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教家风就是传家宝
2018-04-09李满林
1953年初,父亲李再初凭着木工手艺自湖南岳阳只身到湖北蒲圻(今赤壁)赵李桥区汤家咀街道一带做工,打家具、做农具,尔后与人合作开木工作坊。母亲周桂生操持家务,经济来源全靠父亲一把斧头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并步入小康家庭。
父亲做木工手艺,该交集体的积累不拖不欠,该交国家的税如数缴纳。父母亲的一生,为国家为社会为集體为家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或努力。抚今追昔,思绪万千,父母亲的思想品德、崇高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父母亲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直教诲鼓舞着我们前行.....
勤劳好学节俭的人生导师
父亲出生在旧社会,家庭出身下中农成份,书读得不多,大概读了半年私塾。父亲十多岁随他二叔学木工,由于二叔脾气急躁,方法不多,学了两年,仅会基本木工技术。
为适应用户需求,父亲克服木工技术面不宽的困难,十分注重学和悟。
20世纪50年代,农村结婚时兴打花床,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不等。起初,父亲只能做方木;雕花需请人雕,而且雕花师傅价高难请。于是,父亲虚心请教,加班加点琢磨,很快掌握了雕花技巧。由于父亲吃苦耐劳,刻苦学习,成为洪山、汤家咀、小柏这一片有名的全能木匠师傅。
从做一般家具、农具到做园木、箍桶、脚盆等;从做小木到大木,做粮食仓库、打风车等;从只能做木工到做油漆,尤其是能做国漆,父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搞技术改造,先后发明了粮食仓库窗户自动开关、自动称米机,受到粮食部门好评。
父亲带过的徒弟,包括我们几兄弟,人人都能独当一面,尔后是大哥又带了一批学徒。同时父亲还传帮带了我的堂兄艳南、岳南,表叔宗恩等,为服务当地群众、弘扬工匠精神作出了努力。
父母一辈子以劳动为乐趣,生命不息、劳动不止,他如果闲坐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父亲的作息时间,早晨刚微亮就起床,春夏秋冬有时晚上加班到十点左右、有时劳作到鸡叫。不过,父亲闲暇时就手捧文学书籍,如《薛刚反唐》《泼水记》《宋金堂》《薛仁贵征东征西》等认真地看,故事中的人物他讲得栩栩如生,我们今天都记得耳熟能详。
每年春节,号称过三日年。初三,就下汉口了,表示年过完了。三日年期间,白天清理一些工具准备开年的事,晚上父亲把我们召集起来开家庭会,围坐火炉旁,大家聊一聊单位情况、国家形势、来年的打算,父亲向大家讲一讲做人做事的得与失,告诫我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一个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努力工作、处事低调的人。
大年三十晚上,大家都要“守年”,超过晚上十二点。父亲开始讲故事,母亲忙着煮腊膀,猪肚包糯米饭,做夜宵的菜。父亲讲故事十分投入,津津有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可以说,我们的童年是伴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人要大度、大气、大方,要自尊、自重、自强、自爱的优秀品德,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力去了,是有来的。”“累不死人,只有病得死人。”父亲经常用这些朴素的语言教育引导我们爱劳动不懒惰。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父亲的生活方式有规律,常年有起早床习惯,每天清早边生火炉烧开水,边做早餐炒现饭或下面条,边前屋走到后屋叫我们起床。父亲越喊我们,我们越犯困想睡。父亲边喊边说,“天光不早起,睡也不多时”。待我们起床洗漱毕,一面早餐一面听父亲讲解今天的任务。
