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有效参与策略和途径

2018-04-09周双友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周双友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深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怎样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根据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现今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参与现状,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有效参与;教学策略

所谓有效参与就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效度值,突出在教学活动中个体和社会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要凸显出其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可以分为浅层参与、表层参与和深层参与”[1]。浅层参与是指最浅显的参与,或者说不参与。表层参与是指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答,教师问。这个过程大家都参与了教学活动,但是它只是一种浅显层面的参与,效度低下。

一、学生有效参与的价值

1.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的大量暴涨,需要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或者终身学习观。课堂参与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而参与的有效性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的激发,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相互渗透,也就有利于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

2.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态度

在许多人眼中,政治课大概是最无聊最没劲的课,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循规蹈矩。所以学生都不喜欢这门课,划重点,背重点,这样恶性循环,使学生在思想上扭曲了对于这门课的认识和态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利于兴趣的培养,而参与的有效性又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明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取得成果的愉悦心情。

3.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政治课沉闷、压抑的课堂环境严重阻碍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缺乏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是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投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课堂活力。

4.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加学生参与的内在驱力,平等对待参与的每一个学生,这样就能使学生爱上思政课。否则,则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和对于学习的逆反心理。而且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教学也进一步影响教师教授的心情,影响教师情绪和水平的发挥,甚至可能使教师对学生产生看法。而如果学生热情参与,使学生在思想上与教师产生碰撞,提高活动的效率,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这样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才具有良性的持久耐力和发展潜力。

二、提高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和途径

1.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

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教案设计、备课环节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充分利用起来,形成动态、持续、平等、和谐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完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享受参与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绩的信心。

2.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参与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好坏的晴雨表,政治老师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目标,用师爱感化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平等表现的机会,不以自己是知识的权威来自视。要注重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创造个性化的课堂秩序,保证学生参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自身思维、个性、品德、美感等方面进行创新来激活课堂参与。尊重差异,平等对待,坚持民主的原则,从教材中学会学习和提高自己,运用不同的参与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再加以高超的教师智慧和改进教学方式,巧用课堂资源,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参与的课堂秩序。

4.当好设计者,激发学生参与热度,让学生乐于参与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备课时已经明确了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还很模糊,学生主体参与的依据就是学习目的,但是教学参与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教的层面,那么学生参与就无从可言。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式的变化,让学生的参与在可控的、有序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偏离课堂主线,乱成一气。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给学生强调要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教学过程不再枯燥无味,使学生的教学参与变得有生机活力。

5.当好组织者,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真实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问题的创设要以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依据,过犹不及,太难的问题影响学生参与热情,太简单的问题又食之无味。教师设疑必须联系教程和实际,这样才不至于参与停留在肤浅层面,流于形式,从而提高参与的效能,变低效参与为高效参与。

因此,要在课堂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必须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由于新课改仍然在继续深入发展,新形势下政治课堂学生参与的探索仍在继续。

参考文献:

[1]白文倩,金娟琴,盛群力.研讨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评价研究:以浙江大学“唐诗经典研读”通识研讨课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5.

編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