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营对抗”织就中东一张乱网(观察家)
2018-04-11刘中民
刘中民
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周边战事接近尾声时,叙利亚霍姆斯附近的空军基地突然遭到导弹袭击。与此同时,美国还纠集英法两国以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为由,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向叙政府施加压力。这再次表明,每当叙利亚局势出现有利于巴沙尔政权的重大变化时,在军事和政治上就会出现新的事端。此外,中东地区下一个潜在“爆点”是,在伊核协议问题上,伊朗强硬表态称如果美国退出该协议,将重启丰度20%的铀浓缩活动。
近期的态势凸显出,在叙利亚局势和美国伊核政策进入关键节点之际,中东域内外各方博弈更趋激烈。而这种博弈中形成了分别由美俄主导的两大阵营,因各方利益和矛盾的交织,中东局势呈现出阵营对抗和网状纠结并存的乱象,预计未来格局的分化组合将更加复杂。
阵营对抗中的纠结
中东变局以来,围绕叙利亚问题分别形成了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中心的两大阵营,沙特和伊朗分别成为美俄的地区主要代理人,并各自网罗仆从力量展开角逐。
从地区层面看,沙特和伊朗基于争夺地区主导权、教派矛盾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全方位对抗可谓泾渭分明。但是,以色列、土耳其与卡塔尔在两大阵营中扮演的角色则更为复杂。
以色列是美国阵营内的核心成员,但其政策总体保持低调。由于宿敌伊朗在叙利亚的实力不断扩张,迫使以色列与沙特的关系不断拉近。同时,以色列在叙利亚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对抗日趋强化,使得以色列成为发动此次导弹袭击的最大嫌疑人。预计以色列今后将会加大对叙局势的介入。
土耳其的变化最大,从最初的西方追随者变为现在的俄罗斯阵营一员,但它仍是俄阵营内的“异类”。土耳其关注的核心是库尔德问题,这也是其多次入境叙利亚发动军事行动的原因所在。同时,土耳其至今仍未放弃颠覆巴沙尔政权的目标。因此,从长远来看,土耳其一方面会在叙利亚扶植亲土耳其的反对派武装,另一方面将继续在叙利亚展开打击库尔德人的军事行动,并加剧叙局势的复杂性。
卡塔尔的角色较为奇怪,它总体上仍是美国阵营的一员,但由于在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特立独行、挑战沙特,致使其在2017年遭遇断交危机,其地区影响力已大打折扣。
美俄难主导复杂博弈
作为一方阵营核心的美国,其叙利亚政策从始至终都呈现出战略犹豫和战略谨慎的特征。其原因是综合实力的衰退导致美国对中东的领导力、控制力严重下降,尤其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教训,使得美国抑制住了通过战争对巴沙尔政权进行颠覆的战略冲动。
美国介入叙利亚的动因包括民主价值观、遏制伊朗和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等多种因素,而美国的主要手段则包括了外交和舆论施压、经济制裁、低烈度军事打击、援助训练反对派武装等。但是,从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的对叙政策可以看出,美国始终把发动战争排除在选项之外。
特朗普执政一年多来,“限穆令”、遏制伊朗并挑拨沙特与伊朗对抗、打击“伊斯兰国”、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等,构成了其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美国的中东政策日益呈现出道义缺失、战略弱化与战术加强等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色彩,但叙利亚问题并未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从近期情况看,基于特朗普外交和安全团队换将,美国的叙利亚政策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或许会作出一定的战术调整。
从本质上来说,为阻止俄罗斯彻底主导叙利亚局势,美国一方面排除战争手段的全面介入,另一方面又不放弃以各种手段进行干预。这是叙利亚危机长期化的根源所在。与美国不同,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始终都具有突出的战略性特征,如通过叙利亚政策重返中东,摆脱乌克兰危机的战略压力;通过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掌握战略主动权和道义制高点;通过与伊朗组建盟友体系,同时发展与土耳其、沙特、埃及和以色列等国的关系分化美国盟友、扩大在中东的存在等。同时,俄罗斯还利用2016年土耳其政变、美土矛盾等契机成功使土耳其的叙利亚政策软化。但是,基于叙问题的复杂性,尤其是域内外各方的利益和矛盾交织,俄又无力彻底解决叙利亚危机。
统一战线难形成
基于上述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的两大阵营都非铁板一块,彼此关系错综复杂。例如,俄罗斯与伊朗在叙问题上较为一致,但双方能否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结成对抗美国的阵线,无疑还是一个未知数。又如,沙特、以色列在对抗伊朗方面利益高度契合,但又同时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土耳其虽倒向俄阵营,但仍在巴沙尔政权乃至库尔德问题上与俄存在严重分歧;近期英法等美国传统盟友在叙问题上与美合作加强,但美欧已很难在中东问题上形成统一战线。
当然,最大的变数无疑来自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变化无常。迄今为止,除“美国优先”、遏制伊朗的政策取向相对鲜明外,还无法看到逻辑清晰、内容明确的美国中东战略。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中东的博弈或许仍是以美俄两大阵营的较量为主线,并由此延伸出一张各种力量和矛盾复杂纠结、千丝万缕的乱网。▲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