我1973年下半年到1976年上半年跟父亲学木工,做点工中午一般不休息,晚餐也比较晚,一般摸夜路回家。父亲经常对我们说:端别人的碗,就要服别人管。做一天的活,就要有一天的工作量出来,不能吃别人的冤枉,要对得住“东家”,要讲名声,讲口碑。因此,我父亲在洪山、汤家咀、小柏几个公社口碑极好,是出了名的守信用木匠师傅。
记得我随父亲做木工期间,夏天在洪山卫生院做桌椅、凳子等办公用品,做工形式是包工不包料。下午六点多钟吃晚饭后,还要加班到十点多钟,那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汗流夹背地刨板子、锯榫、砍原木,划墨打眼才是比较轻松的活。父亲的作息是日未出而作,日落还未休息。
父亲没有节假日,一辈子闲不住。逢年过节我们哥哥姐姐回家了,父亲带着我们一起挖菜地,领我们挑大粪,出猪栏粪,并将上一批稍干的猪粪与柴火灰用锄头拌匀,然后挑到菜地里,用手撒到菜兜边,或与蔬菜种子拌在一起点播在整理好的菜地里。
我记得1976年3月参加粮食部门工作后,回家休假是父亲带领我们兄弟劳动的时间,也是我们享受母亲做的可口饭菜好时节。无论荤菜还是小菜特别香、好吃,记忆犹新。我们几兄弟姐像我母亲那样都会做饭菜,都讲卫生。洗碗后的厨房、灶台、锅碗、抹布收拾得井井有条。从来没有吃完饭后锅晒天、碗撒地,厨房一片狼藉的现象。几十年如一日,我们几兄弟姐家里养成了习惯,做到当餐事当餐毕,当日事当日毕,不拖拉到下一次。这种理念为我们工作生活起到了很大积极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父亲一生把劳动当幸福的事、当快乐的事。我印象中父亲没有输过液,住过医院,有时有点感冒喝点姜茶,刮一身沙,睡一下就挺过去了。
父母亲一辈子勤扒苦做,清清贫贫过日子,一心一意为家族的延续与发展操心费神。父母从湖南搬到湖北靠自己,没有长辈亲朋资助情况下,靠着勤劳勤俭过日子,一生做了三次房子:第一次在湖南老家建房,解决了住有所居问题;第二次在湖北汤家,咀建房完成了从湖南到湖北有了栖身之地,告别了不再租房的窘境;第三次在湖北赤壁县城建房完成了从乡民到市民,从农村到城市的嬗变。
我从记事起,父亲穿的衣服是一惯的,衣服材料是普通洋布或棉布的,上身穿的是老式对襟外衣和内衣,下身穿的是老式褶折的长裤、短裤,一根布带系着;脚穿布鞋或胶鞋。没有穿过系皮带的西装裤,没有穿过皮鞋。
随着我们兄弟姐成家了,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父母节俭本色没有变。父亲用餐见饭掉在桌上,会用筷子夹起来吃,黄豆花生米掉在地上,会捡起剥除皮或洗一下吃掉。父亲说,我经历了没饭吃的苦难,看到过饿死人的、吃土观音胀死人的情景,一粒黄豆、花生米比一粒饭营养多。人是铁,饭是钢,人没吃的饿得慌啊。
融洽关系的领路人
父亲年轻时,开作坊,当老板,带团队,有条不紊。几十年如一日,家庭内外团结和谐,相处融洽,安全稳定。
1953年前,20多岁的父亲只身半农半工,上半年搞农业,下半年出外打工。1953年初来到湖北蒲圻汤家咀街道,经大舅牵线认识同为湖南毛田小港落籍汤家咀坡儿李家的周安福叔公,开始随周叔公做工。
由于父亲为人厚道,任劳任怨,做工认真细致负责,得到周叔公的赏识和东家喜爱。十里八乡,一人传十,十人传百,说李师傅手艺好、脾气好,很快父亲在汤家咀这一地域木工市场站稳了脚。
1954年初,父亲敏锐察觉蒲圻东南部地区,上至新店,下至太平口,方圆约200平方公里没有木工作坊,便与周叔爷、贵仁叔舅商量,在汤家咀街上办木工作坊,得到了周叔爷、贵仁叔舅的响应,于是他们三人由三位街坊担保,贷款300元进材料、租房子......共同管理、共同生产、共同经营。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的关键时期,1954年6月至8月长江中游沿线连日倾盆大雨,发生了有水文记载以来的大洪水,那时铁山咀没有修江堤和涵闸,长江水倒灌沧湖,把汤家咀街道房屋全部泡在水里,父亲合伙开作坊的房子淹至一楼封门,屋内一楼的材料、在产品及成品转移到楼上。
见此情景,周叔爷、贵仁叔舅打退堂,不想继续办作坊了。他们认为作坊前景渺茫:不知水到什么时候退,老百姓田也淹了,有些老土坯房倒了,灾情严重,农户哪有钱来买家具什么的。
父亲沉着冷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认真分析市场情况。三人商量提出了解决方案,即:对现有材料、在产品及成品进行估价,以估价为基础价下降10%,亏损三人承担;款项待产品卖出后支付。周叔爷、贵仁叔舅都不接手,这样父亲怀着忐忑心情承担起来,与二人签下合同。
