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不由苦难决定
2018-04-11李昕彦
李昕彦
“苦难”之义,为既苦又难,本属名词。可它却因大量文学作品以及传统文化的推崇,而变成了“形容词”,甚至引申为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似乎缺少这一味佳肴,终成不了满汉全席的完整和美味。一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流传千年而不息。
但苦难并非等同于成功,它也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一味痴迷于苦难往往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汉时的贾生,一代英才却因梁王坠马而自怨自艾, 郁郁而终;门捷列夫刚刚发现元素周期表时,被人唾骂,在一年多的郁闷之下无所事事;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就是苦难对人成长的负面效应吗?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内心脆弱的人因磨难放大了自身的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在现代社会,苦难被赋予了更“高层”的含义。人们在说明自己的成功前,必须通过铺垫和感怀诸多一路走来所遭遇的苦难,才能确切地向人们传达出成功的来之不易和真实。苦难已经逐渐成为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加分项目,唯有充斥苦难的成功才更具有参考和学习的价值,以至于那些带着顺遂成分的成功却演变为了“虚伪”“走捷径”的代名词。
于是乎,我们盛赞创作了沉郁顿挫、掷地有声的诗篇的诗圣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却视而不见创作清秀隽永、平和恬淡的诗歌的王维;我们称赞贝多芬的伟大,盛赞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顽强,却视而不见天才神童莫扎特八岁便创作出了《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少年得志、车马轻裘。
如今,许多真人秀節目演变成了“苦难人生”的竞选平台,人们对苦难的经历感同身受,对选手的一路风雨大加赞赏,却也忽略了对艺术最基本的态度和评价标准。要知道,我们比的不是苦难,苦难更不应该被拿来消费、受人崇拜!
就像周国平曾说:“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要知道,以苦难堆砌的成功往往短暂而脆弱,我们更需要有毅力但也有头脑的人才。纳粹首领希特勒,从小家境贫寒,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高位,但他掌权后所形成的病态人格恰恰便是苦难制造的扭曲灵魂。苦难不是熔炉,并非经历了苦难就能成就伟大,而是那些伟大的人在苦难中,以咀嚼苦难、不惮不惧的品质使自己沉稳坦然,才最终成就了伟大。正如克罗齐所言:“你遇上了苦难并非代表前方无尽黑暗,没遇上也不要有所遗憾,唯有将苦难咀嚼才能换来人生的伟大。”
人生之路,或许苦难满布,或许阳光灿烂,但无论如何,幸与不幸,不由苦难决定。
点评
当所有人都盛赞苦难之于人生的积极意义时,本文作者却独具慧眼地看到了苦难的另一层含义。在作者看来,苦难并非成功人生的充要条件。有的人经历了苦难,却不具备“咀嚼苦难、不惮不惧的品质”,因而没有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并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却早早地取得了成功,这样的成功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文章见解独到,毫不人云亦云,论证逻辑性强,所举事例颇具说服力,是一篇值得学习、借鉴的议论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