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荒凉戈壁的璀璨明珠
——内蒙古葡萄玛瑙专题报道
2018-04-10闫志强,陆舜冬
一、葡萄玛瑙的成因
白垩纪早期,强烈的构造运动把早已是一片陆地的阿拉善地壳,撕开了一条长200多公里的大口子,地下岩浆沿着十几个古火山口喷出地表,形成厚400余米的玄武岩堆积带,这便是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乌拉。其中最大的古火山口就是盛产葡萄玛瑙的额尔登温都尔。
与多次大规模岩浆喷溢相伴的,还有大量火山气体的喷出,这些气体有许多被包裹在岩浆中,形成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气泡。离火山口越近,气泡越多越大。当喷发停止,岩浆冷凝成为坚硬的火山岩,气泡就成了空洞。此时,火山下面的富含二氧化硅的矿液仍在活动,沿着火山通道上升,并顺着岩石的裂隙侵入这些空洞。
在额尔登温都尔火山口周围较大的空洞中,随着压力的骤减,温度的下降,矿液中的胶体二氧化硅出现过饱和状态,便会以许多质点为中心,开始结晶沉淀,形成很多彼此连结的玛瑙珠子。而矿液中的铝、钙、钾、钠等成分,化合形成白色的高岭土软泥,同时沉积在玛瑙珠子周围。软泥的依托,使葡萄玛瑙在洞中自由结晶和生长,成就了珠满粒圆、千姿百态的造型。
二、葡萄玛瑙的基本特征
赋存葡萄玛瑙的空洞在玄武岩中呈多层分布。一般来说,离古火山口越近,空洞越大、越密集。空洞多呈囊状、不规则状及缝隙状,常彼此断续相连。洞中的玛瑙周围充填着大量白色高岭土。空洞的分布、形状和大小,基本控制了葡萄玛瑙的产出、形态和块度。
(一)产出特征
葡萄玛瑙按产出情况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两类。
1.原生矿,产于古火山口周围玄武岩空洞中,因赋存于地下岩石内,需经人工挖掘方可获得。产出数量较多,块度较大,自然破坏相对较轻。色彩丰富艳丽,色调相对较深,以蓝、紫、褐、红、黑、灰、白等单色或其他混生色为主。产于额尔登温都尔古火山口北、东、南三侧呈马蹄形分布。按发现和开采顺序,将其划分为:北山、南山、沙沟、架子山四片。北山葡萄玛瑙最典型的特点是珠大如葡萄,形态饱满,色彩套叠,有些如同“猫眼”一般,且色艳、透明度好,水灵灵的。南山产出的葡萄玛瑙珠子较多,但小如珍珠、豆粒、米粒,色较灰暗,透明度较差。沙沟产出的葡萄玛瑙珠子偏小、色彩极丰富,质地仅次于北山玛瑙。“肌肉疙瘩”的光板玛瑙亦主要出产于此。架子山产出的,以附有蛋白石包层、条带的光板玛瑙为特征。
2.次生矿,是原生葡萄玛瑙经自然风化剥蚀而脱落于地表,人们可在地面拣拾。通常停积于山顶或山坡、冲沟中,个别的被洪水冲到20多公里以外的北侧大滩中。此类葡萄玛瑙产出数量较少,一般块度较小,大部分很破碎。因经长期日晒而褪色,常受铁染而表面污秽。以浅土黄、灰白色多见,少量呈粉红、灰紫等色。部分表面覆有黄色、黑色沙漠漆。
(二)珠子特征
1.质地:玛瑙珠子细腻坚硬,晶莹剔透。由隐晶质玉髓构成,其化学成分为较纯的二氧化硅,含微量铁、锰等致色杂质。摩氏硬度6.5°~7°。透明程度分为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经风化脱水,透明度有所下降。
2.色泽:玛瑙珠子通常呈蓝、紫、灰、白、褐、红、黑等色,具有玻璃光泽。有时以单色出现,大多为两三种色彩混生,各种色彩的色相分明,过渡自然。即使是一种色彩,其色调也常有变化。一般以蓝、紫、褐、红等色最受青睐。经地表风化或收藏过程中长期阳光暴晒,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褪色现象。
3.形态:玛瑙珠子有两种基本形态:(1)圆珠形态:有完整和不完整两种。完整的珠子如球状附着于石表,不完整的珠子呈大小不等的球冠状覆于石表。(2)套层形态:珠子由2~3层同色或异色的同心圈层层套叠而成,或如带壳的果实。
玛瑙珠子按其直径可分为4级:小于0.2cm为小粒;0.2~0.5cm为中粒;0.5~1.5cm为大粒;大于1.5cm为特大粒。
三、葡萄玛瑙的赏玩
1.形的完整;2.质的透亮;3.色的艳丽;4.珠大而圆。
【摘自《石道》2007年11期,作者:闫志强、陆舜冬】(详见“宝藏杂志”微信公众号2017年8月8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