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探究

2018-04-10郑拱旦

赢未来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数感情境探究

郑拱旦

摘 要:提高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有目的的计划、分步骤的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计算不再惧怕,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也关系到学生各项数学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计算不是很喜欢,也正是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计算教学的实际效率。为了改善当前的计算教学状态,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学会举一反三,多方位地思考

例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道题“妈妈带100元去商店买下列用品,图中有暖瓶、烧水壶、水杯,分别是28元、43元、24元,问妈妈带的钱够吗?”下边又画了几个学生讨论这道题,这些讨论的内容就是计算的思路和方法。有个小女孩说:“买暖瓶后剩余72元,买烧水壶后剩29元,所以买水杯够了”。这是利用连续减法的思路来运算的。还有一个男孩说:“买烧水壶和暖瓶共用去71元,还剩29元,所以买水杯够了。”这又是利用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虽然是一道简单的题目,但却能引发学生举一反三,多方位思考。学生从不同层面计算题目才能更深刻地掌握计算。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题海战”的模式,在学生的心里,计算就是无止境地做题,算完这一道,還有下一道等着,所以学生对于计算往往没什么好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才乐于学,乐于做。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也应当巧妙地设置一个相适合的情境,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首先,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创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动手,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最后,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

(二)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一讲起故事,学生都会瞪大眼睛,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听着,注意力非常集中。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外数学家的典型故事或者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果。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地,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地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比如说,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

四培养良好习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虽说要拒绝题海战术,但是相应的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熟能生巧,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为要求。计算教学本质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习惯养成教育。所以学生要经常练习,除了练习还要掌握一些固定的计算,这样在计算中就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五培养数感

在计算中学生一定要具备数感,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数感更为重要。如一些乘除法表,20以内的加减法。另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的计算技巧方法,讲求创新,不论计算的方法如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好的、有效的。而获得这种技巧就需要数感。提高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有目的的计划、分步骤的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计算不再惧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另外,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先从算理讲起,让学生从理解中找到方法,从方法中悟出规律,最终形成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数感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