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孔子学院与本土汉语教育的融合及互补
2018-04-11张成霞潘音杜肖瑞
张成霞 潘音 杜肖瑞
摘 要: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日益成为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在美国共建立110所孔子学院,开设501个孔子课堂,美国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国家。随着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美国本土的汉语教育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与支持。文章以美国普莱斯比(长老会)学院孔子学院为例,分析了该学院在与美国本土汉语教育的融合与互补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从重视宣传、加强沟通,增强赴美师资力量,共同开发教育资料及教材,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等方面对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孔子学院;美国本土汉语教育;融合;互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汉语热”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建立,有力地加快了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根据《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汉语将成为外国人广泛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之一[1]。孔子学院是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是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品牌,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2]
2004年11月17日,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在华盛顿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自2005年3月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后,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迅速发展。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在美国建立了110所孔子学院、501个孔子课堂,注册学生人数达30多万。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正日益成为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深化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美国的孔子学院建设都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广覆盖的格局。例如,纽约孔子学院开设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汉语课程;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和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远程汉语教学课程,向附近山区的中小学生和成人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3]。随着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美国本土汉语教育得到极大补充和支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普莱斯比(长老会)学院(Presbyterian College)孔子学院(以下简称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教学活动档案的分析,对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教师志愿者的访谈,深入研究普莱斯比孔子学院与本土汉语教育融合的方式以及融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该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思考。
一、美国汉语教育现状
(一)美国汉语教育的发展
美国的汉语教育具有较长的历史,自1875年哈佛大学首次开设汉语课程以来,美国大学中的汉语课已经发展了140余年,并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4]。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汉语热”,近10年美国社会对汉语的重视逐渐加强,在两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美国大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持续发展,汉语已经成为美国各级各类学生选修的主要外语之一。
(二)美国汉语教育的现状
得益于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以及中美两国在各领域合作的加强,美国越来越重视汉语教育,力图通过推广中小学汉语教育,培养新一代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中美强基金会(US-China Strong)是一家致力于通过培养拥有与中国互动的知识技能的下一代领袖,从而加强美中关系的非营利组织。其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特区,是美国中小学汉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该基金会的重要工作目标是在2020年前,美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达到100万。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基金会聘请教育专家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中小学汉语教学课纲,并在全国推行。各级各类学校可对照该课纲并结合自身需求做出适当调整。借助美国社会重视汉语教学的现状,我国大力推进与美方学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并派驻汉语教师,协助美国中小学汉语教育的发展。
(三)美国汉语教育的特点
第一,性质和形式多样。在课程性质上,美国的诸多汉语教学项目为中美合作项目,因此汉语课堂在美国中小学的性质各不相同,既有浸入式(immersive)的全汉语教学项目,又有和数学、科学等课程并列的必修课程项目,还有许多多样化的兴趣班项目。在教学形式上,美国学校较为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满足学校和学区考核要求,便允许教师进行大胆尝试。因此,不同的汉语课堂中有着许多各异的教学形式与风格。第二,中西文化相融。一方面,中美两国的课堂文化不尽相同,中国教师在美教學时,除沿用国内教学方法之外,还会主动学习当地的教学与课堂管理手段,努力以适合当地学生的方式来高效组织教学。另一方面,汉语背后承载的是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因此在教授语言时,不可或缺的是分享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汉语教师时常教授美国学生如剪纸、京剧、太极、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项目,不仅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拥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普莱斯比孔子学院与本土汉语教育
的融合与互补
(一)成立背景
普莱斯比学院是一所成立于1880年的美国私立文理学院,因其隶属于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故又被称为长老会学院。该学院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克林顿市,在全美文理学院排名中位列第126位,是一所优质的美国大学[5]。普莱斯比学院与贵州大学合作承办的孔子学院于2008年底通过中国国家汉办批准,于2009年11月6日举行揭牌仪式,此后正式运行。
普莱斯比孔子学院的成立是普莱斯比学院与贵州大学始于2003年的长期合作的成果,旨在将孔子学院与社区相联系,将语言项目及文化活动推广成为大学、社区、基础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因此,孔子学院不仅在普莱斯比本校开设汉语课程,还积极参与到服务社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学和师资培养之中。
