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10何香怡
何香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并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极大地促进了班级管理模式的发展。在新课改时期,人本理念就是老师管理班级的理论基础:时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供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人本理念;小学班主任管理;应用研究
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老师在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采用人本理念,始终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学情出发,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健健康康地成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关系
(一)对学生足够的尊重和耐心
对于班级的管理,老师往往想到的都是如何去严格要求班级里的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善的。老师一定要牢牢记住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而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再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处理,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诚心以及足够的尊重,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对于那些有一点小毛病或缺点的学生,老师一定不能嘲笑或一味斥责,以免加深学生对老师的误解,伤害到学生的尊严。因此,在碰到这些“问题少年”时,老师不能太过急躁,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始终牢记人本理念的基本原则:老师和学生在人格和尊严方面是平等的。
比如,小学生由于刚步入校园,经常上课迟到,纪律性很差,在自习课上老是说话,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积极和学生交流,但是切记不能斥责和谩骂,而应该把学生的错误一一列举,并讲出学生的错误对他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这些小毛病对别人和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且积极地去改正。因此,对于有缺点的学生,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尊重这些学生,其次就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他们,才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和维护。
(二)对学生足够的信任
学生往往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信任。因此,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对于学生而言,老师越是信任他或夸奖他,那么他学习时就更加专注,无形中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要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稍微提点一下,学生就会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尤其是班级中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老师一定要给予这些同学足够的信心,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有时候更应该在学习上多提供帮助。比如某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成绩一直不理想,但是对于班级工作很负责,同时在某一方面有着出色的天赋,那么老师就应该多鼓励该学生,帮助他建立学习文化课的信心,并且多引导他,让他对文化课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对学习文化课不再那么反感和厌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才能抹平之前落下的功课。
二建立人本理念的班级管理体制
(一)制定合情合理的班级规范
一个班集体要想管理好,发展快,就必须有合情合理的规章制度。但是班级管理又要以学生为主,因此班级管理制度一定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班级的卫生问题,以及学生的上课纪律问题,都是班级管理着重关注的部分,老师一定要制定出比较合理且容易接受的管理规范。还有学生的奖惩措施,比如对于上课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进行口头表扬,再比如对于经常上课迟到或者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老师也可以酌情去“惩罚”。班级中有了这些既定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适时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勇于表现的好习惯,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行“民主”决策
所谓的“民主”决策就是班级中的事情由学生自己决定。比如班级中选举班委就可以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体会到参与班级管理的乐趣和集体荣誉感。老师應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让学生为班级的建设出谋划策,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更加的人性化,更加以学生为主,体现出人本理念的本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老师一定要以人本理念为指导,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建设过程中来,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老师只有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始终牢记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才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学生才能更加高效地去完成学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永贵,王刚.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神州,2017(25):119.
[2]吕青竹.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7(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