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 撬动世界稀土格局
2018-04-09
徐光宪被誉为“稀土之父”,当他把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捧在手上时,却不安地说:“北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
徐光宪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办了《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并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和《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主编,为我国化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徐光宪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1920年11月7日,徐光宪在浙江绍兴宣化坊出生,后考取了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1948年初,徐光宪获得“自费公派”留学美国的资格。1951年,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亟需人才。徐光宪当时已经在美国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而且当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接连荣获两枚“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徐光宪说:“因为抗美援朝已经开始,我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愿意留在一个和自己祖国敌对的国家中。”他与自己的发妻,也是自己的大学同学高小霞,克服重重困难,一同返回祖国,双双到北京大学化学系执教,而这一教就是一生。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0%左右,足见其战略意义。尽管我国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生产技术却长期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徐光宪立志:“我们要自己研究开发,而且要比他们做得更好,给国家争口氣!”然而,要萃取分离镨钕是国内外没有解决的难题。镨、钕都属于稀土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要将它们进行一一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分离难度更甚。
徐光宪开始寻求新的办法,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了“恒定混合萃取比规律”。在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徐光宪建立了串级萃取理论,和他的团队共同创建了“一步放大法”,革除了“摇漏斗”的小试、中试、扩大试验等国内外传统的工艺研究开发流程,并试验成功,这一方法在当时和今天都是领先世界的水准。而我国也终于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
在晚年,徐光宪始终关心稀土事业。看到我国大量出口的稀土价格低廉,且过度开采造成严重的资源流失、环境破坏,他心急如焚,两次上书呼吁保护我国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宝贵的稀土和钍资源,避免包头市和黄河受放射性污染,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及时批复。
在燕园,徐光宪始终秉怀师者的智慧和职责。在学校论坛网站,他以“老顽童”之名发帖《分子共和国——开国大典》,鼓励学生善思创新,寓教于乐。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徐光宪曾说:“做学问,一定会碰到许多困难。但是,我觉得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甚至超过事后获得任何荣誉的快乐。艺术家常香玉说过一句话,‘戏比天大,这是一种高度敬业的精神。对我们教师来讲,就是‘上课比天大,科研比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