(二)发展现状
1.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汉语课
2009-2016年,孔子学院面向南卡罗来纳州各级各类学校(含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程,参学人数达7500余人次(见表1)。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普莱斯比孔子学院不仅重视积累自身经验,而且积极促进学院内部及与州内其他汉语教学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017年4月,普莱斯比孔子学院举办了南卡罗来纳州汉语教师职业发展工作坊(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 for Chinese Teachers in South Carolina),并邀请多名相关专家为州内汉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课堂管理原则与策略、美国课堂汉语教学技能等。该工作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参训教师均表示受益良多。基于此次培训的成功,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拟定今后定期举办该类工作坊,打造南卡罗来纳州汉语教学经验交流平台。
2.重视社区服务,服务汉语教学
普莱斯比孔子学院重视社区服务,利用多种渠道为当地社区提供汉语教学和培训服务。
首先,普莱斯比学院每年会举办名为冠军计划(Champs)的教育项目,利用周末为克林顿当地中小学生提供各类体验课程。数年来,孔子学院一直积极参与该项目,每年派一名教师教授汉语,介绍中国文化。该项目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不少克林顿中学的学生,就是因为参加“冠军计划”项目,对汉语产生兴趣,决定在下一学期开始选修汉语课。
其次,孔子学院还利用汉语项目积极为当地高中生服务,在普莱斯比学院提供汉语双学籍项目(dual-enrollment course),即允许高中生在该学院修中汉语课,若考核合格,所得学分不仅可以计为高中所要求的学分,还可以转换为将来读大学时的学分。
最后,孔子学院积极融入美国社区,为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各类人士搭建了交流平台,丰富了美国社区活动,也推动了社区多元化发展的进程[6]。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每年都在总部及其教学点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近30场次,如中国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国文化之夜、中国电影展、中国文化走入社区敬老院等。
3.汉语教师志愿者对美国本土汉语教学师资力量的有效补充
2004 年,中国教育部批准了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根据该计划,我国相关部门开始在全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范围内大规模招募、培训、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到世界各国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2006年,美国大学理事会、美国国家语言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国家汉办推出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2007年1月,第一批志愿者赴美。截至2016年底,该项目共派出10批志愿者,共计1794人次,足迹遍及美国33个州的350多所学校,学生人数累计36万人[7]。这些教师志愿者走进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成为美国中小学汉语教育的主力军和重要师资力量。近年来,贵州大学也选派数量不等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校本部和社区中小学及幼儿园任教,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美国本土汉语教学师资的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缺乏了解
国际社会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因此而产生的误解会阻碍孔子学院的发展。一方面,普莱斯比孔子学院缺乏与当地媒体的交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宣传、报道力度不够,大部分人还不了解孔子学院的职能所在。另一方面,汉语项目或课程的开展和壮大少不了汉语教师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尤其是在南卡罗来纳州这种较保守的地区,推广新的文化需要不断和当地学校、社区进行沟通,增加媒体曝光率,以消除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
(二)师资力量不足
普莱斯比孔子学院中教授汉语及其他中国文化的教师均来自中国,主要包括国家汉办外派教师和志愿者教师两支队伍。以2015-2016学年为例,该孔子学院共有包括中方院长在内的5名汉办外派教师和4名志愿者教师,来自普莱斯比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贵州大学和中国其他高校或中小学。除了4名常驻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教师外,其他5名教师每人负责一个教学点或学区。由于多数教学点只配有一名汉语教师,所有的汉语教学工作及组织中国文化活动工作都需要由汉语教师完成,工作压力大。而且,有些教学点的学生人数多达百人以上,教学课时较多,学生年龄、学习阶段各不相同,这些均给汉语教师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三)教学资料不够丰富
国家汉办为孔子学院大学、中小学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教材选择,但还是常常存在教材内容、板块设计不完全适合当地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水平、课程量的情况,故需要孔子学院和教师自己寻找或编写教材。
汉语是普莱斯比学院的必修第二外语之一。在大学汉语课程中,教师曾经采用《新实用汉语教程》系列教材,但由于该教材的第一册和第二册的课文及课后练习在编排上跳跃较大,对学生来说难度陡然增大,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受挫,兴趣和信心明显下降。后来教师们改为使用《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这套美国本土出版的教材,此教材的模块安排、拼音处理方案和难度很适合在孔子学院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基本上解决了使用之前的教材所遇到的问题,也基本上确定了此后教学的教材使用方案。
而孔子学院在中小学的各个教学点,由于学生水平、年龄、课时都各不相同,无法采用一套标准统一的教材。由于课程频度不够,缺乏连贯性,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内容,或者自己根据需求设计课程方案。可见,中小学也面临和当地大学汉语课程曾遇到的类似困难,教师在授课时很难找到适合当地授课特点和需求的教材。
(四)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存在差异
美国的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偏向服务与引导,加之普莱斯比學院的小班化教学,每一位学生所能得到教师关注较多。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教师还常常根据学生需求来个性化地辅导学生。在中小学的教学点,大部分汉语课还不属于学分课,不要求成绩,偏重兴趣培养,因此上课的形式更需要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听讲之外,教师还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包括中华才艺学习、唱歌、游戏、观看视频等来辅助汉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而国内派去的教师,往往注重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考试成绩等。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负责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更多地了解美国中小学的教学理念,而且不仅要有汉语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多才多艺,善于组织各类活动。
(五)文化活动形式有待创新、针对性有待加强