父亲这时32岁,接下三个人合伙的木工作坊是要有一定担当和有风险的。在当时1954年8月长江赤壁沿岸及汤家咀街道一片汪洋情景下,土砖房子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坍塌可能,如果在产品及半成品经水一泡,就会打了水漂。之前从未当过老板开作坊的父亲承担了这一切。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到了九月份大水渐渐退出街道,沧湖的鲜鱼特别的多,人们开始打渔摸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家具、农具俏销,修家具、农具的络绎不绝,父亲作坊生意兴隆,周叔爷、贵仁叔舅返聘过来打工,很快还清二位欠款,还赚了一把。
父亲一辈子从事挚爱的木工手艺,30岁出头当老板,跨越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同历史时期,十分注重融洽团队关系、协调外部关系。我印象较深的是,在一些工程参与中,感受到父亲当老板善于计划引领,善于明确任务,善于分工负责,善于把团队凝聚在一起,合理分配,按劳取酬。父亲当老板,本着先说断、后不乱、亲兄弟、明算账的理念,适当抽一点误工补助、协调关系费。所以父亲团队人员几十年不变,从未为分工分配红过脸,大家都口服心服。
我的父亲之所以在汤家咀、小柏、洪山、赤壁这片区域做木工有技术、有名气、人缘好,主要是因为善于协调关系,常怀感恩之心。
街坊邻居家里修个小犁小耙,做条冲担扁担,做个锄头把,父亲是不要钱的;单位上的负责同志做张饭桌、凳子,碗柜,做个火棚架,饭曾,家里用的小梯子,是不要钱的。有的也送瓶把酒,盒把烟给父亲。这样礼尚往来,邻里关系、与单位关系都很好,人脉资源广,信息也畅通。父母亲善于待人接物、融洽方方面面关系,既为我们工作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在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做人做事方面作出了示范。
我的母亲聪慧贤达,招待客人热情,虽然我们家房子的地面是土的,厕所是茅坑,但收拾得井井有条,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虽有补丁,但穿得干净得体。
我的母亲特别会做茶饭。我们家的花椒茶,母亲下厨做的猪肉元子汤、猪肝汤、紫苏煎鱼又香又可口,还有扑水坛、仰水坛的酸菜、酸紫苏豆角、腐乳、酒糟腊鱼、用稻草裹着的腊肉、腊猪肝、腊口条、腊猪耳朵、猪拱咀做出来,又下酒又下饭,客人十分喜欢。
召开家庭会,是我们家協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朝着健康轨道运行的一大法宝。我们是个大家庭,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是比较困难的,上有老下有小;二叔父在湖南岳阳老家,家在农村,比较困难,父亲也要接济一下。1966年后,大哥二哥相继成家,花费了一定积累。兄嫂们之间性格上有差异、认识上不一致,经济上不宽裕,父亲追求的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观念影响,家庭内部或多或少有些认识不一致、意见不统一。每当这时,父亲便利用兄嫂都在家的时候,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主持召开家庭成员会,大家发表意见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有时急躁的成员会插嘴抢话,父亲会及时制止,要求让发言的人先讲完,一个一个地讲,心平气和地讲,不争对错,求同存异,最后父亲征求大家意见后,讲清道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作出决定。
父亲这种家庭会形式,尤其是不抢话,不打断别人讲话,让别人讲完再讲,求同存异的方法,使我幼小心灵产生刻骨铭心记忆,一辈子受用。
孝敬长辈的榜样
