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问”之道

2018-04-09李鸽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语文教学

李鸽

摘 要:目前,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与其说它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如说它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课堂带来的乐趣。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把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教学实践,从实施策略、案例分析等维度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作丰富的阐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学会提问

《现代汉语词典》将“提问”解释为:“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卢正芝、洪松舟认为‘提问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提供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学生做些什么、如何做的暗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1]韦志成老师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书中谈到:“提问,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还有一层意思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2]与传统对提问理解不同的是韦志成老师谈到了学生提问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提出问题来质疑,在传统教学中多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但是我们要更注重学生对老师提出质疑的情况。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现状分析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大部分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类看起来没有问题的学生反而才是真正有问题的学生。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走访任課老师发现,一半以上的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会质疑。为什么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原因。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一门艺术,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师误认为课堂上只要提问的问题越多,学生才会参与到教学中,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由“满堂灌”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有资料显示: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50~60个问题。学生在老师连续“追问”下,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变成了课堂活动的协助者,教师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越来越脱离课堂,疑问也越来越少,慢慢变得有惰性,从而也不会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注意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把学生的主体性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反馈与评价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性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协助者的角色,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不注意反馈和评价的现象。在课堂提问时,当学生回答错误或者回答与老师预设不同时,部分教师会说,“你先坐下,再找一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者我们听听别人的意见”等类似的反馈与评价,这也就是说上课之前老师准备了相关的问题,但过度注重自己的预设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成,从而造成了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在前进,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中的教学活动。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情,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喜欢“炫耀”自己的能力,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他们也愿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同学的见解和思考会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会对同学的意见表现出怀疑的态度。他们希望得到老师鼓励性的反馈和评价,从而去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是部分教师为了课堂能够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往往对于提出“奇异”问题的学生不给予反馈和评价,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敢提问,造成学生更不会提问的严重后果。

(三)学生在教学中提问缺少深度与广度

提问就是质疑,质疑最能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另外,提问是语文课堂得以展开的载体,也是教学环节得以推进的“润滑油”,学生对于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完善,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慢慢地在完善,但是看问题存在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现象,不能辩证和全面地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出的问题缺少深度和广度。比如他们通常会问“这个字怎么念”“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等等,提问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不是“为什么”“怎么办”的层面,更鲜见求异的思维以及批判的态度。这样缺乏探究性的问题反而会助长学生的惰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效问题,这些毫无价值的问题,只能让课堂变得乏味,更不会在课堂激起思维与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

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实施的策略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好奇、好问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疑惑越多,提出的问题也就越多。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的限制,很大一部同学不会提问,甚至不敢提问。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提问,以学生为主体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味关注自己要教什么,在讲课过程中急于问什么、讲什么。把“讲授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会剥夺学生自己发现的激动和兴奋,会剥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其内在潜力的机会”。[4]所以,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不是编剧、不是导演、不是主演,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问题是教与学之间的纽带,教师应该把提问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提出质疑。只有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

(二)提问,从标题处着手

文章的题目,往往可概括内容、点明主旨、交代线索,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学会从文章的标题处提问,既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内容,又有助于理解作者想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学到什么。如《智取生辰纲》,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提问:谁智取?谁押送?怎么押送?怎么智取?这几个问题得到解决,就明白了吴用等好汉的智用天时、智用矛盾、巧用计谋。又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可以引导学生用“闻一多先生怎么说”和“闻一多先生怎么做”两个问题来分析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三)提问,从语言处挖掘

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文意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从而发现并提出疑问。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有时抓住语言中的某个词语研读,也能读出文章的深意,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中蕴含的东西。如在《孔乙己》中,孔乙己说“窃书不为偷”,“窃”和“偷”这两个词的意思不是相同的吗?但在孔乙己的心中,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不同呢?孔乙己两次到咸亨酒店买酒,第一次是“排”出九文大钱,第二次是“摸”出四文钱,这“排”和“摸”又反映了孔乙己的处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四)提问,从标点处玩味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在文章中不仅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处进行质疑发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故乡》一课,少年闰土和“我”讲“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用了许多省略号;中年闰土向“我”诉说生活的痛苦和艰辛,也用了省略号。很明显,同样是省略号,但表达的效果相同吗?注意了这一点,就能体会到在闰土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又比如《昆明的雨》一课,汪曾祺在品尝干巴菌之前写道:这种东西也能吃?!品尝干巴菌之后写道:这东西这么好吃?!这两句后面都用了“?”和“!”,细细品味这两个标点符号,不仅可以了解到昆明美食的美味,更可以理解这里的民俗风情。

(五)提问,从矛盾处分析

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那么对教学来说,同样是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性课堂。[5]文章中有些看似矛盾之处,但仔细分析又合情合理。比如《台阶》一课,学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想要建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台阶低,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低)以及为建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做了哪些准备?(捡砖,捡瓦,赛角票,捡屋基卵石,踏黄泥等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了建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做了这么漫长的准备,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渴望建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但是为什么高台阶的新屋造成后,父亲反而感觉不自在了呢?从此处生发问題,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自卑心理。

(六)提问,从无疑处深入

朱熹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无疑处提问是提问的最高境界。能在看似无疑之处发现疑问,说明学生的阅读和思考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比如《老王》一课,作者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毫无疑问,老王是一个“不幸者”;读《阿长与〈山海经〉》,粗心的学生受课题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阿长”是这位保姆的名字——这些看似“无疑”的地方。认真阅读文本并能深入思考的学生依旧会发现疑问:作者是一个“幸运者”吗?她给予老王这么多的温暖和帮助,为什么还会觉得“愧怍”?“阿长”到底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她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这些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学生的思考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探寻各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堂提问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合理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则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为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上这几种方法,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对您的教学有一点帮助,笔者认为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做出有针对性的示范,让学生明白可以从哪里提问,带着质疑的眼光去阅读文本,问题源源不断,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J].教育研究,2010(4).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4]李祖祥,唐湘桃.学“问”的困惑:探讨“学会提问”的几个疑难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5]周莹斌.巧设戏剧化矛盾 构建生成性课堂[J].基础教育论坛,2014(3).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语文教学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