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丁,败者为王
2018-04-10王晶晶
王晶晶
竞技体育的运动场上,鲜花、掌声和传奇往往属于胜者。只有极少数失败者,会让观众在惋惜的同时给予铭记。套用一句时下流行语,传奇的成功者千篇一律,有料的失败者万里挑一。奥斯卡冲奖影片《我,花样女王》的女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万里挑一的失败者。
电影《我,花样女王》剧照,演员玛格特·罗比饰演女主角。上世纪90年代比赛中的坦雅·哈丁。
影片根据美国花样滑冰女运动员坦雅·哈丁的经历改编,在片头就宣告“绝不讽刺,非常矛盾,完全真实”。故事的开头仿佛是励志鸡汤,故事的结尾却猝不及防。
穷苦出身的哈丁3岁开始学滑冰,4岁就拿到人生中第一枚金牌,从此获奖无数,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三周半跳的女选手。她具备一切让媒体和观众趋之若鹜的条件:技艺奇高,生活奇惨。
哈丁自小没有体会过亲情。她的妈妈是一位很少见的美国“虎妈”,自己婚姻不幸、事业不行,把当服务员及打零工赚来的钱都用来培养女儿学滑冰,于是自认为为女儿付出了一切,理直气壮地不允许女儿交任何朋友,甚至为保证练习时间不准女儿上厕所,强迫她穿着尿湿的裤子继续滑。
长大后的哈丁也没怎么体会到爱情。她嫁给了一个渣男。丈夫杰夫·吉路雷自卑又暴力,他会没有任何理由而殴打哈丁,随后抱着哈丁一番痛哭忏悔,之后又继续恶行。
生活里的枷锁有多么沉重,滑冰场上哈丁所释放的自我就有多么炽热,就像歌词里唱的,“旋转 /跳跃 /我闭着眼 /尘嚣看不见 /你沉醉了没 ”。信奉“美国梦”的观众看着她旋转的身影,似乎比这个一路奋斗的女孩还沉醉其中。
可是,正当哈丁心怀梦想冲击奥运会时,却一夕之间从万人瞩目变成了万人唾弃。
那是美國花样滑冰史上最大的丑闻事件。1994年冬奥会上,哈丁与美国队友南茜·克里根被视为金牌的有力争夺者。就在奥运会前夕,克里根在更衣室外遭袭,膝盖受伤。袭击主谋被证实为哈丁的丈夫。最糟糕的是,被捕后,吉路雷为了逃脱牢狱之灾,指认了哈丁。
哈丁予以否认,但难以自辩。参加奥运比赛时,她压力巨大,最终仅获得了第八名。倒是克里根,在伤痛中创造奇迹,拿下银牌,惊呆了所有人。
当然,克里根越风光,哈丁就越招人恨。拿不出任何脱罪证据的她,最后以包庇罪犯的罪名被法院处以3年缓刑、500小时社区服务和16万美元的罚款。美国滑冰协会则对哈丁作出了终身禁赛的惩罚。
哈丁曾质问协会大佬:难道因为一个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打人的死胖子,我就要一生告别滑冰吗?其实不仅是滑冰,她失去了整个人生。哈丁后来转往拳击赛场,但职业生涯没几年就草草结束。电影的最后,拳击场上被人打得满脸鲜血的哈丁说:观众愿意爱一个人,但他们更喜欢恨一个人。那些恨哈丁的人总是追问她真相,但又不相信哈丁所说的真相。对哈丁来说,真相只剩下她根本无法控制的生活。最终,她选择消失在公众视野,像母亲那样当了一名服务员。
随着电影的热映,往昔的丑闻仿佛被洗白。哈丁成了银幕上的“女王”,在镜头前回忆“我曾是最好的花滑运动员”,虽然现实中的她依然平平淡淡。也许战胜生活的最好方法,就是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