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8-04-09亓靖
亓靖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思维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的进入使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难度,高校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强化大数据,利用其优点对知识进行有效传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223-01
大数据不仅是指容量上的大,其重点意义在于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探索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随着大数据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导致人们做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并非依靠经验和直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一)机遇
老师可以通过构建数据平台,及时分析學生的思想行为,通过数据比对,将这些数据以表格或曲线的方式更加直观化地呈现出来,准确获取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价值观的趋向;弥补改善学生单单靠直觉或经验做决定的缺陷,实现样本精确化,获得科学性、实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加个性化,增加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数据分析出来的问题整理归纳,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如开设讲座、谈话教育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主题内容以视频、图片、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使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增加[1]。
(二)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出了一个难题,在此我们对将大数据实际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1)认识不到大数据的重要性。目前传统的高校课堂仍然将课上教学和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的主导,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状态和教学质量缺乏动态的掌控,一些学校和老师对大数据的重要功能没有正确的认知,适应不了大数据变革。(2)教育政策、评价方式等激励性措施不清晰,缺少支撑资源,将大数据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缺少主观动力。(3)搭建数据搜集系统平台、数据公开性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界限缺乏明确性,搜集数据人员专业能力、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公式推算不精准,对数据开发用到的设施投资不到位等,这些因素导致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的理念
(一)数据量化理念
将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以数据的方式进行整合,搜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类,再进行图式化加工处理,将数据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出来。在大数据变革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通过应用数据方式进行归纳处理,再将数据进行科学的比对,最终以表格、曲线、图形等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走势进行可视化呈现,便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评估,为老师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实证性依据。
(二)教育个性化理念
经过对数据进行比对,将思想行为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教育对象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大数据涉及种类繁多、质量优越且免费提供,使其在个性化教学中掀开了新篇章。大数据价值的体现不仅在于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更重要的是针对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想需求,体现个性化教育理念[2]。
(三)判断精准理念
通过对动态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学生思想行为趋势进行预判。运用大数据样本即全体的特性,把握相关资料的准确性,进一步做出精准判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根据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数据(例如,课上听讲行为、食堂吃饭行为、宿舍休息行为等)进行分析整理,判断学生近期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等,从而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实现针对性教学。
三、将大数据切实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
通过分析大数据的优势,如何将其充分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数据呈现的规律特点,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重视大数据技术在课上的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摸索创新,找出最佳实践路径。还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学校应根据需要成立三个项目组,分别是数据搜集小组、数据整理小组和数据应用小组。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搜集整理,最后上传到数据库,将问题以可视化形式展示出来,最后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3]。
总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克服一切阻碍,积极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索出将大数据运用到实际教学的新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凌小萍,邓伯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2-67.
[2]王学俭,王瑞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3):105-110.
[3]柏龙彪.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机遇把握与障碍突破[J].中华文化论坛,2016(11):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