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展例行监测,保驾质量兴农
2018-04-09包方
包方
党的十九大把“落实质量兴农,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战略决策。农业部将2018年定为农业质量年,要求切实加强农产品监管工作,把质量安全管出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河南省从2006年开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已连续进行了12年。通过有计划、有重点的持续推进,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监管需求、符合河南省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监测体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入发展例行监测对推进“质量兴农”意义重大。
河南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现状
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经过12年的发展,河南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分布,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横到边、纵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每年实验室定量检测样品3万个,监测范围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全省例行监测达到全时段、全地域、全环节覆盖。河南省农业厅先后出台了《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并为每年的例行监测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为例行监测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保证了例行监测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省级例行监测采用了异地互检与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对各地抽取的样品进行监督抽查,与报送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避免漏检、误检,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同时,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还为各承检机构配备了具有GPS定位功能的例行监测数据采集移动终端,通过实时上传抽样信息与工作照片,对各承检机构的抽样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对不合规范的抽样行为进行有效预防,确保例行监测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监测能力越来越强。通过多年发展,承担例行监测抽样和检测工作的质检机构已从2006年的9家发展到现在的18家,都是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和资质审查认可的法定检测机构。监测范围从最初仅有蔬菜中13种农药残留和水产中氯霉素,到如今包括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在内的四大类农产品,监测农药、兽药等有害物质40余种,建立起了一个层次分明、职能明确、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每年负责对承担例行监测的检测机构实施能力验证,确保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坚持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大比武和檢测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不断锤炼检测队伍,提高检测员能力,为例行监测工作提供人员和技术保障。
监测后监管到位。为及时、充分利用监测结果,推动各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2013年建立了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平台,全省各例行监测承检机构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信息上报与数据处理,实现了例行监测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同时,省农业厅坚持开展不合格产品追溯及监测后监管工作,将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被抽检地农业主管部门,开展溯源和追查,对查出的问题产品禁止上市销售;帮助监测不合格产品所在地和企业查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对产品监测不合格的“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除通知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责令整改外,对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将取消其“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资格。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更好更快发展
总体而言,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规范化的组织实施,反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基本满足了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但是,随着农产品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的例行监测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监测制度落实不到位、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监测有害物质种类不够等,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强化落实相关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现场监督机制,派出监管人员对各地例行监测工作进行现场监督,督促其严格按照抽样和检测标准操作,规范监测行为,强化检测质量控制,对不合规的抽检行为要零容忍,保证例行监测的客观性、合法性。同时,在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平台和数据采集移动终端的基础上,通过对软件的升级改造,将抽样环节的监管和检测环节的监管通过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例行监测从任务分配、市场抽样、检验检测到数据处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过程可控、来源可溯、数据可靠。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完善是推进例行监测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完善检测体系首先要加大对检测机构的投入。特别是对县、乡两级基层检测机构,要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健全制度等手段,不断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加快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尽快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例行监测网,扩大例行监测覆盖面。其次,要着力培养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发展村级农产品监测网络,把例行监测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把农产品从种到收、从农场到批发市场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例行监测的体系中来。此外,监测任务的扩展还需要以检测人员能力的提高为基础。要举办高水平的检测员学习班,强化检测人员理论与实践培训。同时,扩大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力验证考核范围,增加考核参数,进一步提高各级检测机构检测能力。
进一步扩大例行监测范围。种植业要在目前蔬菜、水果、茶叶例行监测的基础上增加豆芽等芽苗菜的抽检比例,同时研究制订粮油类作物例行监测方案,适时将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等粮油类作物纳入监测范围。检测参数要在目前32种农药残留的基础上,以国家规定的禁限用农药为重点,根据监管需要增加监测种类,加入重金属、生物毒素等风险因子。水产品监测要在重点做好“三鱼两药”监测的基础上增加淡水虾类及其他常见的淡水鱼类,把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有害物质加入监测计划。同时,针对人民群众对冷冻和冰鲜类水产品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应着手研究制订针对冷冻和冰鲜类水产品的监测方案,作为下一步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已成为政府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的实践基础。随着基层检测力量的不断加强、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监测范围的不断扩大,河南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体系将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和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为“质量兴农”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