父亲只有两兄弟,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我的祖父续弦一位去世后,再续了一位继祖母。父亲主动担责尽孝,不仅供应祖父、继祖母生活费,还给在老家照顾祖父母的二叔辛劳费。从我懂事时记得,每年按季度从邮局汇款,春节加寄。其实我们家也困难,但父亲总是顾全大局、讲兄弟情谊,兄弟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孝顺长辈不斤斤计较,能力强的多担些,条件差的少负担些。祖父母和我父亲相继去世后,我们兄弟秉承父辈教导,基本每年回湖南老家看望叔父、叔母,送钱送物,直到二位老人去世。
我的外祖母膝下有二子一女,但命运多舛,外祖父去世早,二舅20多岁时在沦湖湖中船上被日本人开枪射击身亡,大舅在40岁因没饭吃加之有病离世。外祖母从他56岁开始,直到83岁去世,一直随我们一起生活。父母亲对我们的外祖母是不离不弃,十分关心。
父母孝顺长辈的行为深深影响我们。记得我只有六岁时,父母亲为缓解生活压力,父亲主持召开家庭会,确定大哥大嫂先负担我的生活,我随大哥大嫂一起吃饭。大哥大嫂也很孝顺,乐意接受父母的安排,那时20多岁的大哥大嫂体现出长哥长嫂当爹娘的风范。
现在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在我们家已得到传承。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身稳嘴稳,处处安稳”,“吃在苦中苦,方为人中人”,这是父母亲对我们做人做事的淳淳教导,已经融入到我们血脉之中。
由于过去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我们兄弟姐书都读得不多,主要在实践中学和悟,取得了一定成效。父亲带着老花眼镜看书的情景,一直镌刻在我脑海里。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把学习当作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一种习惯,读书写字,让我身心感到愉悦和快乐,所以,我把我的书房取名为“悦书堂”。近几年,先后主持编写过三本书,取得了湖北省书协会会员。
我们兄弟姐在家服从长辈的吩咐,不找借口,不讲理由,认真工作。在单位服从组织安排,少说话,多做事。善于谋事,积极干事,努力成事。
我们兄弟姐及其下一代,没有一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坏习惯。在家里身子闲不住,在单位脑子闲不住。不论在那个岗位工作,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成一行。少抱怨、少后悔、少指责,热爱工作,做到有作为就有位置,有作为就有味道。
父母亲常常讲,做清洁卫生,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无论做木工期间,还是在单位工作了,坚持做到当日事当日了,当件事当件毕。这些教导成了我们多年来的自觉行动。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让人非我弱。”我们小时候有时在外被别人欺负,喊我们为“巴陵佬”,与别人争吵,回到家里,父母总是要我们让别人,并告诉我们确实是巴陵岳阳人。就是别人骂了打了也算了,不要计较,也从不找对方讲什么理。这样培养我们不在外惹麻烦、怕惹麻烦,因为如果惹了事那该自己承受,甚至挨父母打骂。父母往常教导我们在外遇到不公,有话要好好说,有理不在声高。
父母亲经常反复叮嘱我们:“毒人的药不能吃,犯法的事不能做。”“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穩,尊规守矩才行得远。”这些教导成为我们做人的底线。我们从父母亲迁徙到湖北后,这个大家庭已有第四代了,共70余人,人人遵纪守法,安份守纪过日子,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贡献。
今天,我们回忆父亲母亲的这些点滴,就是要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学习他们构建家庭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为传承优良的家庭家教家风,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添砖加瓦!
(注:李华南、何群莲、李三冬、李小林、李元林口述,李满林执笔)