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创造”出来的吗?
2018-04-09王宝琪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8年40期
王宝琪
病句挂号
老师用真理和智慧创造人才。
把脉诊断
对词语理解不够准确,造成近义词误用,应把“创造”改为“塑造”——老师用真理和智慧塑造人才。
预防处方
创造:发明或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开始、开始做;造,制造,建造。创造的事物往往呈具象,能通过视觉感受到。
塑造一般有两个解释:①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如“塑造佛像”。②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如“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石油工人的英雄形象”。第一种解释也比较具象,塑造出的作品直接就可以看到;而第二种解释比較抽象了,人们必须在欣赏后,再通过思维加工才能得到所要表现的形象。
人们可能会质疑,“人才”既不是塑像,又不是通过艺术手段描写出的人物形象,怎么也用“塑造”一词描写呢?其实 “塑造”在这儿有培养的含义,这是由本意引申出来的意思。“人才”一词比较抽象,用“创建”“创立”“创新”或“建造”“打造”“制造”等词语与其搭配都不恰当,只有“塑造”才能说得通。
练练内功
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创造”或“塑造”。
1.我们不但能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能( )一个新世界。
2.鲁迅的笔下( )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
3.西安兵马俑是两千多年前,秦代的工匠精心( )的。
4.劳动和智慧可以( )财富。
答案
1.创造 2.塑造 3.塑造 4.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