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影股份:发力全产业链

2018-04-11王腾

首席财务官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业链财务

文/本刊记者 王腾

背靠丰厚的院线资源,上影股份在电影发行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而全产业链的打造也成为上影集团得到业内认同的利器。

说起上影,相信这个有着5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电影行业旗舰型企业可以说无人不知,几乎在每个人的电影记忆中,“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个字出现在电影片头的画面依然清晰可见。

2012年7月上影集团进行股改,将市场板块业务进行整合成立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影股份),2016年8月17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登陆A股市场。上市仪式上可以说众星瞩目,王家卫、章子怡、赵薇、贾樟柯等电影圈“大咖”均前来助阵。

据了解,目前上影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电影发行及放映,具体包括电影发行和版权销售、院线经营以及影院投资、开发和经营。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形成“专业化发行公司+综合型院线+高端影院经营”的完整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的公司,在电影发行及放映业务的各个领域均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上影股份CFO王蕊接受《首席财务官》专访时表示:“全产业链运营,是我们在成立公司之初就定下来的战略方向,现在看来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目前,上影股份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五十余家影院,不仅拥有上海影城、上海永华影城等一批技术先进、经营良好、票房领先的影院,还拥有“SFC上影影城”高端连锁影院品牌。据了解,未来上影股份将继续落实发展战略,拓展连锁影院规模。

此外上影股份还拥有深厚的院线资源。全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之一“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影股份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联和院线票房收入42亿元(不含服务费),排名全国第三位。与此同时,上影也是全国最早从事市场化电影发行业务、累计发行影片最多的专业化电影发行公司之一,全国范围的电影市场分销体系已经建立。

产业链优势凸显

毫无疑问,电影行业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中国电影在这几年一直呈现的是一种“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王蕊谈到,从近两年的数据上看,增速已经有所放缓,而电影屏幕的增长速度依然很快,可以说已经明显感到市场竞争越发残酷了。

确实,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第一位。在2012年银幕数仅有13118块,短短六年时间,银幕数增长了4倍。2012-2016年,中国影院发展迅猛,银幕数量爆发式增长,六年时间增加37658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09%。

在中国电影行业白热化的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非常亮眼的公司出现,比如全国院线第一名的万达,在影视制作和综合性娱乐以及娱乐经济方面领先的华谊兄弟等。对于上影股份来说,在强手林立的局面下,如何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呢?王蕊告诉我们:“电影的产业链,包括电影拍摄、制作、发行、终端放映和院线经营,以及围绕产业链衍生的相关收入和衍生品:例如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版权收入等等。很多公司在产业链的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比如华谊兄弟就在电影制片和投资方面见长,但是像上影这样在全产业链上发力的并不多,产业链的优势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综合实力。”上影股份背靠丰厚的院线资源,在电影发行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在国内,票房收入是整个电影产业收入的绝对大头,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票房收入的高歌猛进,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并不是拍电影的公司,而是影院。这是票房收入的分配方式决定的。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多有自己的发行公司;而中小公司投拍的电影,有的根本无法拿到影院统一放映,有的必须委托第三方发行公司发行,并支付相应比例的票房分成作为发行费用。上影股份的业务也正是布局和瞄准了这块最高利润的部分。”

在院线管理方面,上影股份自有高端影院和加盟影院共存,旗下上海联和院线是2017年全国排名第三的院线。凭借长期的经营积淀,和上影股份具有资产联结关系的影院占据了全国一线城市的几乎各大核心商圈,在上海本地更是区位优势明显。据了解在上海的徐家汇、陆家嘴、人民广场、淮海路等人流密度大、消费水平高以及商业价值大的商圈中均有上影股份投资的影院,单银幕票房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王蕊:全产业链运营,是我们在成立公司之初就定下来的战略方向,现在看来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共享式财务管理

从财务管控角度来看,王蕊坦言,这样一个业务组成复杂、体量也在迅速扩大的上影股份管理起来并不轻松。“在资金方面,是通过资金池集中管理,下辖影院每天带来充沛的现金流,而这些资金纳入总部进行集中管理非常必要。我们正在进行系统升级,预计上一套ERP系统,将原本的预算和费控纳入整个的ERP系统中去,这样更加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提高安全性。”

事实上,上影股份的整个财务管控模式可以说已经是一个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模式,王蕊也笑着说:“我们只是没有挂财务共享中心的牌子而已,其实我们的财务一直是在用共享的方式来筹划。”上影股份的财务部对下属公司财务部直线管理,而且在上影股份旗下的连锁影院设置一个连锁影院管理中心。“在连锁影院管理中心我们有60多名财务人员,管理着旗下50余家直属影院的财务。而在很多院线管理公司中,是每家影院都是要配备两个财务人员,上影以前也是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说我们这种集中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

在这种共享模式下,王蕊将连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模块化设定,比如应收应付、总账、资金、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内控和审批等几个模块,然后这些模块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处理。王蕊说:“在上影股份的业务中,院线管理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旗下还有电影发行公司、市场营销公司、电子票务公司、科技公司等很多实体,即便是这些公司在业务上有一定的个性,但是财务的管控都是在这一个共享的平台上进行运作。”

极致内控

由于下属公司较多,在内控方面,王蕊尤其重视,即便是业务繁多,她也要求在内控方面一管到底,每一个下属子公司都有对应的负责内控的财务人员,定期内控检查。“我们要求内控的控制位要前移,虽然有着事后的内审,而我们更着重要打造内控的事前控制能力。”

>> 上影股份是行业内少数形成"专业化发行公司+综合型院线+高端影院经营"的完整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的公司。

在上影股份,任何新的业务发生之前,公司要求都要有内控部门的参与,新业务要经过内控部门的审批才可以立项,王蕊认为这种事前控制非常重要,而且要求在业务发生过程当中和业务完成之后都要不断地进行检查。“上影集团作为上海市委宣传部直属单位,而我们作为上影集团的子公司,在8项规定以及反腐倡廉方面都是要严格执行。而且在资金管控方面尤为严格,因为如果不能有效管控,造成了损失,那么不仅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更属于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我们丝毫不敢懈怠。”王蕊补充道。

“经过多年在上影工作,其实让我自己有了一定的转型,从风险喜好型转变成了风险厌恶型。”谈起多年CFO工作心得时,王蕊如是说。而当我们翻看这位CFO的履历时,其亮眼的教育背景和30岁即成为财务总监的经历也显得十分光鲜。

王蕊拥有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时也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工会(ACCA)资深会员。曾就职于上海张江(集团),并在英国伦敦有数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2003年年仅30岁的她回国加入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任CFO兼公司秘书,2012年加入上影股份担任CFO。王蕊告诉我们“事实上我的工作经历比较简单,30岁当财务总监时面对的都是比我年级大很多的下属同事,我学会了虚心求教,并且在在管理岗位上学管理,但也正是这样的历练让我更加理解CFO这个位置的意义和价值。”问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她很淡然:“我认为成为一家优秀公司的CFO,伴随和见证公司的成长,为这家公司长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我自己职业价值和理想的体现。”

猜你喜欢

产业链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山西农谷打造“花经济”产业链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