孔子学院的主要职能包括推广汉语及传播中国文化两个方面,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然而普莱斯比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形式存在创新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但不均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较多,创新元素较少。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有表演、展览、比赛、传统节日庆典等,加之道具更新速度慢,很难呈现推陈出新的文化活动。加之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没有单独的中国文化展品陈列场馆,受众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化活动来了解中国,了解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孔子学院开展的文化活动通常在中小学和大学中进行,面向社区的文化活动较少,社区民众只能参加针对学生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四、对促进普莱斯比孔子学院
与本土汉语教育融合与互补的建议
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成立8年以来,对促进当地汉语教学的发展、推广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孔子学院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汉语教育的需要,助推中美人文交流,笔者对孔子学院与本土汉语教育的融合与互补提出如下建设。
(一)重视宣传,加强沟通
汉语项目或课程作为第二语言课程,在美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属于新生事物,其开展和壮大少不了汉语教师和孔子学院的大力宣传和推广;而且美国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样,想要吸引学生了解中国文化,首先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足够的认知,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宣传的本质不在于宣讲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要让美国人感兴趣,带着好奇心走过来,自己主动想要了解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宣传和推广,进而认同中国文化。
(二)增强赴美师资力量
普莱斯比孔子学院每个教学点只有一到两人,而一个教学点的学生往往有几十甚至上百人,面对师资和学生人数差距悬殊的情况,增加赴美教师的数量不仅可以减轻汉语教师的授课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授课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另外,师资力量不仅是数量上要加强,质量上也应该有所提升。优秀的汉语教师可以酌情延长任教期限,减少美国学校培训新教师的时间成本,同时新旧教师之间形成互相提携、帮助的氛围,有助于新教师快速了解和融入美国教学生活。
(三)双方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及教材
一份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案和教材可大大降低教师备课难度,并且更贴合美国学生实际。因此,汉语教师可以与当地校方的教师合作,针对学生水平共同研发和编写适合本校的汉语教材和双语复习资料。
(四)教学方式更加适应美国社会环境
从国内选派到美国的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学习和了解美国文化、社会及环境,向老教师取经,向美国同行请教。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了解当地人的日程安排习惯。例如,孔子学院在举办文化活动或汉语考试时,要尽早做出安排并发出通知;每位汉语教师也要在课纲中标注好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此外,汉语教师在任教前也需要关注和了解相关法律和规定,避免因为不知情而给自己造成麻烦。美国在教育方面有非常详细的法律条文,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各项规定。每所学校通常在学期伊始就把所有的工作项目、日程安排很详尽地制订并公布出来,并尽早开始为每个具体项目和安排做好准备。另外,一般情况下美国学校周末不工作,周日还是基督教礼拜日,因此孔子学院在工作安排时尽量避开周末,尤其是周日。
理解中国,是世界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在美国的孔子学院,交流都是双向的,中国教师把中国语言和文化介绍给学生和社区居民;同样,他们也在感受、体验、学习美国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5]。孔子学院推动了本土汉语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文化共榮和人民和谐。
(五)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普莱斯比孔子学院在文化交流上所做的工作收效显著,中国文化影响力在孔子学院所处的地区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和中美文化交流,孔子学院在组织文化活动方面也有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首先,文化活动的深度需要加强。很多学习汉语的学生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了解当代的中国及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学院需要增加以当今中国文化生活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其次,文化活动形式也应多样化,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多为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这些活动形式民众喜欢,但文化活动针对性、专业性还有待加强,如增加文化讲座、文化书籍科普等活动。最后,文化活动的材料也有待更新,如美国普莱斯比学院每次举办规模较大的活动时,都会有舞龙及民族服装秀等环节,对于每年都来参与活动的人群来说,活动新意不大,他们也提出希望看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活动。另外,在孔子学院所处高校建立中国文化中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中心场馆内陈列中国手工艺品、乐器、工具、传统服饰等,对美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方式。
毋容置疑,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势态良好,成为美国本土汉语教育的重要补充。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汉办和中方合作院校应更加重视宣传工作,提升外派赴美教师和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业务能力,积极开发适合本土教学的教学资源,使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发布 [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1):5-7.
[2]陈涛,央清. 基于数据库的美国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活动分析[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5(1):147-199.
[3]马科君.空隙学院在美国能走多远——美国孔子学院的调查[J].教育界,2013(27):22-23.
[4]孟艳华. 美国大学中文项目的课程设置现状与启示——基于30所大学的定量分析[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5(0):158-170.
[5]Presbyterian College Academics[DB/OL].https://www.presby.edu/academics/undergraduate/,2018-01-06.
[6]周之畅. “国家汉办- 美国大学理事会”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回顾与展望[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5):83-87.
[7]陈星星,韩莎莎.一位美国大学校长:我为什么支持孔子学院?[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1130/c1002-27873239. html,2017-12-30.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