行了。

Q

No.8

你也很喜欢用手机拍照,手机摄影質量的提高和普及范围的扩大使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职业摄影师或者说专业摄影师该怎么应对?

A 我在2012到2014年这两年间用手机拍照片比较多,因为那时候还没出现好用的微单,单反又太沉了,手机就成了我最常用的拍照机器。但我现在不怎么用手机拍照了,因为有画质更好的机器,轻巧、便携,何必还非要用手机呢?

我倒是挺乐意看到全民摄影这种事的,只有大家都亲自去下水才知道水的深浅。它有很多方向,有很多审美方式,然后就会发现照片可以有这么多的表现方式,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摄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事。这就像每个人都认识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作家一样。有些严肃的或者更深入的摄影需要大量的付出和积累才能完成,当然也需要天赋。

Q

No.9

你最近有个展览很特别,是在北京一个商场举办的,叫“EXCHANGE(换影)”,很少有艺术家会在商场做展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空间?观众们的反馈如何?

A 那是“郊野艺术”在北京SKP商场为我和黎晓亮做的一个双人展。那个商场比较厉害,连续几年都是全国的销量冠军,据说还是亚洲单体销量最高的商场,实力很强。所以,当时他们跟我说想在这给我做一个展览的时候,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可以试试。后来我发现在商场做展览可能比艺术馆做得更费劲,他们对安保、施工、装裱等工作的要求都非常苛刻,最后展览的呈现还不错。观众的反馈我还不太清楚,因为我只在开幕的时候去了,但是作品卖得还可以。

Q

No.10

卖的好才是最实在的!但是目前纯艺术这条路不好走,尤其是在中国,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你怎么看待这个矛盾,又是如何权衡的?

A 我是不会饿肚子去搞艺术的,虽然我很喜欢艺术摄影,但之前一直有工作,在达到一定的积累下,我才决定辞职自己做,现在每天都忙着整理以前的创作和展览出版。能靠自己的创作生活当然最好,但也不要那么较劲,有时也可以接点商业拍摄。现在一些品牌就希望我按照自己的方式拍摄,总之维持生活没什么问题。最后,摄影毕竟也是个手艺,好的摄影师可以胜任很多种摄影形式。

可能&归程

“摄影是通过可见之物抵达不可见之境的方法之一。”王轶庶试图用照片建立起一种“想像”乃至“幻像”的空间,这是他的眼光和经验所建立起的世界。王轶庶是站在现实世界之外的那个人,他的镜头撕开了世界的一角,透过这撕裂的一角,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一样的景观,一样的人物,却又陌生到模糊。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从人们的记忆里面抽离出来,揉碎了又拼合,浸湿了又晒干。所以毫无疑问,这个世界的的确确不是我们普遍认知里面的世界,却无限趋近于我们记忆里的、想象中的地方。

王轶庶的照片氛围冷静、执着,看起来像是严肃的、标准的纪实作品,但当其细究内容,每一张却都独自拥有各自的性格,和可以无限延展的故事性。他所描绘的故事因果关系尚未明确,有的时候你能看到的是因,有的时候你仅仅能看到结果。他引导着人们去发挥想象力,去猜想接下来的剧情和发展,但又怕人们看穿他的意图。所以他的主题、他的故事、他的照片都只是一次演出,演的是可能,演的是未完成的状态。

但当你回到真实的现实世界,你眼前的一切竟是跟王轶庶照片里面所看到的一模一样。

难道是他会催眠吗?

或许这就是他想要的,他想通过照片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他说人生是一段旅程,照片是他对一些秘密的询问,同时也是对方给他的回答。

猜你喜欢

商场摄影
商场里的数学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